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抗干扰红外对管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5713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抗干扰红外对管检测方法,包括供电电路、红外发射电路和红外接收电路,供电电路给红外发射电路和红外接收电路稳压供电,保证感应距离不受电压影响,保证使用感受;在检测到物体和没有检测到物体的红外发射时间不一样,检测到物体的红外发射时间要大于没有检测到物体的时间,这样可以让感应距离变长一点,形成一个回差,避免在临界点的反复误检测,避免出现一个物体放在临界点上,产品会反复工作的情况;检测到物体之后的每一次检测的间隔时间是不一样的,一般要有短有长,可以有效避免环境光源的频率干扰造成感应距离的明显变化;检测的滤波要多次检测,这样可以提供产品检测的准确性。以提供产品检测的准确性。以提供产品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抗干扰红外对管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红外对管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抗干扰红外对管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很多自动化的产品进入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使用红外对管检测的产品,比如自动感应皂液器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生活中。但是因为红外感应天生会受到环境光的干扰,很容易造成误触发或者失灵。市面上的大多数产品都存在感应距离不稳定,灯光下易失灵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抗干扰红外对管检测方法。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抗干扰红外对管检测方法,包括供电电路、红外发射电路和红外接收电路,所述供电电路为所述红外发射电路和所述红外接收电路供电,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步骤一,低功耗睡眠T00时间,以实现低功耗,使能红外接收电路,延迟T01时间,等待红外接收电路稳定;
[0006]步骤二,检测红外接收电路的输出,如果有信号,则关闭红外接收电路;如果无信号,则发射红外信号,时间为T1;
[0007]步骤三,检测红外接收电路的输出,如果无信号,则关闭红外接收电路;如果有信号,则判断当前有没有检测到物体,如果没有检测到物体,则跳到步骤四;如果检测到物体,则跳到步骤七;
[0008]步骤四,检测红外接收电路的输出,如果有信号,则关闭红外接收电路;如果无信号,则发射红外信号,时间为T1;
[0009]步骤五,检测红外接收电路的输出,如果无信号,则关闭红外接收电路;如果有信号,则延迟时间T3;
[0010]步骤六,重复执行步骤四、步骤五;
[0011]步骤七,检测红外接收电路的输出,如果有信号,则关闭红外接收电路;如果无信号,则发射红外信号,时间为T2;
[0012]步骤八,检测红外接收电路的输出,如果有信号,则关闭红外接收电路;如果无信号,则延迟时间T3;
[0013]步骤九,重复执行步骤七、步骤八。
[0014]所述T2大于T1。
[0015]所述T00的时间在100ms至200ms之间。
[0016]所述红外发射电路的红外二极管发射的是频率为38k、占空比为40%的脉冲。
[0017]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一种新型抗干扰红外对管检测方法,供电电路给红外发射电路和红外接收电路稳压供电,保证感应距离不受电压影响,保证使用感受;在
检测到物体和没有检测到物体的红外发射时间不一样,检测到物体的红外发射时间要大于没有检测到物体的时间,这样可以让感应距离变长一点,形成一个回差,避免在临界点的反复误检测,避免出现一个物体放在临界点上,产品会反复工作的情况;检测到物体之后的每一次检测的间隔时间是不一样的,一般要有短有长,可以有效避免环境光源的频率干扰造成感应距离的明显变化;检测的滤波要多次检测,这样可以提供产品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实施例

在没有发射红外信号情况下,检测到有输出信号的工作原理流程图;
[0019]图2是实施例

在检测到物体和没有检测到物体时的工作原理流程图;
[0020]图3是一种新型抗干扰红外对管检测方法的最佳实施方式的电路结构图;
