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山林线的自动化提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5743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山林线的自动化提取方法,包括:获取遥感数据和数字高程数据;分别对遥感数据和数字高程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第一处理数据和第二处理数据;基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根据第一处理数据对研究区域进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得到分类后的林地区域;对林地区域进行转化,得到线状林地要素和点状林地要素;根据第二处理数据进行山顶点提取,得到山顶点分布图;根据山顶点分布图和点状林地要素计算山顶点和林线点的最小距离,得到林线点集合;基于林线点集合,对数字高程数据以及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图进行叠加,得到高山林线分布图。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范围广、受地面限制少、易获取、低成本、高效率等优势。高效率等优势。高效率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山林线的自动化提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遥感测绘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山林线的自动化提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山林线存在于亚高山森林和高山草甸、灌丛或者高山冻原之间,是划分高山区景观类型的一条重要生态界限。传统的对于林线的确定采用地形图结合实地调查的方法,但由于地形及气候等其他限制因子的存在,导致某些地区的林线很难判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山林线的自动化提取方法,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使林线提取更具有范围广、受地面限制少、易获取、低成本等优势。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5]一种高山林线的自动化提取方法,包括:
[0006]获取研究区域的遥感数据和数字高程数据;
[0007]对所述遥感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第一处理数据;
[0008]基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根据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对所述研究区域进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得到分类后的林地区域;
[0009]对所述林地区域进行转化,得到线状林地要素和点状林地要素;
[0010]对所述数字高程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第二处理数据;
[0011]根据所述第二处理数据进行山顶点提取,得到山顶点分布图;
[0012]根据所述山顶点分布图和所述点状林地要素计算山顶点和林线点的最小距离,得到林线点集合;
[0013]基于所述林线点集合,对所述数字高程数据以及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图进行叠加,得到高山林线分布图。
[0014]优选地,对所述遥感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第一处理数据,包括:
[0015]对所述遥感数据进行辐射定标与大气校正,得到所述第一处理数据。
[0016]优选地,基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根据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对所述研究区域进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得到分类后的林地区域,包括:
[0017]以所述第一处理数据为基础,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所述研究区域进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得到多个地类;所述地类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
[0018]对所述地类进行筛选,得到所述分类后的林地区域。
[0019]优选地,对所述林地区域进行转化,得到线状林地要素和点状林地要素,包括:
[0020]利用面向对象分类中的类相关特征方法,根据所述林地区域提取包围或与草地和
未利用地相邻的林地面要素;
[0021]基于GIS的面转线工具将林地面要素转为所述线状林地要素;
[0022]基于线转点工具将所述线状林地要素转为点状林地要素。
[0023]优选地,对所述数字高程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第二处理数据,包括:
[0024]基于ArcGIS10.2平台,对所述数字高程数据进行拼接镶嵌,并裁剪出所述研究区域的所述第二处理数据。
[0025]优选地,根据所述第二处理数据进行山顶点提取,得到山顶点分布图,包括:
[0026]GIS栅格数据邻域分析功能,提取所述第二处理数据中的局部范围内的最高点;在邻域分析提取过程中仅留下邻域中心点作为潜在山顶点;
[0027]以判定山顶点的高差阈值为等高距,提取对应的等高线图,进而将所述等高线图转为面状高程图;所述山顶点只能存在于所述面状高程图中的独立的自封闭高程带内;
[0028]将提取的研究区范围的所述最高点与所述独立封闭高程带交集运算,得到最终的山顶点分布图;
[0029]通过空间叠置分析,将山顶点与土地利用图叠加,以将山顶点限定在非林地覆盖区。
[0030]优选地,在根据所述第二处理数据进行山顶点提取,得到山顶点分布图之后,还包括:
[0031]根据所述线状林地要素对所述山顶点分布图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山顶点分布图。
[003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3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山林线的自动化提取方法,包括:获取研究区域的遥感数据和数字高程数据;对所述遥感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第一处理数据;基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根据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对所述研究区域进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得到分类后的林地区域;对所述林地区域进行转化,得到线状林地要素和点状林地要素;对所述数字高程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第二处理数据;根据所述第二处理数据进行山顶点提取,得到山顶点分布图;根据所述山顶点分布图和所述点状林地要素计算山顶点和林线点的最小距离,得到林线点集合;基于所述林线点集合,对所述数字高程数据以及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图进行叠加,得到高山林线分布图。相较传统的实地调查抽样方式,本专利技术具有范围广、受地面限制少、易获取、低成本、高效率等优势。
附图说明
[00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图;
[003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提取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8]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0039]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过程、方法等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元。
[004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山林线的自动化提取方法,具有范围广、受地面限制少、易获取、低成本、高效率等优势。
[0041]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4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山林线的自动化提取方法,包括:
[0043]步骤100:获取研究区域的遥感数据和数字高程数据;
[0044]步骤2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山林线的自动化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研究区域的遥感数据和数字高程数据;对所述遥感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第一处理数据;基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根据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对所述研究区域进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得到分类后的林地区域;对所述林地区域进行转化,得到线状林地要素和点状林地要素;对所述数字高程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第二处理数据;根据所述第二处理数据进行山顶点提取,得到山顶点分布图;根据所述山顶点分布图和所述点状林地要素计算山顶点和林线点的最小距离,得到林线点集合;基于所述林线点集合,对所述数字高程数据以及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图进行叠加,得到高山林线分布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山林线的自动化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遥感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第一处理数据,包括:对所述遥感数据进行辐射定标与大气校正,得到所述第一处理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山林线的自动化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根据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对所述研究区域进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得到分类后的林地区域,包括:以所述第一处理数据为基础,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所述研究区域进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得到多个地类;所述地类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对所述地类进行筛选,得到所述分类后的林地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山林线的自动化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林地区域进行转化,得到线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鲁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