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教学演示装置,一种充电法原理演示装置,其实验装置包括开口箱、电源、3个不同形状金属固体、砂子、四个导线夹、AB两个电极、电动势测量装置。开口箱是透明的,电源可以改变电流电压、显示电流电压值,导线与电极对应。电源置于开口箱左侧;电动势测量装置置于电源左侧;适量的砂子填充于开口箱中;金属固体放置于开口箱中间;导线用于连接电源与电极;A电极固定在金属固体正上方,B电极固定在金属固体左侧;开口箱用于装填材料;电动势测量装置用于测量电动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实验原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利用一种充电法原理演示装置,直观的展示了电法勘探中充电法的相关知识,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对学生的启发性。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对学生的启发性。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对学生的启发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法原理演示的实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法勘探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充电法的原理演示的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在矿产勘探中发现具有工业意义的矿床,查明矿体的大小、形态、埋藏位置等信息以及为矿山建设提供矿产储量与地质资料。因此我们利用充电法对地区内的岩石、地层、矿产、水文进行调查研究。充电法属于人工场法,最初主要为金充电法,用于金属的勘探,之后在水文、工程建设等方面中也被广泛应用,用来测定地下水的各种信息以及研究和追索地下暗河。
[0003]充电法是在被勘探的矿体上或者具有天然或人工露头的地质体的一端接入电源电极,另一端接到无限远处。对其供电使充电体成为等位体,并形成稳定电流场,通过对电流场的分析,从而来研究矿体的分布、产状、埋深等信息。
[0004]但往往需要矿体具有良好的电导率;埋藏浅;矿体要有自然露头或人工露头等条件影响,在自然状态下,难以实现。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充电法的原理难以理解,学生无法真正掌握和运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观测充电法的原理演示过程,提出了一种充电法的原理实验装置及方法。
[0006]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提出此技术方案:一种充电法的原理演示实验装置,包括开口箱、电源、三个不同形状的金属固体、电动势测量装置、适量质量的砂子、AB两个电极、两个导线夹。
[0007]电源置于开口箱左侧;电动势测量装置置于电源左侧;砂子,金属固体用于填充开口箱;用导线夹将A电极固定在金属固体的正上方,使得金属固体具有良好露头;电动势测量装置与电源并联;开口箱外壁设有固定刻度线,便于观察砂子厚度和金属固体所处高度范围。
[0008]电源用于对金属固体和砂子充电以及调节电流电压;透明开口箱用于观察砂子和金属固体状况;砂子平摊于槽内使得电阻率均匀;填充于开口箱中的金属固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线夹用于连接电极与电源;电动势测量装置用于测量电动势,并为最后电势图的生成提供数据。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1)本技术中演示装置的开口箱是透明的,可以让学生直接动手操作,也能够直接从外部观察到所测实验材料的内部,具体了充电法的原理演示过程,增强了演示的可视性和教学的趣味性。
[0011](2)本技术的实验装置造价低,便于推广。同时操作简单,可以更加直观的观
察充电法的原理,便于理解。
[0012](3)本技术的实验方法通过电源对金属固体和砂子进行充电,当砂子电性均匀时等位面的形状与金属固体的形状有密切关系。通过得到等位面的电势图,从而推断砂子与金属固体的关系。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实验装置结构图;
[0014]附图标记:1、开口箱;2、电源;3、金属固体;4、电动势测量装置;A电极;B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6]在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之前,为使本技术的方案更加清楚完整,首先对本技术中出现的装置进行说明:
[0017]开口箱:用于放置金属固体和砂子的容器,且为透明的。
[0018]电源:是对金属固体和砂子充电的装置,用于调整以及显示电流和电压。
[0019]金属固体:即为地质勘测中的矿体。所述金属固体分别为圆柱体、圆锥体、球体,在本技术中按照此顺序,依次放入。
[0020]电动势测量装置:用于测量电动势,并为最后电势图的生成提供数据。
[0021]如图所示,本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充电法的原理演示实验装置,包括开口箱、电源、三个不同形状的金属固体、电动势测量装置、适量质量的砂子、AB电极、导线夹、电动势测量装置。
[0022]具体的,所述电源置于开口箱左侧;所述电动势测量装置置于电源左侧;砂子,金属固体用于填充开口箱;用导线夹将A电极固定在金属固体的正上方;电动势测量装置与电源并联;开口箱外壁设有固定刻度线。
[0023]进一步的,电源用于对金属固体和砂子充电以及调节电流与电压;导线夹用于连接电极与电源;电动势测量装置用于测量电动势,并为最后电势图的生成提供数据。
[0024]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AB两个电极和电动势测量装置与电源进行连接,之后通过改变砂子厚度、金属固体形状、电源电流、电源电压和B电极的位置,电动势测量装置从而测得相应的电动势值。根据得到的数值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理解充电法的原理。
[0025]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法原理演示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口箱、电源、3个不同形状金属固体、适量的砂子、导线夹、AB两个电极、电动势测量装置,所述电源置于开口箱左侧;所述电动势测量装置置于电源左侧;所述适量的砂子填充于开口箱中;所述金属固体放置于开口箱中间;所述导线夹用于连接电源与电极;所述A电极固定在金属固体正上方,所述B电极固定在金属固体左侧,所述开口箱用于装填材料;所述金属固体、砂子用于填充于开口箱内;所述电动势测量装置用于测量电动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法原理演示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昱轩,王世贸,周明宇,罗聪,刘泽君,齐兴华,安然,李天慧,
申请(专利权)人:魏昱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