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散式有机废气的治理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6219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散式有机废气的治理设备及方法,该设备包括方形箱体,箱体安装在设备底座上,箱体内部自下而上依次安装引风机单元、除雾单元、膜处理单元、等离子体处理单元及吸附吸收单元;设备底座的中间为网状支撑结构的通气口,引风机单元通过底部通气口与废气来源的排放口密封连接,引风机单元连接气体浓度监测仪,等离子体处理单元主要包括低温等离子体电源、低温等离子体放电单元及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等离子体单元与膜处理单元连通;等离子体单元与吸附吸收单元之间设置有防漏液挡板;吸附吸收单元的底板上设置有密封浮阀;漏液收集装置的出口安装在箱体的外壁上;箱体的顶部为盖板,盖板上设置有顶部通风口。盖板上设置有顶部通风口。盖板上设置有顶部通风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散式有机废气的治理设备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化工行业分散式无组织排放有机废气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散式有机废气的治理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严格的要求,石油化工企业对装置区工艺尾气、装卸区和罐区的挥发油气等有组织、高浓度的有机废气积极开展了回收、催化氧化、焚烧等治理工艺,当前有组织排放的废气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处理,实现合格排放。然而,石油化工企业集水井池、调节池、隔油池、气浮池、混入含油浮渣的浓缩池等产生的分散无组织排放废气仍没有得到妥善处置,并且由于集水井池、调节池、隔油池或其他敞口位置具有以下特点:1)点位多,分布广;2)气量、浓度波动大;3)收集难度大。因此很难对分散式敞口排放的废气进行有组织的处理,所以对这种无组织排放的废气采取高效、可行的治理已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散式有机废气的治理设备及方法,为解决分散式废气排放口有机废气的高效治理和达标排放。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0005]一种分散式有机废气的治理设备,该设备包括方形箱体,箱体安装在设备底座上,箱体内部自下而上依次安装引风机单元、除雾单元、膜处理单元、等离子体处理单元及吸附吸收单元;设备底座的中间为网状支撑结构的通气口,引风机单元通过底部通气口与废气的排放口密封连接,引风机单元连接气体浓度监测仪,除雾单元由多折向结构的波形板组成,膜处理单元主要包括板框式膜处理组件,等离子体处理单元主要包括低温等离子体电源、低温等离子体放电单元及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等离子体单元与引风机单元连通;等离子体单元与吸附吸收单元之间设置有防漏液挡板;吸附吸收单元主要包括多孔液体材料,吸附吸收单元的底板上设置有密封浮阀;防漏液挡板的一边设置为缺口状为通气口,另一边设置为凹陷部分为防漏液挡板的集液槽;集液槽通过连接管与漏液收集装置连通,漏液收集装置的出口安装在箱体的外壁上;箱体的顶部为盖板,盖板上设置有顶部通风口。
[0006]优选地,设备箱体的内部以焊接的方式固定支撑架,各单元通过密封圏及螺栓与支撑架密封连接。
[0007]优选地,膜处理组件装配疏水疏油膜。
[0008]优选地,多个低温等离子体放电单元插入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在气体流动方向上间隔布设,将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间隔为放电区域和非放电区域。
[0009]优选地,等离子体处理单元与引风机单元同时开启或同时关闭。
[0010]优选地,防漏液挡板与水平线的倾斜角度α范围为5
°
~30
°

[0011]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散式有机废气的治理方法。
[00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0013]一种分散式有机废气的治理方法,包括以上优选地一种分散式有机废气的治理设备,所述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S1:当废气排放口气体浓度较高,达到气体浓度监测仪设定启动浓度时,引风机单元启动,废气排放口的有机废气经由设备底座输送至引风机单元,将废气向上依次输送至除雾单元、膜处理单元及等离子体处理单元,经等离子体处理单元降解后废气通过吸附吸收单元底板的密封浮阀进入吸附吸收单元,通过吸附吸收单元的多孔液体材料进一步净化气体,净化后的气体从设备盖板的顶部通风口排放至环境中;
[0015]S2:当排放口气体浓度低于气体浓度监测仪设定关闭浓度时,引风机单元关闭,引风机单元气体停止输送,引风机启停浓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
[0016]优选地,多孔液体材料为一种多孔框架材料型多孔液体,由一种多孔框架材料均匀分散于一种与之搭配的位阻溶剂组成。
[0017]优选地,多孔框架材料和位阻溶剂的重量比为1:1