[0021]图4是红外接收电路结构图;
[0022]图5是红外发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0024]一种新型抗干扰红外对管检测方法,包括供电电路、红外发射电路和红外接收电路,所述供电电路为所述红外发射电路和所述红外接收电路供电,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步骤一,低功耗睡眠T00时间,以实现低功耗,使能红外接收电路,延迟T01时间,等待红外接收电路稳定;
[0026]步骤二,检测红外接收电路的输出,如果有信号,则关闭红外接收电路;如果无信号,则发射红外信号,时间为T1;
[0027]步骤三,检测红外接收电路的输出,如果无信号,则关闭红外接收电路;如果有信号,则判断当前有没有检测到物体,如果没有检测到物体,则跳到步骤四;如果检测到物体,则跳到步骤七;
[0028]步骤四,检测红外接收电路的输出,如果有信号,则关闭红外接收电路;如果无信号,则发射红外信号,时间为T1;
[0029]步骤五,检测红外接收电路的输出,如果无信号,则关闭红外接收电路;如果有信号,则延迟时间T3;
[0030]步骤六,重复执行步骤四、步骤五;
[0031]步骤七,检测红外接收电路的输出,如果有信号,则关闭红外接收电路;如果无信号,则发射红外信号,时间为T2;
[0032]步骤八,检测红外接收电路的输出,如果有信号,则关闭红外接收电路;如果无信号,则延迟时间T3;
[0033]步骤九,重复执行步骤七、步骤八。
[0034]所述T2大于T1。
[0035]所述T00的时间在100ms至200ms之间。
[0036]所述红外发射电路的红外二极管发射的是频率为38k、占空比为40%的脉冲。
[0037]如图3所示,一种新型抗干扰红外对管检测方法的最佳实施方式,供电电路给红外
发射电路和红外接收电路供电,因为红外发射电路和红外接收电路的供电电压直接影响红外对管感应距离。使用供电电路稳压可以保证感应距离不受电压影响,保证使用感受。
[0038]如图4所示,红外接收电路主体为一个38K一体化红外接收头。1脚为38K一体化红外接收头的信号输出脚,接到主控芯片的端口上。2脚为38K一体化红外接收头的GND脚,接到主控芯片的端口上。用于开关38K一体化红外接收头的电源,以实现低功耗。C5为38K一体化红外接收头的电源的滤波电容。
[0039]如图5所示,红外发射电路主体为三极管驱动一个红外发射二极管。R1为1K的电阻,防止红外发射二极管发射需要的电流太大导致LDO供电不稳,导致电路工作异常。C3和C4为22uF的电容,用于给红外发射二极管供电。R2为3.3欧的电阻,为红外发射二极管的限流电阻,防止其因为电流过大造成烧毁。红外发射二极管的主要作用是发射人眼不可见。
[0040]如图1所示,在没有发射红外信号的情况下,就检测到有输出,一般是强烈的太阳光或者是亮度很高的光源导致的,因为一旦有类似的情况出现,红外对管的检测就会完全失灵,所以为了设备和人员的安全,一般是恢复到不工作的状态。T00的时间一般在100ms到200ms范围,时间太短了功耗太大,时间太长了,给人的感觉会很迟钝。T01的时间一般为实测红外接收电路正常工作的1.5倍。
[0041]如图2所示,在检测到物体和没有检测到物体的红外发射时间是不一样的,检测到物体的红外发射时间要大于没有检测到物体的时间,这样可以让感应距离变长一点,形成一个回差,避免在临界点的反复误检测,避免出现一个物体放在临界点上,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抗干扰红外对管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电路、红外发射电路和红外接收电路,所述供电电路为所述红外发射电路和所述红外接收电路供电,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低功耗睡眠T00时间,以实现低功耗,使能红外接收电路,延迟T01时间,等待红外接收电路稳定;步骤二,检测红外接收电路的输出,如果有信号,则关闭红外接收电路;如果无信号,则发射红外信号,时间为T1;步骤三,检测红外接收电路的输出,如果无信号,则关闭红外接收电路;如果有信号,则判断当前有没有检测到物体,如果没有检测到物体,则跳到步骤四;如果检测到物体,则跳到步骤七;步骤四,检测红外接收电路的输出,如果有信号,则关闭红外接收电路;如果无信号,则发射红外信号,时间为T1;步骤五,检测红外接收电路的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义田曾新楷陈世活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晶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