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绕机、控制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96094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绕机、控制方法及应用,控制中枢固定在排线滚轴模块的前端,排线滚轴模块固定在排线滚轴托盘模块的上端,排线滚轴托盘模块还连接有传动模块,传动模块一侧连接有动力模块,动力模块固定在排线滚轴模块一侧,传动模块另一侧线性连接有导向模块,导向模块加持有工件。控制中枢设有显示模块和开关模块,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动力模块中电机的各项数据,开关模块用于控制和调节减速箱的输出转速。减速器输出轴一侧固定有链条轮,链条轮通过链条连接排线滚轴托盘模块的传动模块。通过中控台操作,即可完成紧密复绕,排线器通过左右有规律摆动,即可完成绕线工作,减少人工操作,效率极大提高。效率极大提高。效率极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绕机、控制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复绕机、控制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复绕机是铜线、铝线、铁丝、塑铝线、塑铜线复绕在盘具上,是电线机组(押出机)出线、绞线机组绞合的辅机。铝线(铜线、铁丝)经放线机(或放线塔等)装置后,可直接复绕在盘具上(即线轮),开动力矩电机进行卷绕。铝丝经来复式摆动,使铝丝有规律地排列到盘具上。复绕机进行复绕(倒线)时,根据线径的大小,调整放线装置上的松紧度,并使力矩控制器调整到合适挡位,使复绕机能正常卷绕线材。若放线装置过紧则容易断线,过松则卷绕在盘具上的铝线在下一道工序生产时套丝造成断线。进行复绕(倒线)时,要注意电机轮到主动卷绕轴轮之间三角带的松紧度,使三角带有一定的打滑度,保证铝丝(铜线、铁丝)卷绕时不断线。安装盘具采用液压系统装置。若安装盘具时,旋紧液压手柄,并提升液压手柄杠杆,使托板升起,使盘具孔与顶锥轮对应。此时,转动活顶锥手柄,使活顶锥顶进盘具孔,盘具安装固定后,旋紧锁紧罗母,防止滑动,卸盘具时,与安装盘具一样。
[0003]现有技术201210507618.8,一种复绕机,机体的左侧设置有放线机构以及放线涨紧调节机构,在机体的中部设置有排线过渡机构,机体的右部设置有收线机构以及收线涨紧机构,待复绕的线缆放置在放线机构内,线缆经放线涨紧调节机构、排线过渡机构以及收线涨紧机构后最后输送到收线机构中进行复绕收线。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盘状的线缆如果其自身排布不均匀也会影响到绞对后的线缆质量,并且结构复杂,复绕工作效率低,并且复绕时不能对破损的线缆进行检测。
[0004]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装置结构复杂,复绕工作效率低,盘状线缆排布不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绕机。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复绕机设有:
[0007]控制中枢;
[0008]复绕机的控制中枢固定在排线滚轴模块的前端,排线滚轴模块固定在排线滚轴托盘模块的上端,排线滚轴托盘模块还连接有传动模块,传动模块一侧连接有动力模块,动力模块固定在排线滚轴模块一侧,传动模块另一侧线性连接有导向模块,导向模块加持有工件。
[0009]进一步,所述控制中枢设有显示模块和开关模块,显示模块主要用于显示动力模块中电机的各项数据,设置“开”和“关”电源按钮,“平”和“立”两种放置方式,开关模块用于控制和调节减速箱的输出转速,平立模式主要调节放置方式。
[0010]进一步,所述动力模块设有电机,电机通过联轴器线性连接有皮带轮,通过皮带轮线性连接有减速器,减速器输出轴一侧固定有链条轮,链条轮通过链条连接排线滚轴托盘
模块的传动模块。
[0011]进一步,所述减速器输出轴通过固定架固定有排线滚轴模块,排线滚轴模块中间设有排线滚轮,排线滚轮两侧设有固定挡板,远离动力装置一侧的挡板与排线滚轴托盘模块滚动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减速器输出轴与固定架固定采用气动

榫卯的连接方式固定连接,固定架设有气缸,气缸外侧固定有固定架,固定架前端与减速器输出轴前端设有相互扣接的接口。
[0013]进一步,所述排线滚轴托盘模块一端设有滚轮,滚轮上端固定有排线滚轮,排线滚轴托盘模块通过方钢连接架连接有导向模块,排线滚轴托盘模块通过轴承固定有传动模块。
[0014]进一步,所述传动模块为多个两端带有斜齿的传动轴组成,第一传动轴前端设有链轮,链轮通过链条与链条轮固定连接,第一传动轴后端通过斜齿连接有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通过斜齿连接有减速齿盘,减速齿盘通过减速链连接有减速齿盘输出轴,减速齿盘输出轴通过丝杆连接有导向模块。
[0015]进一步,所述导向模块设有移动块,移动块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丝杆固定连接,移动块上端设有加持装置,加持装置为两个垂直设置的圆柱,圆柱之间加持有工件。
[0016]进一步,减速齿盘一侧连接有分离合并开关,分离合并开关通过分离合并滑块连接有减速齿盘。
[0017]进一步,所述导向模块还设有导向轮,导向轮固定在加持装置前上方。
[001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复绕机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动力模块的电机得电之后驱动皮带轮转动,通过开关模块的调节控制实现减速箱输出需要的输出转速,之后通过链条轮和链条驱动排线滚轴模块中的排线滚轮转动实现工件的缠绕;
