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柜旋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6290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气柜旋钮,包括安装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柜旋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控制
,具体为一种电气柜旋钮。

技术介绍

[0002]电气柜是由钢材质加工而成用来保护元器件正常工作的柜子,在电气柜上会安装有许多控制旋钮,现实操作中,容易误碰到到旋钮,使其旋转,造成错误的控制,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旋钮防误能力,通过在柜面上安装盒体防护罩,将旋钮进行包裹,对旋钮进行操作时,需要将其取下,虽然提高了旋钮防误能力的,但是其增加占用面积,且操作繁琐,费时费力,降低工作效率,所以急需一种电气柜旋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较高防误能力,且能灵活控制旋钮状态的柜面旋钮防误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气柜旋钮,包括安装在柜面的旋钮,以及与旋钮轴相连的钮帽,所述钮帽内中心处安装有连接旋钮轴的套管,还包括:钮帽,所述钮帽内中心处安装有连接旋钮轴的套管;至少两个限位件,对称安装在所述套管两侧;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轴和第一联动件,所述调节轴通过第一联动件与限位件相连,随调节轴转动,带动各个限位件移动处于锁紧态、解锁态或活动态,其中,所述锁紧态时,各个限位件与所述套管贴合,限制所述套管转动;所述解锁态时,各个限位件远离所述套管,所述活动态时,各个限位件活动位于所述套管边部;触发机构,安装在所述钮帽内,包括第二联动件、复位弹簧和至少一对触发件,其中,一对触发件包括两个以钮帽中心线对称,且位于所述钮帽边部的触发块,每对触发件的两个触发块分别通过第二联动件与一个限位件相连,各个限位件上均安装有复位弹簧,在活动态下,随触发块活动,控制限位件远离套管,复位弹簧带动限位件趋于向套管方向移动。
[0005]优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远离所述钮帽一端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所述限位板一端安装有承接块;所述第一联动件包括对称安装在所述承接块两侧的第一旋转块和第二旋转块,第一旋转块和第二旋转块上分别安装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通过齿轮组与所述调节轴相连,随调节轴控制齿轮组转动,分别带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以及第一旋转块和第二旋转块转动,其中,所述第一旋转块和第二旋转块上均分别安装有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随第一旋转块和第二旋转块转动,依次实现第一凸块独立挤压承接块、第二凸块独立挤压承接块,以及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均远离承接块。
[0006]优选的,所述齿轮组包括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安装的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转轴同轴安装的第二从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之间安装有主动齿轮,主动
齿轮同时与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齿轮同轴安装有从动皮带轮,调节轴一端安装有主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与各个从动皮带轮之间套接有联动皮带,随调节轴带动主动皮带轮转动,同步带动各个从动皮带轮、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以及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
[0007]优选的,所述承接块位于第一旋转块和第二旋转块一面均为弧面,且两个弧面分别向远离第一旋转块和第二旋转块方向凹陷。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块和第二旋转块均为圆柱形,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均占所述第一旋转块和第二旋转块弧面的三分之一,调节轴带动所述第一旋转块和第二旋转块每次旋转120度。
[0009]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上远离所述套管一面上开设有插槽;所述第二联动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一端安装有插块,随套管套接在旋钮轴上,插块与所述插槽插接,第一连接杆另一端对称铰接有两个第二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均铰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插块处与所述第四连接杆一端铰接;各个所述触发块位于所述钮帽内一面上均安装有触发杆,其中,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杆另一端以及第四连接杆另一端分别与相邻两个触发块的触发杆铰接,所述触发块活动安装在所述钮帽边部,随触发块移动,调节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和两个第三连接杆的角度,或第四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的角度,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杆移动;所述第一连接杆或触发杆外套接有外管,外管固定在所述钮帽内,且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所述外管内。
