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管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6249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管理系统及方法,属于数据分析管理领域,该数据分析管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信息管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用户指引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对车辆和车库数据进行采集,信息管理模块用于对采集数据和数据分析的过程进行数据加密存储,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用户指引模块用于根据数分析结果,对用户进行停车指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车辆信息进行分析,个性化设置充电区域,通过图像对车库内的充电区域进行分析管理,根据充电区域的充电方便程度对充电区域进行排序,对用户进行最佳充电路径引导,提高了车辆的摆放效率,使用户最快速找到能够充电的区域,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户使用体验。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管理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分析管理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管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普及,人工智能亦称智械、机器智能,指由人制造出来的可以表现出智能的机器。通常人工智能是指通过普通计算机程序来呈现人类智能的技术,人工智能的核心问题包括建构能够跟人类似甚至超卓的推理、知识、规划、学习、交流、感知、移物、使用工具和操控机械的能力等。当前有大量的工具应用了人工智能,其中包括搜索和数学优化、逻辑推演。而基于仿生学、认知心理学,以及基于概率论和经济学的算法等等也在逐步探索当中。通过人工智能,对数据进行分析管理,可以自动收集、整理、分类和分析数据,减少人工干预的需要,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可以快速地处理大量数据,同时还可以在短时间内生成准确的分析结果,从而提高数据管理的效率。
[0003]在生活中,设备在进行放置时,常常难以对设备的放置位置进行管理,造成设备放置混乱的情况出现,不仅造成了设备放置时的拥挤、不安全,也导致了人们对设备进行放置时的不便,影响了用户的放置体验。
[0004]由此看来,如何对不同设备的放置进行适应性管理,如何快速对设备进行放置管理,提高放置效率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需要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管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管理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管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在系统中录入车辆和车库的基本数据信息,通过摄像设备,对车库内的车辆的进出数据和停放数据进行实时监测,通过电流传感器监测插座插口的使用情况,通过远程操作采集用户的充电需求信息;S2、根据采集车辆基本信息和用户的充电需求信息,对车辆的充电区域范围进行分析规划;S3、根据S2中的分析结果,对充电区域进行筛选分析,对充电区域的充电方便程度进行分析,生成最佳充电路径引导;S4、根据S3中的分析结果,通过显示设备对用户进行展示,同时进行语音播报。
[0007]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包括下列步骤:S201、用户远程通过手机进行充电需求选择,当用户选择不充电时,通过摄像设备采集车辆进入车库数据,直接对车辆与停放区域之间进行路线导航;该车辆停放区域为相
关技术人员预设区域;当用户选择充电时,进入步骤S202;S202、根据录入的车辆基本数据信息,获取需要充电的目标车辆车体宽度d和充电线长度L,目标车辆充电口到车辆前轮中心的水平距离为s1,目标车辆充电口到车辆后轮中心的水平距离为s2,目标车辆前轮半径为r1,目标车辆后轮半径为r2,则目标车辆的向前距离D1为D1=s1+r1,目标车辆的向后距离D2为D2=s2+r2,则目标车辆的限制距离D为:D=min{D1,D2};为便于理解,下列分析过程都处于第一象限中进行;S203、根据录入的车库基本数据信息,获取充电插座位置并进行编号,置于坐标系中,该坐标系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设置,目标充电插座的位置O的坐标为(a,b);以目标充电插座的位置O为顶点,车辆充电线长度L为半径构建扇形充电区域K
OAB
,其中,A和B表示为扇形半径与弧的交点,A的坐标为(a

(L2‑
D2)
1/2
,b+D),B的坐标为(a+(L2‑
D2)
1/2
,b+D),则通过下列公式对扇形充电区域K
OAB
范围进行计算:(x

a)2+(y

b)2=L2;y=

D/(L2‑
D2)
1/2
×
x+b+a
×
D/(L2‑
D2)
1/2
;y=D/(L2‑
D2)
1/2
×
x+b

a
×
D/(L2‑
D2)
1/2
;x∈(a

(L2‑
D2)
1/2
,a+(L2‑
D2)
1/2
),y∈(b,b+L);S204、对车库内的所有充电插座进行S202

S203操作,得到目标车辆在每个充电插座处的充电区域范围。
[0008]进一步的,在步骤S3中,包括下列步骤:S301、根据分析得到的充电区域范围,对可充电区域进行筛选;S302、根据筛选后的可充电区域,对可充电区域的充电方便程度进行分析;S303、根据S302的分析结果,进行最佳充电路径规划。
[0009]进一步的,在步骤S301中,包括下列步骤:S301

1、根据分析的充电区域范围,通过摄像设备,利用图像测距技术,对充电区域范围内已停放车辆的车体宽度d
i
进行采集,形成集合Z={d1,d2,...,d
n
},其中,n表示为充电区域范围内停放车辆的数量;S301