[0019]在工件缠绕前需要对工件进行导向和引导,导向装置设有丝杆通过传动装置的传动实现加持装置随着排线滚轮的转动时长实现缓慢的单向移动。
[002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丝状工件缠绕转运的方法,所述工业丝状工件缠绕转运的方法使用的复绕机,工业丝状工件为铜线、铝线、铁丝、塑铝线或塑铜线,通过复绕机将工业丝状工件复绕在盘具上。
[0021]结合上述的技术方案和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0022]第一、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解决该问题的难度,紧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以及研发过程中结果和数据等,详细、深刻地分析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何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问题之后带来的一些具备创造性的技术效果。具体描述如下:
[00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绕机,通过设有控制中枢固定在排线滚轴模块的前端,排线滚轴模块固定在排线滚轴托盘模块的上端,适用于复绕铝杆,铝杆经第一部分定滑轮提升后进入到第二部分定滑轮穿线管进入,通过引流管输入润滑油后,校直轴承将铝杆加工更圆滑,方便第三步骤的排线工作,第三部分通过中控台操作,即可完成紧密复绕,排线器通过左右有规律摆动,即可完成绕线工作。
[0024]第二,把技术方案看做一个整体或者从产品的角度,本专利技术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具备的技术效果和优点,具体描述如下:
[002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节约6个人工,同时效率为人工的5倍,安全性能高,减少人工操作,每12小时可产复绕11卷,效率极大提高。
[0026]第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的创造性辅助证据,还体现在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0027](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转化后的预期收益和商业价值为:本专利技术已研制出不同规格复绕机,目前已交付铝杆供应商使用,售价在25万左右,极大提高了复绕铝杆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0028](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填补了国内外业内技术空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填补了国内外复绕铝杆,人工效率低,安全性能弱,外观美观实用,不能量化投产的技术空白;
[0029](3)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人们一直渴望解决、但始终未能获得成功的技术难题: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解决了员工长期以来人工复绕铝杆,铜线,耗时耗力,浪费劳动力,使其解放双手的痛点问题,同时兼具操作简单易学,只需两人便可完成复绕任务等众多优势特点;
[003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克服了技术偏见:复绕只能适用于同一型号,同一规格产品,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绕机设置有:控制中枢;控制中枢固定在排线滚轴模块的前端,排线滚轴模块固定在排线滚轴托盘模块的上端,排线滚轴托盘模块还连接有传动模块;传动模块一侧连接有动力模块,动力模块固定在排线滚轴模块一侧,传动模块另一侧线性连接有导向模块,导向模块加持有工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枢设有显示模块和开关模块,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动力模块中电机的各项数据,开关模块用于控制和调节减速箱的输出转速。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模块设有电机,电机通过联轴器线性连接有皮带轮,通过皮带轮线性连接有减速器,减速器输出轴一侧固定有链条轮,链条轮通过链条连接排线滚轴托盘模块的传动模块。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输出轴通过固定架固定有排线滚轴模块,排线滚轴模块中间设有排线滚轮,排线滚轮两侧设有固定挡板,远离动力装置一侧的挡板与排线滚轴托盘模块滚动连接。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输出轴与固定架固定采用气动

榫卯的连接方式固定连接,固定架设有气缸,气缸外侧固定有固定架,固定架前端与减速器输出轴前端设有相互扣接的接口。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滚轴托盘模块一端设有滚轮,滚轮上端固定有排线滚轮,排线滚轴托盘模块通过方钢连接架连接有导向模块,排线滚轴托盘模块通过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国刘瑞兵孙强杨呈祥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一禾铝业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