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井式冷却塔施工方法及沉井式冷却塔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铁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沉井式冷却塔施工方法及沉井式冷却塔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地铁车站的冷却塔施工,需先实施围护结构,再进行基坑分层开挖、施工内支撑结构,基坑开挖到设计底标高后,依次施工底板、侧墙及顶板,并相继拆除内支撑。现有围栏结构先建设后拆除,技术施工时间长,工序复杂,施工成本较高,导致冷却塔施工效率低下,对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大,并且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作为临时角色的围护结构就失去其价值,从而造成工程浪费。现有技术没有采用沉井工艺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沉井施工通常需要专业的施工队伍或单位,对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化要求较高,而常规技术大多数施工单位都可以做,可选择的施工单位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地铁施工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沉井式冷却塔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提高冷却塔结构的施工效率,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沉井式冷却塔结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井式冷却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造沉井;S2、沉井下沉至预设深度后,在沉井与风亭侧墙(11)接口处施工旋喷桩(19),所述旋喷桩(19)要达到预设深度;S3、在沉井内底部铺设混凝土垫层(5),在所述混凝土垫层(5)顶部施工冷却塔底板(6)和管廊通道底板(7),在所述管廊通道底板(7)上方施工管廊通道顶板(15);S4、开挖沉井与风亭侧墙(11)接口处土体,至基坑(20)预设深度,其中,基坑设置在沉井与风亭侧墙(11)接口处并与所述混凝土垫层(5)同一水平高度;S5、拆除井壁(1)上的钢封门(21)和砌砖(22),在沉井与风亭侧墙(11)接口处施工接口底板(16)、接口侧墙(17)和接口顶板(18);S6、在所述管廊通道顶板(15)和所述接口顶板(18)的顶部回填覆土,在冷却塔底板(6)上施工冷却塔基础(9)和楼梯柱(14),在所述冷却塔底板(6)和所述楼梯柱(14)之间施工楼梯板(13),在所述冷却塔基础(9)上安装冷却塔(10),在所述井壁(1)和隔墙(8)上方架设冷却塔顶棚(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井式冷却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井包括刃脚(2)、沉井底纵梁(3)、沉井底横梁(4)和井壁(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沉井式冷却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井内部同时设置隔墙(8)和管廊通道侧墙(23),所述隔墙(8)上预留隔墙开孔(2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沉井式冷却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井上部设横向支撑(24)和纵向支撑(2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井式冷却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井下沉前,与风亭侧墙(11)接口侧的井壁(1)预留矩形孔洞,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芳宝,陈相宇,周灿朗,魏贤坤,陈远,李智,潘茜,刘加福,谢元发,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