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分腔结构的麻醉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5552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分腔结构的麻醉面罩,具体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现有面罩加速患者鼻腔或口腔创口血液流入咽喉,加重呼吸道梗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罩体,罩体底部设有软垫;罩体的顶部设有输气口,输气口外侧设有扣接环,罩体的内部设有第一分隔板,将罩体的内部分成鼻腔通气腔和口腔通气腔;输气口内设有第二分隔板,将输气口分隔成半圆形的鼻腔通气管道和口腔通气管道,第一分隔板与第二分隔板连接;鼻腔通气管道与鼻腔通气腔连通;口腔通气管道与口腔通气腔连通;输气口上还设有切换组件,切换组件与输气口活动连接,切换组件的底部与第二分隔板抵接。其目的在于,避免加速患者鼻腔或者口腔创口的血液流入咽喉部,加重上呼吸道梗阻。重上呼吸道梗阻。重上呼吸道梗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分腔结构的麻醉面罩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分腔结构的麻醉面罩。

技术介绍

[0002]吸入麻醉是指麻醉药经过呼吸道吸入,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使病人暂时意识丧失而致不感到周身疼痛的麻醉方法,在进行吸入麻醉时需要使用麻醉面罩,通过麻醉面罩罩住患者的口鼻,连接麻醉机让高浓度的氧气和麻醉药通过病人呼吸进入到体内,从而达到麻醉给药的目的。
[0003]对于普通患者而言,上述麻醉面罩一般能够有效通气,但如果患者口腔或者鼻腔出现外伤的情况时,伤口流出的血液会从创口处顺着口腔或者鼻腔流入咽喉部,导致上呼吸道梗阻,临床上医生往往使用加压填塞的方式止血。但是现有的面罩由于只有一个密闭的通气腔室,对上述病人使用麻醉机进行加压给药时,药物气体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同时被压进鼻腔、口腔两个通道而进入体内,从而加速患者鼻腔或者口腔创口的血液流入咽喉部,加重上呼吸道梗阻。因此,亟需一种供口鼻创伤患者使用的分腔式麻醉面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分腔结构的麻醉面罩。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具有分腔结构的麻醉面罩,包括罩体,所述罩体的底部设有软垫;所述罩体的顶部设有输气口,所述输气口外侧设有扣接环,所述罩体的内部设有第一分隔板,将所述罩体的内部分成鼻腔通气腔和口腔通气腔;所述输气口内设有第二分隔板,将所述输气口分隔成半圆形的鼻腔通气管道和口腔通气管道,所述第一分隔板与所述第二分隔板连接;所述鼻腔通气管道与所述鼻腔通气腔连通;所述口腔通气管道与所述口腔通气腔连通,所述输气口上还设有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与所述输气口活动连接,所述切换组件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分隔板抵接。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所述切换组件的外端与麻醉机的麻醉呼吸回路管连接,将现有的硅胶四角带与所述扣接环配合使用,从而固定麻醉面罩的位置,防止滑脱;所述切换组件用于调节所述鼻腔通气管道和口腔通气管道的启闭:当患者的口腔存在伤口时,使用所述切换组件将所述口腔通气管道封堵,所述鼻腔通气管道打开,药物气体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只会被压进鼻腔而进入体内,避免加速患者口腔创口的血液流入咽喉部,加重上呼吸道梗阻;当患者的鼻腔腔存在伤口时,所述切换组件将所述鼻腔通气管道封堵,所述口腔通气管道打开,药物气体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只会被压进口腔腔而进入体内,避免加速患者鼻腔创口的血液流入咽喉部,加重上呼吸道梗阻。
[0008]优选的,所述切换组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阻塞件,所述鼻腔通气管道和所述口腔通气管道的管口均与所述阻塞件的阻塞端相对应;所述阻塞件的固定端的侧壁与所述筒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阻塞件阻塞端的侧壁与所述输气口转动连接,所述筒体的内
壁与所述输气口的侧壁转动连接。
[0009]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筒体的外端与麻醉机的麻醉呼吸回路管连接,通过旋转所述筒体将所述阻塞件的阻塞端对所述鼻腔通气管道或者所述口腔通气管道进行封堵。
