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6107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将M0条信号线与第一驱动电路相之间相交叠设置,及将N0条信号线与第二驱动电路之间相交叠设置,进而能够减小部分信号线占用面积,减小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第一驱动电路的宽度W1,第二驱动电路的宽度W2,M0条信号线的总宽度D1和N0条信号线的总宽度D2的关系设置为W2>W1,D2>D1,且D2/W2>D1/W1,进一步优化宽度较大的移位寄存器和宽度较小的移位寄存器,与各自相应信号线的总宽度的交叠设置,充分减小驱动电路和信号线的占用面积,进一步减小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进一步减小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进一步减小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21年9月10日,申请号为:202111063932.7,专利技术名称为: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专利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更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3]现有的显示装置边框区包括有周边驱动电路,用于为显示区像素单元提供驱动信号。在显示装置中,其显示区域设置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均包括有像素电路。各个像素电路分别与边框区域处的周边驱动电路电连接,通过周边驱动电路为像素电路提供扫描控制信号和发光控制信号,以控制像素电路为发光元件提供驱动电流。但是,现有驱动电路占用空间较大,导致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难以缩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保证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较小。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0007]驱动电路和像素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为所述像素电路提供控制信号,所述像素电路为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元件提供驱动电流;
[0008]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
[0009]信号线组,所述信号线组包括第一信号线组和第二信号线组,所述第一信号线组包括为所述第一驱动电路提供信号的M条信号线,所述第二信号线组包括为所述第二驱动电路提供信号的N条信号线,M≥1,N≥1;
[0010]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表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信号线组中的M0条信号线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相交叠,所述第二信号线组中的N0条信号线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相交叠,1≤M0≤M,1≤N0≤N;
[0011]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S1级移位寄存器,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S2级移位寄存器,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表面所在平面,且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S1≥2,S2≥2;其中,
[0012]沿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宽度为W1,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宽度为W2,所述第一信号线组中的所述M0条信号线的总宽度为D1,所述第二信号线组中的所述N0条信号线的总宽度为D2;
[0013]W2>W1,D2>D1,且D2/W2>D1/W1。
[0014]相应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001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将M0条信号线与第一驱动电路之间相交叠设置,及将N0条信号线与第二驱动电路之间相交叠设置,进而能够减小部分信号线占用面积,减小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并且,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第一驱动电路的宽度W1,第二驱动电路的宽度W2,M0条信号线的总宽度D1和N0条信号线的总宽度D2的关系设置为W2>W1,D2>D1,且D2/W2>D1/W1,进一步优化宽度较大的移位寄存器和宽度较小的移位寄存器,与各自相应信号线的总宽度的交叠设置,充分减小驱动电路和信号线的占用面积,进一步减小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图8所示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版图;
[0027]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1为图10所示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版图;
[0029]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3为图12所示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版图;
[0031]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驱动电路的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驱动电路的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线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号线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2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0]正如
技术介绍
所述,现有的显示装置边框区包括有周边驱动电路,用于为显示区像素单元提供驱动信号。在显示装置中,其显示区域设置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均包括有像素电路。各个像素电路分别与边框区域处的周边驱动电路电连接,通过周边驱动电路为像素电路提供扫描控制信号和发光控制信号,以控制像素电路为发光元件提供驱动电流。但是,现有驱动电路占用空间较大,导致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难以缩小。
[0041]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保证显示装置的边框宽度较小。
[004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具体结合图1至图21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
[0043]参考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显示面板包括:驱动电路和像素电路20,所述驱动电路为所述像素电路20提供控制信号,所述像素电路20为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元件30提供驱动电流。
[0044]显示面板包括有显示区域AA和边框区域NA,像素电路20和发光元件30可以设置于显示区域AA,且驱动电路设置于边框区域NA。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电路11和第二驱动电路12。
[0045]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驱动电路和像素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和所述像素电路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信号线组,所述信号线组包括第一信号线组和第二信号线组,所述第一信号线组包括为所述第一驱动电路提供信号的M条信号线,所述第二信号线组包括为所述第二驱动电路提供信号的N条信号线,M≥1,N≥1;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表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信号线组中的M0条信号线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相交叠且位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信号线组中的N0条信号线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相交叠且位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1≤M0≤M,1≤N0≤N;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S1级移位寄存器,和/或,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S2级移位寄存器,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表面所在平面,且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S1≥2,S2≥2;所述第一驱动电路为所述像素电路中的发光控制晶体管提供发光控制信号;所述第二驱动电路为所述像素电路中的PMOS型晶体管提供控制信号,或者,所述第二驱动电路为所述像素电路中的NMOS型晶体管提供控制信号;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宽度为W1,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宽度为W2,所述第一信号线组中的所述M0条信号线的总宽度为D1,所述第二信号线组中的所述N0条信号线的总宽度为D2,所述M条信号线的总宽度为D11,所述N条信号线的总宽度为D22;其中,[(W1

D11)

(W2

D22)]
×
[(D11

D1)

(D22

D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晶体管阵列层,所述晶体管阵列层包括所述驱动电路和/或所述像素电路;所述晶体管阵列层包括:半导体层,所述半导体层包括有源区;栅金属层,所述栅金属层包括多个栅极;源漏金属层,所述源漏金属层包括多个源极和多个漏极;其中,所述M0条信号线位于所述源漏金属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且所述N0条信号线位于所述源漏金属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M0条信号线位于同一层,和/或,所述N0条信号线位于同一层。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M0条信号线与所述N0条信号线位于同一层;或者,所述M0条信号线与所述N0条信号线位于不同层。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漏金属层与所述M0条信号线所在膜层之间包括第一绝缘层,或者,所述源漏金属层与所述N0条信号线所在膜层之间包括第一绝缘层;所述M0条信号线所在膜层与所述N0条信号线所在膜层之间包括第二绝缘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D11

D1)=(D22

D2);和/或,D11

D1=0;和/或,D22

D2=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N0

M0≥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三驱动电路,所述信号线组还包括第三信号线组,所述第三信号线组包括为所述第三驱动电路提供信号的P条信号线,P≥1;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表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三信号线组中的P0条信号线与所述第三驱动电路相交叠且位于所述第三驱动电路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1≤P0≤P;所述第三驱动电路包括S3级移位寄存器,S3≥2;其中,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三驱动电路的宽度为W3,所述第三信号线组中的所述P0条信号线的总宽度为D3;(D3/W3

D2/W2)<(D2/W2

D1/W1);和/或,W2>W3,且D3/W3>D2/W2>D1/W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M0<P0。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P0<N0。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输出晶体管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三驱动电路的输出晶体管的宽度,所述第三驱动电路的输出晶体管的宽度小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芬香李杰良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