20。
[0018]优选地,多孔材料为HKUST

1、UiO

66、UiO

67、UiO

68、MIL

53、IRMOFs、MOF

5、IRMOF

3、MOF

74、MOF

177、MOF

199、IRMOF

62、MIL

101、MIL

100中的一种或多种;位阻溶剂为离子液体N

丁基吡啶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1

丁基

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1

丁基

2,3

二甲基咪酸盐、N

辛基吡啶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三己基癸基膦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1

乙基
‑3‑
甲基咪唑鎓硫酸乙酯、三己基十四烷基膦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0]有机废气的原位治理,装置直接安装于废气排放口,实现废气净化后排放;治理方法处理效率高,排放气体完全达标;智能启闭,设备的引风单元于安装于设备底部的气体浓度监测装置连锁,实现废气高浓度启动、低浓度关闭的智能化运行。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分散式有机废气的治理设备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所示方式中的防漏液挡板俯视图。
[0023]图3为图1所示方式中的吸附吸收单元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1

设备底座;2

引风机单元;3

除雾单元;4

膜处理单元;5

等离子体处理单元;6

防漏液挡板;7

吸附吸收单元;8

盖板;9

顶部通风口;10

漏液收集装置;11

设备箱体;12

气体浓度监测仪;13

底部通气口;14

挡板主体部分;15

挡板集液凹槽;16

吸附吸收单元底板;17

密封浮阀;α

防漏液挡板的倾斜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5]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分散式有机废气的治理设备及方法,包括有设备底座1、引风机单元2(含与其连锁的有机气体浓度监测装置)、除雾单元3、膜处理单元4、等离子体处理单元5、防漏液挡板6、吸附吸收单元7、盖板8、顶部通风口9、漏液收集装置10、设备箱体11、气体浓度监测仪12、底部通气口13。设备箱体11为方形箱体,设备箱体11以焊接等连接方式固定支撑架,各处理单元与经密封圏、螺栓等连接件与支撑架密封连接。有机废气从设备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散式有机废气的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方形箱体,箱体安装在设备底座上,箱体内部自下而上依次安装引风机单元、除雾单元、膜处理单元、等离子体处理单元及吸附吸收单元;设备底座的中间为网状支撑结构的通气口,引风机单元通过底部通气口与废气的排放口密封连接,引风机单元连接气体浓度监测仪,除雾单元由多折向结构的波形板组成,膜处理单元主要包括板框式膜处理组件,等离子体处理单元主要包括低温等离子体电源、低温等离子体放电单元及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等离子体单元与引风机单元连通;等离子体单元与吸附吸收单元之间设置有防漏液挡板;吸附吸收单元主要包括多孔液体材料,吸附吸收单元的底板上设置有密封浮阀;防漏液挡板的一边设置为缺口状为通气口,另一边设置为凹陷状为防漏液挡板的集液槽;集液槽通过连接管与漏液收集装置连通,漏液收集装置的出口安装在箱体的外壁上;箱体的顶部为盖板,盖板上设置有顶部通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散式有机废气的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箱体的内部以焊接的方式固定支撑架,各单元通过密封圏及螺栓与支撑架密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散式有机废气的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膜处理组件装配疏水疏油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散式有机废气的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低温等离子体放电单元插入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在气体流动方向上间隔布设,将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间隔为放电区域和非放电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散式有机废气的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等离子体处理单元与引风机单元同时开启或同时关闭。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散式有机废气的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防漏液挡板与水平线的倾斜角度α范围为5
°
~30
°
。7.一种分散式有机废气的治理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

6任意所述的一种分散式有机废气的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当废气排放口气体浓度较高,达到气体浓度监测仪设定启动浓度时,引风机单元启动,废气排放口的有机废气经由设备底座输送至引风机单元,将废气向上依次输送至除雾单元、膜处理单元及等离子体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桂林贾润中蒲鹤董清波高剑盛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诺诚化学品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