【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磷酸盐基聚阴离子型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属于钠离子电池领域,特别涉及磷酸盐 基聚阴离子型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不断增长,而目前全球的锂资 源储量有限且分布不均造成了锂离子电池的原材料成本逐年上涨,进而导致锂 离子电池价格居高不下。基于此,开发锂离子电池的替代品尤为重要,而钠离 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具有相似的工作原理,且钠离子电池因资源丰富,成本低 廉,安全系数高等较锂离子电池更具资源优势和价格优势,因此具备在储能领 域大规模利用的潜力。钠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和电解液组合,正负极材 料的化学性质据决定了钠离子电池的性能。目前钠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主要是 硬碳,可以通过商业化途径购买,因此正极材料的性质对于钠离子电池性能的 高低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此,为提升钠离子电池比能量、比功率、循环 寿命,开发出性能优异的正极材料尤为重要。
[0003]目前已报导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磷酸盐基聚阴离子型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盐基聚阴离子型化合物具有式I或式II所示的结构;Na
3+x
V2‑
x
M
x
(PO4)3ꢀꢀꢀꢀꢀꢀꢀꢀ
式I;Na3V2‑
x
M
x
(PO4)3ꢀꢀꢀꢀꢀꢀꢀꢀꢀ
式II;0≤x<2;M为过渡金属;式I中M选自Mn和/或Fe;式II中M选自Cr和/或Ti;所述磷酸盐基聚阴离子型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a
‑
1,将含有M源、钒源、磷源的原料混合,在非活性气氛中加热处理,获得熔融物;步骤a
‑
2,将所述熔融物、钠源、磷源混合,在非活性气氛中烧结,得到所述的磷酸盐基聚阴离子型化合物;或者所述磷酸盐基聚阴离子型化合物具有式III或式IV或式V所示的结构:A4M3(PO4)2P2O7ꢀꢀꢀꢀꢀꢀꢀꢀꢀ
式III;AMPO4ꢀꢀꢀꢀꢀꢀꢀꢀꢀꢀ
式IV;A2MP2O7ꢀꢀꢀꢀꢀꢀꢀꢀꢀ
式V;式III、式IV或式V中,A为Na;M为Fe;步骤b
‑
1,将含有M源、磷源的原料混合,在非活性气氛中加热处理,获得熔融物;步骤b
‑
2,将所述熔融物与钠源、磷源或与所述熔融物与钠源混合,在非活性气氛中烧结,得到所述的磷酸盐基聚阴离子型化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
‑
1中,所述加热条件是500~1000℃,加热时间10min~2h;升温速率为2~10℃/min;步骤b
‑
1中,所述加热条件是600~1000℃,加热时间10min~2h;升温速率为2~10℃/min;优选地,步骤a
‑
1中,所述磷酸盐基聚阴离子化合物为式Ⅰ所示的结构,所述M源、钒源、磷源的摩尔比为x:(2
‑
x):(6
‑
x)/3;所述磷酸盐基聚阴离子化合物为式Ⅱ所示的结构,所述M源、钒源、磷源的摩尔比为x:(2
‑
x):2;所述M源、钒源、磷源的摩尔量以M元素、钒元素、磷元素的摩尔量计;优选地,步骤b
‑
1中,所述磷酸盐基聚阴离子化合物为式Ⅲ、Ⅳ、
Ⅴ
所示的结构,所述M源、磷源的摩尔比为1:1;所述M源、磷源的摩尔量以M元素、磷元素的摩尔量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物在与钠源、磷源混合前或与钠源混合前还经过预处理的步骤;所述预处理是将熔融物置于非活性气氛中冷却后,再经球磨处理;优选地,经球磨处理后得到的颗粒的粒径为50~200nm;优选地,所述的冷却的时间为10s~5min;冷却至20~30℃;优选地,所述球磨是采用高能球磨机,转速为200~800r/min,球磨处理2~6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
‑
2中,所述烧结的条件为660~850℃,烧结时间2~20h;升温速率为2~10℃/
min;优选地,步骤a
‑
2中,所述磷酸盐基聚阴离子化合物为式Ⅰ所示的结构,所述熔融物含有V2‑
x
M
x
(PO4)
(6
‑
x)/3
,所述V2‑
x
M
x
(PO4)
(6
‑
x)/3
、钠源、磷源的摩尔比为1:(3+x)...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蕊,李先锋,郑琼,邱艳玲,江明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