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发酵罐框架模块的吊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5886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卧式发酵罐框架模块的吊装方法,该吊装方法实现了卧式长跨度、上下双层、大直径大容量的罐体的精准安装,达到了大容量产能和整体建造占地面积小的目的。对于下层框架上罐体的安装,分别吊接两个罐体分段可降低吊装设备单次起吊的重量,降低吊装设备的作业难度,同时还能够节约租用大功率吊机带来的高成本,从而降低整体建造成本。对于上层框架上罐体的安装,通过罐体整体与鞍座对接安装,可减小罐体与鞍座之间的对接误差,保证罐体在上层框架的安装精度。整个吊装方法的吊装作业安全性高,可实施性强,能够有效地实现卧式发酵罐框架模块的建造。式发酵罐框架模块的建造。式发酵罐框架模块的建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式发酵罐框架模块的吊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机械工程建造
,特别涉及一种卧式发酵罐框架模块的吊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疫情前全球啤酒行业每年增长率高达约3%。业内兼并、收购、大规模地扩充产能,使得部分轻工业啤酒设备正在朝向现代化、重工业大型化转变。疫情期间进展放缓,但前景依旧向好。为了追求大容量的产能和建造占地面积小的目的,如何实现大容积卧罐的建造和安装,是目前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发酵罐框架模块的吊装方法,以在追求产能大容量和建造占地面积小的基础上,实现大容积卧罐的建造和安装。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卧式发酵罐框架模块的吊装方法,所述卧式发酵罐框架模块包括呈卧式设置的罐体和用于安装所述罐体的框架单元,所述框架单元包括下层框架和上层框架,所述下层框架和所述上层框架均包括立柱、与所述立柱连接的横梁以及安装在所述横梁上的鞍座,所述鞍座用于支撑所述罐体;所述吊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作罐体分段:连接封头和多个筒节,得到罐体分段,每个罐体分段包括多个依次相连的筒节和一个连接在筒节外端的封头;下层吊装:在地面上连接立柱和横梁,并在横梁上安装鞍座,得到下层框架,再将罐体分段依次吊装至下层框架的鞍座上,两个相对的罐体分段在鞍座上进行组对合拢成一个罐体;上层吊装:在下层框架上连接立柱和横梁,并在横梁上安装鞍座,得到上层框架;在下层框架的外侧将两个罐体分段进行组对合拢制得罐体,再将罐体吊接并安装在上层框架的鞍座上。
[0005]可选地,在步骤制作罐体分段中,先在立式设置的筒节的顶部连接封头,得到连接体结构;再起吊上移连接体结构,并在连接体结构中的筒体的底部连接另一筒节,重复操作,直至完成罐体分段中所有筒节的连接。
[0006]可选地,每次在所述连接体结构的底部连接另一筒节,均在水平胎架上进行找平。
[0007]可选地,在进行步骤制作罐体分段之前,先进行筒节的制作,再将制得的筒体沿其自身的轴线切割成两片筒节片,并对能够配合连接成筒节的两个筒节片进行编号;将多个筒节片堆叠打包运输至建造现场,按照编号将两个筒节片组对合拢成筒节。
[0008]可选地,在进行步骤制作罐体分段之前,先进行封头的制作,再将制得的封头沿其自身的轴线切割成两个封头片,并对能够连接成封头的两个封头片进行编号;将多个封头片堆叠打包运输至建造现场,按照编号将两个封头片组对合拢成封头。
[0009]可选地,所述卧式发酵罐框架模块还包括下层检修平台和廊桥,在步骤下层吊装中,在完成鞍座上两个罐体分段的组对合拢后,在罐体的上方安装所述下层检修平台和廊桥。
[0010]可选地,所述卧式发酵罐框架模块还包括上层检修平台和廊桥以及笼梯,在步骤下层吊装中,完成罐体在上层框架的鞍座上的安装后,在罐体的上方安装所述上层检修平台和廊桥,并在所述下层检修平台和廊桥的外侧安装所述笼梯。
[0011]可选地,所述卧式发酵罐框架模块还包括保温层、外包板以及外包锥,完成步骤下层吊装和步骤上层吊装后,再在罐体的外部安装所述保温层、所述外包板以及所述外包锥。
[0012]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卧式发酵罐框架模块的吊装方法实现了卧式长跨度、上下双层、大直径大容量的罐体的精准安装,达到了大容量产能和整体建造占地面积小的目的。对于下层框架上罐体的安装,分别吊接两个罐体分段可降低吊装设备单次起吊的重量,降低吊装设备的作业难度,同时还能够节约租用大功率吊机带来的高成本,从而降低整体建造成本。对于上层框架上罐体的安装,通过罐体整体与鞍座对接安装,可减小罐体与鞍座之间的对接误差,保证罐体在上层框架的安装精度。整个吊装方法的吊装作业安全性高,可实施性强,能够有效地实现卧式发酵罐框架模块的建造。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吊装方法成型的卧式发酵罐框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卧式发酵罐框架模块的吊装方法的流程图。