2、通过下列公式对空余距离d

进行计算:d

=2
×
(L2‑
D2)
1/2


i=1n
d
i
;S301

3、通过电流传感器监测插座插口的使用情况,当所有插座插口都处于使用状态时,表示该区域为不可充电区域;当存在插座插口处于未使用状态时,目标车辆车体宽度d>d

时,表示该充电区域无法停放目标车辆,此时通过摄像设备采集停放车辆的充电情况,若所有停放车辆都在充电中,表示该区域为不可充电区域,若存在停放车辆未充电,表示该区域为可充电区域;当d≤d

时,表示该充电区域可以停放目标车辆,该区域为可充电区域。
[0010]进一步的,在步骤S302中,包括下列步骤:S302

1、根据筛选后的可充电区域,通过摄像设备,利用图像测距技术,对充电区域范围内已停放车辆之间的间距进行采集,形成集合W={w1,w2,...,w
m
},其中,m表示为间距数量,对集合内的数值进行比较得到间距最大值w
max
,当w
max
≥d时,表示该区域可直接停放
目标车辆,挪动次数为0,当w
max
<d时,表示该区域需要对车辆进行挪动;S302

2、通过图像测距技术,对可充电区域内的未充电车辆车体宽度数据进行采集,在可充电区域内的由A点到B点方向,对未充电车辆和间距数据进行整合,形成集合E={e1,e2,...,e
j
},其中,j表示为未充电车辆和间距的总数量;S302

3、通过下列公式对集合E中的相邻数据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S1、在系统中录入车辆和车库的基本数据信息,通过摄像设备,对车库内的车辆的进出数据和停放数据进行实时监测,通过电流传感器监测插座插口的使用情况,通过远程操作采集用户的充电需求信息;S2、根据采集车辆基本信息和用户的充电需求信息,对车辆的充电区域范围进行分析规划;S3、根据S2中的分析结果,对充电区域进行筛选分析,对充电区域的充电方便程度进行分析,生成最佳充电路径引导;S4、根据S3中的分析结果,通过显示设备对用户进行展示,同时进行语音播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包括下列步骤:S201、用户远程通过手机进行充电需求选择,当用户选择不充电时,通过摄像设备采集车辆进入车库数据,直接对车辆与停放区域之间进行路线导航;当用户选择充电时,进入步骤S202;S202、根据录入的车辆基本数据信息,获取需要充电的目标车辆车体宽度d和充电线长度L,目标车辆充电口到车辆前轮中心的水平距离为s1,目标车辆充电口到车辆后轮中心的水平距离为s2,目标车辆前轮半径为r1,目标车辆后轮半径为r2,则目标车辆的向前距离D1为D1=s1+r1,目标车辆的向后距离D2为D2=s2+r2,则目标车辆的限制距离D为:D=min{D1,D2};S203、根据录入的车库基本数据信息,获取充电插座位置并进行编号,置于坐标系中,目标充电插座的位置O的坐标为(a,b);以目标充电插座的位置O为顶点,车辆充电线长度L为半径构建扇形充电区域K
OAB
,其中,A和B表示为扇形半径与弧的交点,A的坐标为(a

(L2‑
D2)
1/2
,b+D),B的坐标为(a+(L2‑
D2)
1/2
,b+D),则通过下列公式对扇形充电区域K
OAB
范围进行计算:(x

a)2+(y

b)2=L2;y=

D/(L2‑
D2)
1/2
×
x+b+a
×
D/(L2‑
D2)
1/2
;y=D/(L2‑
D2)
1/2
×
x+b

a
×
D/(L2‑
D2)
1/2
;x∈(a

(L2‑
D2)
1/2
,a+(L2‑
D2)
1/2
),y∈(b,b+L);S204、对车库内的所有充电插座进行S202

S203操作,得到目标车辆在每个充电插座处的充电区域范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包括下列步骤:S301、根据分析得到的充电区域范围,对可充电区域进行筛选;S302、根据筛选后的可充电区域,对可充电区域的充电方便程度进行分析;S303、根据S302的分析结果,进行最佳充电路径规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01中,包括下列步骤:S301

1、根据分析的充电区域范围,通过摄像设备,利用图像测距技术,对充电区域范围内已停放车辆的车体宽度d
i
进行采集,形成集合Z={d1,d2,...,d
n
},其中,n表示为充电区
域范围内停放车辆的数量;S301

2、通过下列公式对空余距离d

进行计算:d

=2
×
(L2‑
D2)
1/2


i=1n
d
i
;S301

3、通过电流传感器监测插座插口的使用情况,当所有插座插口都处于使用状态时,表示该区域为不可充电区域;当存在插座插口处于未使用状态且目标车辆车体宽度d>d

时,表示该充电区域无法停放目标车辆,此时通过摄像设备采集停放车辆的充电情况,若所有停放车辆都在充电中,表示该区域为不可充电区域,若存在停放车辆未充电,表示该区域为可充电区域;当d≤d

时,表示该充电区域可以停放目标车辆,该区域为可充电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02中,包括下列步骤:S302

1、根据筛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俊平刘海浪许晓艳吴欣键文志军傅汝鹏何祥兵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同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