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床刀具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634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机床刀具加工设备,涉及刀具加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机床刀具加工效率低的问题,包括多个等距分布的输送带,多个输送带之间设有支撑板,且支撑板表面固定有多个凸板,且多个凸板分布设于多个输送带之间,还包括升降板和安装与支撑板底部的多个限位机构,升降板的底部等距固定有多个圆环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输送带一次性输送多个刀具,再结合导向件和限位机构相互配合,使得刀具能够稳定传输到凸板上的指定位置,再配合定位柱将刀具进行限位,利用打磨机构和调节组件的相互配合,实现两种打磨方式的相互转换,从而实现对刀具的外侧的底部的全方面打磨,能够极大地避免刀具上毛刺的残留。上毛刺的残留。上毛刺的残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床刀具加工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刀具加工
,具体为一种机床刀具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机床刀具是机械制造中用于切削加工的工具,又称切削工具。目前大多数的机床刀具都是用于切削金属的,因此制造刀具的材料必须具有很高的高温硬度和耐磨性,必要的抗弯强度、冲击韧性和化学惰性,良好的工艺性(切削加工、锻造和热处理等),并不易变形。
[0003]现有的机床刀具按其种类分为很多种,其形状的大不相同,这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菱形结构的刀具,如图9所示,棱形刀具内开有定位孔,通过定位销固定在刀柄上,现有刀具基本上都是由粉末冶金进行制备,其通过粉末的模压成型在,再配合烧结,从而形成高硬度的刀具,但是在模压成型过程中,由于模具之间存有间隙,会导致成型的刀具外侧留有毛刺,而刀具较小,通过人员手动打磨效率低,现有的中国专利文献CN114505734B公开了一种机床刀具制造成型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其通过设计机构先实现对刀具的定位,然后再通过转盘的转动,进行多次打磨,其中每次打磨都需要配合转盘的转动来对刀具进行转移,转移过程中,刀具存在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床刀具加工设备,包括:多个等距分布的输送带(1),多个输送带(1)内侧设有支撑板(2),且支撑板(2)表面固定有多个凸板,多个凸板分布设于多个输送带(1)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板(3),所述升降板(3)的底部等距固定有多个圆环框(4),且多个圆环框(4)内均设有与刀具内定位孔相插接的定位柱(5),所述圆环框(4)内安装有用于所述定位柱(5)升降的调节组件(6),且所述定位柱(5)的外侧安装有用于刀具外壁毛刺打磨的打磨机构(7);安装与支撑板(2)底部的多个限位机构(8),多个限位机构(8)分别安装于多个凸板下方,且凸板上设有用于定位柱(5)贯穿移动的通孔,所述输送带(1)外侧安装有导向件(9);定位柱(5)的底部安装有与刀具内定位孔相抵的相抵件(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床刀具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机构(7)包括圆形壳体(11),所述圆形壳体(11)的顶部固定有与所述圆环框(4)底部转动套接的对接套(12),且底部开有与刀具外形相适配的棱形槽,所述圆形壳体(11)的内部对应棱形槽位置处固定有棱形框(13),且所述定位柱(5)贯穿棱形槽,所述定位柱(5)的外侧套有联动件(14),且所述圆形壳体(11)的顶部内侧与联动件(14)外侧相贴合,所述联动件(14)外侧套有转动板(15),且所述转动板(15)的外端设有开口,开口内安装有打磨件(16),所述圆形壳体(11)内壁固定有与所述转动板(15)外端滑动对接的限位凹环(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床刀具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件(14)包括联动套(18),所述定位柱(5)的底部开有对接槽,且联动套(18)滑动套在所述定位柱(5)外侧,并与对接槽滑动插接,所述圆形壳体(11)的顶部内侧和所述转动板(15)的内侧均开有限位口(19),且所述联动套(18)的外侧固定有与所述限位口(19)相插接的限位条(20),所述定位柱(5)顶部外侧固定有对接环(21),且所述对接环(21)的外侧滑动套有圆板(22),所述圆板(22)的底部固定有扣环(23),所述扣环(23)的内侧开有多个对接口(24),且所述圆形壳体(11)的顶部固定有与所述对接口(24)相适配的多个对接齿(25),所述圆板(22)的顶部通过电机架固定有驱动电机(26),且所述驱动电机(26)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有驱动齿轮(27),所述联动套(18)的外侧固定有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荣义牛超刘献礼魏培宁赵立波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