[0015]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吊装方法建造的卧式发酵罐框架模块中罐体分段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吊装方法建造的卧式发酵罐框架模块中罐体分段制作流程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卧式发酵罐框架模块;10、罐体;11、罐体分段;111、筒节;112、封头;101、第一连接体结构;102、第二连接体结构;103、第三连接体结构;104、第四连接体结构;105、第五连接体结构;106、第六连接体结构;107、第七连接体结构;201、立柱;202、横梁;203、鞍座;21、下层框架;22;上层框架;30、上层检修平台和廊桥;40、下层检修平台和廊桥;50、笼梯。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体现本专利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
[0019]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0]本申请提供一种卧式发酵罐框架模块的吊装方法,用于实现卧式发酵罐框架模块的安装和建造。在介绍本申请的吊装方法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由该吊装方法成型的卧式发酵罐框架模块。
[0021]参阅图1,卧式发酵罐框架模块100包括呈卧式设置的罐体10和用于安装该罐体10的框架单元。
[0022]其中,罐体10空罐吨位超过60吨,框架钢结构的吨位超过70吨。
[0023]框架单元包括下层框架21和上层框架22。上层框架22设置在下层框架21的上方,上层框架22和下层框架21均包括立柱201、横梁202以及鞍座203。
[0024]立柱201呈竖直设置,横梁202与立柱201连接,鞍座203安装在横梁202上。上层框
架22和下层框架21均包括多个鞍座203,多个鞍座203间隔布置。鞍座203用于支撑罐体10,以实现罐体10在上层框架22、下层框架21上的卧式安装。
[0025]卧式发酵框架模块还包括上层检修平台和廊桥30、下层检修平台和廊桥40以及笼梯50。卧式发酵罐框架模块100还包括保温层、外包板以及外包锥、人孔、冷却结构等。其中,外包板和外包锥分别设置在罐体10的筒体的外部和罐体10的两端的外部,外包板和外包锥与罐体10之间的夹层设有保温层。人孔设置在罐体10的封头上,冷却结构及夹套设置在罐体10的筒体上。
[0026]对于本申请吊装方法建成的卧式发酵罐框架模块100,上层框架22和下层框架21在竖直方向上构成安装空间,多个卧式设置的罐体10设置在安装空间中,使得多个罐体10通过框架单元实现竖直方向上的叠加安装,有效地减少了多个罐体10在建造时对土地的占用面积,还可以在罐体10上设置保温结构,使模块可以室外建筑,在保证卧式罐体10设置数量的基础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发酵罐框架模块的吊装方法,所述卧式发酵罐框架模块包括呈卧式设置的罐体和用于安装所述罐体的框架单元,所述框架单元包括下层框架和上层框架,所述下层框架和所述上层框架均包括立柱、与所述立柱连接的横梁以及安装在所述横梁上的鞍座,所述鞍座用于支撑所述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作罐体分段:连接封头和多个筒节,得到罐体分段,每个罐体分段包括多个依次相连的筒节和一个连接在筒节外端的封头;下层吊装:在地面上连接立柱和横梁,并在横梁上安装鞍座,得到下层框架,再将罐体分段依次吊装至下层框架的鞍座上,两个相对的罐体分段在鞍座上进行组对合拢成一个罐体;上层吊装:在下层框架上连接立柱和横梁,并在横梁上安装鞍座,得到上层框架;在下层框架的外侧将两个罐体分段进行组对合拢制得罐体,再将罐体吊接并安装在上层框架的鞍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发酵罐框架模块的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制作罐体分段中,先在立式设置的筒节的顶部连接封头,得到连接体结构;再起吊上移连接体结构,并在连接体结构中的筒体的底部连接另一筒节,重复操作,直至完成罐体分段中所有筒节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发酵罐框架模块的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在所述连接体结构的底部连接另一筒节,均在水平胎架上进行找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发酵罐框架模块的吊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小飞邹瑜陆东燕康宇薛忆澄王振远王华任小专黄鑫鑫黄赛张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集安瑞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