[0010]优选的,所述套管边部开设有多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板靠近所述套管一面为弧面,且弧面上与限位槽配套安装有多个限位条,随限位板与所述套管贴合,限位条与限位槽啮合。
[0011]优选的,插块各边部均安装有弹性垫,限位板在所述弹性垫压缩量范围内移动,控制所述限位条与限位槽啮合。
[0012]优选的,所述钮帽边部与触发块对应处开设有凹槽,触发块位于对应的凹槽内,且所述触发块在凹槽内移动,靠近或远离所述套管。
[0013]优选的,所述调节轴上安装有锁块,调节轴与所述锁块的锁芯相连,随锁芯转动,带动所述调节轴同步转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调节机构,可控制钮帽处于不同工作状态,包括锁紧态、解锁态和活动态,其中,在锁紧态时,可将钮帽牢牢锁死,使其无法带动旋钮轴转动,在解锁态时,可自由的转动钮帽,调节旋钮轴进行控制工作,而在活动态时,配合触发机构使用,对钮帽进行调节限制,仅当至少一对触发件被触发时,才能带动钮帽进行调节控制工作,提高旋钮防误效果,且操作简单灵活。
[0015]2、本专利技术中,在调节机构,在调节轴的转动下,通过第一联动件作用,即可调节承接块的位置,其中,当第一旋转块和第二旋转块旋转,使得第一凸块或第二凸块独立挤压承接块时,可带动限位件远离或贴合套管,当第一旋转块和第二旋转块旋转,使得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同时远离挤压承接块时,承接块两侧即可出现移动的活动区域,在触发机构作用
下,供使用者自行调节钮帽,结构简单合理,使用便捷;另外,调节轴与锁块的锁芯相连,通过配套的钥匙控制调节轴转动,提高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0016]3、本专利技术中,套管边部开设有多个限位槽,限位板靠近套管一面为弧面,且弧面上与限位槽配套安装有多个限位条,通过限位条与限位槽啮合,可使得限位板与套管连接更加稳定,从而进一步限定钮帽转动,提高装置的防误效果,其中,插块各边部均安装有弹性垫,使得限位板能在弹性垫压缩量范围内移动,使其能在钮帽旋转至不同角度时,都能使得限位条与限位槽啮合,弥补相邻限位槽以及相邻限位条之间存在间隔,导致限位条与限位槽不能连续啮合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8]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旋钮防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旋钮防误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调节机构和触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触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调节机构和触发机构的正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调节机构细节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单个限位板控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钮帽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图9中A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柜旋钮,包括安装在柜面的旋钮,以及与旋钮轴相连的钮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钮帽内中心处安装有连接旋钮轴的套管,还包括:至少两个限位件,对称安装在所述套管两侧;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轴和第一联动件,所述调节轴通过第一联动件与限位件相连,随调节轴转动,带动各个限位件移动处于锁紧态、解锁态或活动态,其中,所述锁紧态时,各个限位件与所述套管贴合,限制所述套管转动;所述解锁态时,各个限位件远离所述套管,所述活动态时,各个限位件活动位于所述套管边部;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远离所述钮帽一端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所述限位板一端安装有承接块;所述第一联动件包括对称安装在所述承接块两侧的第一旋转块和第二旋转块,第一旋转块和第二旋转块上分别安装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通过齿轮组与所述调节轴相连,随调节轴控制齿轮组转动,分别带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以及第一旋转块和第二旋转块转动,其中,所述第一旋转块和第二旋转块上均分别安装有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随第一旋转块和第二旋转块转动,依次实现第一凸块独立挤压承接块、第二凸块独立挤压承接块,以及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均远离承接块;触发机构,安装在所述钮帽内,包括第二联动件、复位弹簧和至少一对触发件,其中,一对触发件包括两个以钮帽中心线对称,且位于所述钮帽边部的触发块,每对触发件的两个触发块分别通过第二联动件与一个限位件相连,各个限位件上均安装有复位弹簧,在活动态下,随触发块活动,控制限位件远离套管,复位弹簧带动限位件趋于向套管方向移动;所述限位板上远离所述套管一面上开设有插槽;所述第二联动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一端安装有插块,随套管套接在旋钮轴上,插块与所述插槽插接,第一连接杆另一端对称铰接有两个第二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均铰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插块处与所述第四连接杆一端铰接;各个所述触发块位于所述钮帽内一面上均安装有触发杆,其中,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杆另一端以及第四连接杆另一端分别与相邻两个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联王培栋王洪伟李尤游曹斌王俊张锋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智慧工场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