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纳米级氟磷酸钒钠的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796191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钠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纳米级的氟磷酸钒钠的制备方法和用途。通过对原有的两步固相法制备完成的样品,再次进行行星球磨机球磨,对其颗粒尺寸做出一定的调控。将钒源、磷源和碳源置于行星式球磨机中混料,在惰性气体的保护气氛中,经过中温和高温两次烧结得到前驱体,再将前驱体与钠源和氟源进行混合,再次置于惰性气体中进行高温烧结,之后将得到的材料通过行星球磨机,以不同的转速改变尺寸,得到不同的产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纳米级氟磷酸钒钠改变了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化学曲线与相变反应原理。此外,构成该正极材料的元素都是目前地壳中分布广泛且含量丰富的元素,环境友好,成本较低,能够广泛应用于二次电池。二次电池。二次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min,优选5℃/min,在290

310℃,优选300℃加热5h,之后在790

810℃,优选800℃下加热5h,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前驱体磷酸钒;
[0010](3)将步骤(2)得到的前驱体磷酸钒,放置于玛瑙研钵中进行研磨粉碎,随后加入钠源与氟源,并放入行星球磨机中,以290

310rpm/min,优选300rpm/min的速率进行球磨混料6h;
[0011]其中,钠源与氟源为氟化钠,氟化钠与前驱体磷酸钒的摩尔比为3:2。
[0012](4)将球磨完成后混合物放入压片磨具中进行压制成片,压力为8

15MPa,保压时间为1

2分钟,以保证各材料颗粒之间充分接触,有利于高温下相互反应。
[0013](5)将步骤(3)压制得到的样品,置于惰性气氛中烧结,升温速率为5℃/min,在740

760℃,优选750℃下加热2小时,随炉冷却,最后得到产物氟磷酸钒钠;
[0014]步骤(2)和(5)中所述惰性气氛均为氩气。
[0015](6)将产物氟磷酸钒钠放置于行星球磨机中,分别以不同的转速对尺寸进行调整,调控得到纳米级的氟磷酸钒钠。
[0016]其中,不同球磨转速的要求分别为600~900rpm/min。
[001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在于提供一种对于尺寸调整的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改变尺寸结构,观察尺寸对NVPF电化学性能以及充放电机理的影响,进而能够更佳深入的研究NVPF结构与机理的问题
[0018]进一步的,通过尺寸的改变,改变充放电曲线,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充放电反应,进而从尺寸的角度来优化NVPF的充放电性能
[001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是在于提供纳米尺寸的聚阴离子型化合物NVPF的应用,以所述纳米尺寸的聚阴离子型化合物NVPF作为电池的正极材料可应用于钠离子电池,包括如下步骤
[0020]以所制备的纳米尺寸的聚阴离子型化合物NVPF为正极活性材料,导电碳黑Super P为导电剂,聚偏氟乙烯(PVDF)为粘结剂,活性材料、Super P和PVDF按质量比为8:1:1—6:3:1的比例混合均匀,优选7:2:1的比例,研磨30min,以铝箔为集流体涂布成薄片,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完全后通过切片机制成正极片;金属钠作为负极;以GF/D电池隔膜玻璃纤维滤纸为隔膜;匹配高氯酸钠电解液,在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组装成钠离子电池,静置12h后在一定的电压窗口以及电流密度下进行相应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0021]所述电压窗口为1.5

