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B7H6的抗体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6303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抗B7H6的抗体及其应用,该抗体包括分别如SEQ ID NO:1、2和3或者与SEQ ID NO:1、2和3具有至少9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重链可变区CDR1、CDR2、CDR3序列;和/或分别如SEQ ID NO:4、5和6或者与4、5和6具有至少95%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轻链可变区CDR1、CDR2、CDR3序列。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抗体能够与人和猴B7H6蛋白进行结合,且利用该抗体制备的双特异性抗体具有较高的人和猴B7H6结合活性,能够有效治疗和/或预防B7H6介导的相关疾病。疾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B7H6的抗体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抗B7H6的抗体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肿瘤疾病是全球第二大常见的死亡原因。目前全球针对肿瘤抗原靶点的单克隆抗体已经上市了大约10种,例如利妥昔单抗(针对CD20靶点),曲妥珠单抗(针对HER2),贝伐珠单抗(针对VEGF)和西妥昔单抗(针对EGFR)。目前,针对B7H6分子还没有上市药物。
[0003]B7H6是属于B7家族的I型跨膜蛋白,它包含了2个免疫球蛋白结构域。B7H6也是NK细胞活化性受体NKp30的配体。B7H6在多种肿瘤细胞上均有表达,但是在人的正常组织和健康外周血单核细胞并没有检测到B7H6的mRNA。在炎症环境中,一些促炎性细胞因子如IL

1β和TNF可以刺激CD14+CD16+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上调表达B7H6。B7H6的肿瘤表达谱非常广泛,这包括白血病、淋巴瘤、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卵巢癌、胃癌和肝癌等。B7H6的表达与一些癌症的转移也存在关联,但是在多数肿瘤中B7H6的作用目前还不清楚。...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如SEQ ID NO:1、2和3或者与SEQ ID NO:1、2和3具有至少80%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重链可变区CDR1、CDR2、CDR3序列;和/或分别如SEQ ID NO:4、5和6或者与4、5和6具有至少80%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所示的轻链可变区CDR1、CDR2、CDR3序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包括:SEQ ID NO:1所示的重链可变区CDR1序列,SEQ ID NO:2所示的重链可变区CDR2,SEQ ID NO:3所示的重链可变区CDR3,SEQ ID NO:4所示的轻链可变区CDR1,SEQ ID NO:5所示的轻链可变区CDR2,SEQ ID NO:6所示的轻链可变区CDR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包括:重链FR区和轻链FR区中的至少之一;任选地,所述重链FR区和轻链FR区的至少之一的至少一部分来自于人源抗体、灵长目源抗体和鼠源抗体或其突变体中的至少之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如SEQ ID NO:7~10所示的重链框架区HFR1、HFR2、HFR3和HFR4序列中的至少之一;或分别如SEQ ID NO:15~18所示的重链框架区HFR1、HFR2、HFR3和HFR4序列中的至少之一。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如SEQ ID NO:11~14所示的轻链框架区LFR1、LFR2、LFR3和LFR4序列中的至少之一;或分别如SEQ ID NO:19~22所示的轻链框架区LFR1、LFR2、LFR3和LFR4序列中的至少之一。6.根据权利要求4~5任一项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如SEQ ID NO:7~10所示的重链框架区HFR1、HFR2、HFR3和HFR4序列中的至少之一;分别如SEQ ID NO:11~14所示的轻链框架区LFR1、LFR2、LFR3和LFR4序列中的至少之一;或者分别如SEQ ID NO:15~18所示的重链框架区HFR1、HFR2、HFR3和HFR4序列中的至少之一;分别如SEQ ID NO:19~22所示的轻链框架区LFR1、LFR2、LFR3和LFR4序列中的至少之一。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包括:如SEQ ID NO:23或SEQ ID NO:25所示的重链可变区;和/或如SEQ ID NO:24或SEQ ID NO:26所示的轻链可变区。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包括:1)如SEQ ID NO:23所示的重链可变区,和如SEQ ID NO:24所示的轻链可变区;或2)如SEQ ID NO:25所示的重链可变区,和如SEQ ID NO:26所示的轻链可变区。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含有重链恒定区和轻链恒定区的至少之一,所述重链恒定区和轻链恒定区的至少之一的至少一部分来自于人源抗体、灵长目源抗体和鼠源抗体或其突变体中的至少之一;
任选地,所述轻链恒定区和重链恒定区均来自于鼠源IgG抗体或其突变体或人源IgG抗体或其突变体;任选地,所述轻链恒定区和重链恒定区均来自于鼠源IgG1抗体或其突变体或人源IgG1抗体或其突变体;任选地,所述抗体具有如SEQ ID NO:27或29所示氨基酸序列的重链恒定区和/或如SEQ ID NO:28或30所示氨基酸序列的轻链恒定区。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具有SEQ ID NO:31、33和35任一项所示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和具有SEQ ID NO:32、34和36任一项所示氨基酸序列的轻链。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具有SEQ ID NO:3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和SEQ ID NO:32所示氨基酸序列的轻链;所述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具有SEQ ID NO:33所示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和SEQ ID NO:34所示氨基酸序列的轻链;或所述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具有SEQ ID NO:35所示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和SEQ ID NO:36所示氨基酸序列的轻链。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包括单抗或多抗;任选地,所述单抗包括全长抗体、Fv、单链抗体、Fab、单域抗体以及最小识别单位中的至少之一;任选地,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能够结合SEQ ID NO:37和/或3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13.一种双特异性结合分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结合区,所述第一结合区包含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抗体或抗原结合片段;和第二结合区,所述第二结合区具有CD3结合活性。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双特异性结合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特异性结合分子包括对称双特异性结合分子或不对称双特异性结合分子;任选地,所述双特异性结合分子为非对称双特异性结合分子。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双特异性结合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区包含肽链1和肽链2,其中,所述肽链1包括权利要求7~8任一项所述的重链可变区,所述肽链2包括权利要求7~8任一项所述的轻链可变区;任选地,所述第二结合区包括具有CD3结合活性的全长抗体、Fv、单链抗体、Fab、单域抗体以及最小识别单位中的至少之一;任选地,所述第二结合区包括抗CD3单链抗体;任选地,所述抗CD3单链抗体包括抗CD3抗体轻链可变区和抗CD3抗体重链可变区,所述抗CD3抗体重链可变区具有SEQ ID NO:41所示的氨基酸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赢曹国帅李洋洋武玉伟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天港免疫药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