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扩展的跨链数据追踪、溯源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615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扩展的跨链数据追踪、溯源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应用链、中继链和自动代理节点;所述应用链为参与者,所述应用链上的用户扮演跨链操作的发送者和接收者的角色;所述中继链用于存储证书并记录用户的跨链操作以供追踪和溯源,当通过所述中继链执行跨链操作时,所述中继链对参与跨链操作的双方进行验证;所述应用链和所述中继链有多个自动代理节点。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主要关注于数据的跨链流通,缺失对于跨链数据的追踪与溯源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同构/异构链之间具有较低的原链侵入性和较高用户、节点及应用链的可扩展性,在实际部署中可实现至少5种10条区块链、100个节点、10000名用户的跨链监管溯源。10000名用户的跨链监管溯源。10000名用户的跨链监管溯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扩展的跨链数据追踪、溯源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同构及异构区块链间的数据追溯
,特别涉及一种可扩展的跨链数据追踪、溯源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其在金融、供应链、物联网等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很多企业级的区块链应用仍主要采用一类业务一条链的解决方案,这导致不同业务链的数据相对独立,每条链都成为了一个数据孤岛,形成了业务间的数据流通壁垒。因此,为打破不同业务链的数据屏障,出现了以公证人方案、哈希时间锁定、中继链及侧链技术为代表的跨链技术。然而,现有的跨链技术均面临着可扩展性、原链侵入性和跨链身份认证和权限控制等技术难点,同时现有技术均主要关注于数据的跨链流通,缺失了对于跨链数据的追踪与溯源。这对于区块链数据合规与监管形成了较大的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扩展的跨链数据追踪、溯源系统及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主要关注于数据的跨链流通,缺失对于跨链数据的追踪与溯源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扩展的跨链数据追踪、溯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应用链、中继链和自动代理节点;所述应用链为参与者,所述应用链上的用户扮演跨链操作的发送者和接收者的角色;所述中继链用于存储证书并记录用户的跨链操作以供追踪和溯源,当通过所述中继链执行跨链操作时,所述中继链对参与跨链操作的双方进行验证;所述应用链和所述中继链有多个自动代理节点;1个所述自动代理节点包括1个应用链节点、1个中继链节点和1个交易解析程序。2.一种可扩展的跨链数据追踪、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扩展的跨链数据追踪、溯源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应用链进行注册;自动代理节点进行应用链和中继链双向公钥互证,生成跨链管理合约;所述跨链管理合约包括应用链跨链管理合约和中继链跨链管理合约;应用链上的用户根据自身需要调用相应的跨链管理合约申请发起跨链交易;自动代理节点及中继链验证用户身份,验证成功后为用户提供服务,中继链对交易流通数据进行记录;所述交易流通数据包括:跨链交易ID、跨链交易来源链ID、跨链交易目标链ID、跨链交易发送方地址和跨链交易目标合约地址;监管机构根据中继链中记录的交易流通数据进行数据追踪和溯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扩展的跨链数据追踪、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链进行注册,具体包括:应用链产生跨链需求,根据自身的节点身份认证和权限控制方案选举部分节点为自动代理节点;自动代理节点在本服务器或运行环境中同时运行应用链客户端与中继链客户端;自动代理节点进行交易解析程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扩展的跨链数据追踪、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自动代理节点对应用链和中继链进行双向公钥互证,生成跨链管理合约,具体包括:应用链管理者通过自动代理节点分别在应用链和中继链创建用户,为自动代理节点生成两对公私钥对;自动代理节点将自身属于应用链的公钥及地址信息存于中继链跨链管理合约中;自动代理节点将自身属于中继链的公钥及地址信息存于应用链的跨链管理合约中;完成自动代理节点在应用链与中继链的公钥互证。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扩展的跨链数据追踪、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应用链上的用户根据自身需要调用相应的跨链管理合约申请发起跨链交易的同时,附带跨链操作标识符、跨链操作发起链标识符和跨链操作目标链标识符传入跨链管理合约中。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波丁雨航张龑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