4.3V,所述电流密度根据理论比容量进行调整,别选取0.1C、0.2C、0.5C、1C以及2C等电流密度进行测试
[0022]本专利技术创造性的通过两步固相合成法制备了NVPF,通过第一步的两次烧结与第二步的两次烧结制备出NVPF纯相,对研究NVPF的机理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同时,通过行星球磨机对NVPF的尺寸进行调控,得到了不同尺寸的NVPF,将这些材料放在一起比较,能够明显的体现出尺寸对于NVPF的影响,同时观察充放电曲线的变化,也能够反映出尺寸对于充放电机理的影响。该正极材料所组成元素都是目前地壳中含量丰富且分布广泛的元素,成本较低,并且都属于环境友好型元素。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1)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正极材料通过两部固相法成功合成出纯相结构,避免了杂质的生成,电化学反应对应平台更平,相变更为明显,对于研究结构转变问题有所帮助
[0025](2)本专利技术通过行星球磨罐NVPF的尺寸进行调控,通过比对不同尺寸的NVPF来研究充放电行为,同时也合成了纳米尺寸的NVPF,对改善循环性能,对充放电倍率性能有良好的提高
[0026](3)本专利技术通过两步固相法和行星球磨机对尺寸的调控,提供了一种纳米尺寸的聚阴离子型化合物氟磷酸钒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循环性能,稳定性好,成本低,对环境友好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实施例1所制备正极材料NVPF的X射线衍射图谱(XRD);
[0028]图2为实施例4纳米化后所制备正极材料NVPF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SEM);
[0029]图3为实施例1所制备电池的前三圈充放电曲线及前五十圈的放电比容量(0.1C);
[0030]图4为实施例4纳米化后所制备电池的前三圈充放电曲线及前五十圈放电比容量(0.1C);
[0031]图5为实施例1与实施例4纳米化前后的首圈充电曲线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下述说明仅为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对内容进行限定,所用试剂以及材料均为本领域可商购的试剂。
[0033]实施例1
[0034](一)制备正极材料NVPF
[0035](1)将V2O5,(NH4)H2PO4,超导碳进行混合,以300rpm/min的速率进行球磨混料6h,得到原料的混合物,将球磨完成后混合物放入压片磨具中进行压制成片,压力为8 15MPa,保压时间为1

2分钟,以保证各材料颗粒之间充分接触,有利于高温下相互反应。
[0036]其中,V2O5与(NH4)H2PO4的摩尔比为1:2所添加的超导碳的质量为总质量的5%
[0037](2)将步骤(1)得到的压制好的样品,放置于氩气气氛中进行烧结,升温速率3 8℃/min优选5℃/min,在300℃加热5h,之后在800℃下加热5h,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前驱体VPO4;
[0038](3)将步骤(2)得到的前驱体VPO4,放置于玛瑙研钵中进行研磨粉碎,随后加入NaF,并放入行星球磨机中,以300rpm/min的速率进行球磨混料6h的速率进行球磨混料6h,再次按照步骤(1)所述压制成片;
[0039]其中,NaF与VPO4的摩尔比为3:2
[0040](4)将球磨完成后混合物放入压片磨具中进行压制成片,压力为8

15MPa,保压时间为1

2分钟,以保证各材料颗粒之间充分接触,有利于高温下相互反应。
[0041](5)将步骤(4)压制得到的样品,置于氩气气氛中烧结,升温速率为5℃/min,在750℃下加热2小时,随炉冷却,最后得到产物NVPF;
[0042](6)将制备好的NVPF放置于行星球磨机中,以600rpm/min的速率球磨1h,得到实施例1的产物纳米级的NVPF
[0043](二)组装钠离子电池
[0044]将步骤(一)中所制备的正极材料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导电碳黑Super P为导电剂,聚偏氟乙烯(PVDF)为粘结剂,活性材料、Super P和PVDF按质量比优选7:2:1的比例加入研钵中,研磨30min。以铝箔为集流体涂布成薄片,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级氟磷酸钒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将钒源,磷源,碳源进行混合,以290

310rpm/min的速率进行球磨混料,得到前驱原料的混合物,压片;(2)将步骤(1)得到的压制好的样品,放置于惰性气氛中,先在290

310℃加热5h,之后在790

810℃下加热5h,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前驱体磷酸钒;(3)将步骤(2)得到的前驱体磷酸钒,放置于玛瑙研钵中进行研磨粉碎,随后加入钠源与氟源,并放入行星球磨机中,以290

310rpm/min的速率进行球磨混料,压片;(4)将步骤(3)压制得到的样品,置于惰性气氛中,在740

760℃下加热2小时,随炉冷却,最后得到产物氟磷酸钒钠;(5)将产物氟磷酸钒钠放置于行星球磨机中,分别以不同的转速对尺寸进行调整,调控得到纳米级的氟磷酸钒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钒源和磷源的摩尔比为1:1,所述碳源的质量为所述钒源和磷源总质量的5%;钒源为五氧化二钒,磷源为磷酸二氢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通帅张晓禹贾敏颜晓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