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淤泥分离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淤泥分离处理
,具体为一种地铁淤泥分离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地铁施工过程中,地铁一般都建造在地下,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挖掘出大量的淤泥;现有的对于这些淤泥的处理一是通过填埋堆放,二是通过回收利用,淤泥中往往会带有一些泥沙和建筑垃圾,现有的回收处理方式是通过稀释淤泥过滤,然后通过压滤机将淤泥压滤出来,其中,淤泥稀释处理后,还需要把稀释后的淤泥倒入过滤设备中进行过滤,操作步骤较为繁琐,而且建筑垃圾容易堵塞在过滤设备的过滤网上,后期清理建筑垃圾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铁淤泥分离处理系统,有效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建筑垃圾容易堵塞在过滤设备的过滤网上,后期清理建筑垃圾较为不便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铁淤泥分离处理系统,包括分离箱,所述分离箱的顶部设有活动盖,分离箱上设有进料斗,分离箱的底部设有排料管,排料管上设有阀门,分离箱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淤泥分离处理系统,包括分离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箱(1)的顶部设有活动盖(2),分离箱(1)上设有进料斗(3),分离箱(1)的底部设有排料管(4),排料管(4)上设有阀门,分离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腿(5),分离箱(1)内设有过滤网(6),活动盖(2)内转动连接有转盘(7),过滤网(6)和转盘(7)通过第一连接柱(8)连接,转盘(7)上贯穿有第一转轴(9),第一转轴(9)和转盘(7)的连接处设有轴承,第一转轴(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刮板(10),刮板(10)的底部和过滤网(6)的顶部相接触,活动盖(2)上贯穿有第二转轴(11),第二转轴(11)的外部套设有旋转套(12),旋转套(12)贯穿活动盖(2),旋转套(12)和活动盖(2)的连接处设有轴承,活动盖(2)上设有用于驱动旋转套(12)旋转的旋定机构,旋转套(12)上开设有导向孔(13),第二转轴(11)上固定连接有导向块(14),且导向块(14)位于导向孔(13)内,活动盖(2)的上方设有顶板(15),分离箱(1)上固定连接有支架(22),顶板(15)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柱(57),且定位柱(57)贯穿支架(22),顶板(15)和活动盖(2)通过液压伸缩杆(16)连接,第二转轴(11)的顶端和顶板(15)通过轴承连接,第二转轴(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活动盖(2)内的旋转板(17),旋转板(17)和第一转轴(9)的顶端通过导向单元连接,旋转板(17)和转盘(7)通过插接定位器连接,转盘(7)上设有与分离箱(1)相配合的位置调整搅拌结构,转盘(7)和分离箱(1)通过啮合升降组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淤泥分离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定位器包括固定安装于转盘(7)顶部的第一固定板(18),第一固定板(18)上固定连接有定位套(19),旋转板(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块(21),定位块(21)位于定位套(19)内,顶板(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板(20),且插板(20)的底端贯穿活动盖(2),插板(20)和定位套(19)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淤泥分离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升降组件包括两个设置于分离箱(1)上方的齿板(23),活动盖(2)上开设有两个通孔(56),齿板(23)的底端位于通孔(56)内,齿板(23)和支架(22)通过弹性压缩单元连接,顶板(15)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凹槽(25),顶板(15)的两侧分别设有活动板(26),活动板(26)的一端位于凹槽(25)内,活动板(26)的另一端开设有限位孔(27),齿板(23)贯穿限位孔(27),活动盖(2)和活动板(26)通过下移推动结构连接,活动盖(2)内设有两个第一齿轮(24),第一齿轮(24)和齿板(23)相配合,第一齿轮(2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轴(28),转盘(7)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固定板(29),第一连接轴(28)远离第一齿轮(24)的一端和第二固定板(29)通过轴承连接,第一连接轴(28)和第一转轴(9)通过啮合单元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承晔,邱紫迪,余洪强,邱伟权,钟雪鑫,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洪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