[0010]优选的,所述输气口的内壁上设有定位孔,所述阻塞件的侧壁上的容纳孔内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定位孔相配合;所述定位块的侧壁与所述容纳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定位块的底部与所述容纳孔的内部底端之间采用压缩弹簧连接。
[0011]采用上述方案,所述定位孔和定位块设置在相应的位置,调整所述筒体时,所述定位块在所述输气口的内壁滑动,当所述阻塞件的阻塞端刚好将所述鼻腔通气管道或者所述口腔通气管道封堵时,所述定位块在所述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与所述定位孔配合,从而方便医护人员在旋转所述筒体进行调整时,通过手感判断所述阻塞件的阻塞端是否到位,完成通道封堵。
[0012]优选的,所述阻塞件阻塞端的端部设有密封膜,所述第二分隔板的顶部设有密封条,所述密封膜与所述密封条抵接。
[0013]采用上述方案,防止从麻醉机输送的气体从被封堵的所述鼻腔通气管道或者所述口腔通气管道泄漏。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分隔板的底部设有弧形软垫。
[0015]采用上述方案,所述弧形软垫与病人的上嘴唇密合,增加气密性。
[0016]优选的,所述弧形软垫与所述软垫采用硅胶材质。
[0017]采用上述方案,使所述弧形软垫在与病人的上嘴唇密合时,更加舒适。
[0018]优选的,所述筒体的侧壁上设有防滑凸块。
[0019]采用上述方案,所述防滑凸块增大了所述筒体侧壁与医护人员手指之间的摩擦力。
[0020]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将所述切换组件的外端与麻醉机的麻醉呼吸回路管连接,将现有的硅胶四角带与所述扣接环配合使用,从而固定麻醉面罩的位置,防止滑脱;所述切换组件用于调节所述鼻腔通气管道和口腔通气管道的启闭:当患者的口腔存在伤口时,使用所述切换组件将所述口腔通气管道封堵,所述鼻腔通气管道打开,药物气体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只会被压进鼻腔而进入体内,避免加速患者口腔创口的血液流入咽喉部,加重上呼吸道梗阻;当患者的鼻腔腔存在伤口时,所述切换组件将所述鼻腔通气管道封堵,所述口腔通气管道打开,药物气体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只会被压进口腔腔而进入体内,避免加速患者鼻腔创口的血液流入咽喉部,加重上呼吸道梗阻。
[0022]2、所述筒体的外端与麻醉机的麻醉呼吸回路管连接,通过旋转所述筒体将所述阻塞件的阻塞端对所述鼻腔通气管道或者所述口腔通气管道进行封堵。
[0023]3、所述定位孔和定位块设置在相应的位置,调整所述筒体时,所述定位块在所述输气口的内壁滑动,当所述阻塞件的阻塞端刚好将所述鼻腔通气管道或者所述口腔通气管道封堵时,所述定位块在所述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与所述定位孔配合,从而方便医护人员在旋转所述筒体进行调整时,通过手感判断所述阻塞件的阻塞端是否到位,完成通道封堵。
[0024]4、防止从麻醉机输送的气体从被封堵的所述鼻腔通气管道或者所述口腔通气管道泄漏。
[0025]5、所述弧形软垫与病人的上嘴唇密合,增加气密性。
[0026]6、使所述弧形软垫在与病人的上嘴唇密合时,更加舒适。
[0027]7、所述防滑凸块增大了所述筒体侧壁与医护人员手指之间的摩擦力。
附图说明
[0028]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0029]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具有分腔结构的麻醉面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技术中一种具有分腔结构的麻醉面罩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0031]图3为本技术中一种具有分腔结构的麻醉面罩在另一个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
[0033]1‑
罩体、2

软垫、3

输气口、4

扣接环、5

第一分隔板、6

鼻腔通气腔、7

口腔通气腔、8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分腔结构的麻醉面罩,包括罩体(1),所述罩体(1)的底部设有软垫(2);所述罩体(1)的顶部设有输气口(3),所述输气口(3)外侧设有扣接环(4),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的内部设有第一分隔板(5),将所述罩体(1)的内部分成鼻腔通气腔(6)和口腔通气腔(7);所述输气口(3)内设有第二分隔板(8),将所述输气口(3)分隔成半圆形的鼻腔通气管道(9)和口腔通气管道(10),所述第一分隔板(5)与所述第二分隔板(8)连接;所述鼻腔通气管道(9)与所述鼻腔通气腔(6)连通;所述口腔通气管道(10)与所述口腔通气腔(7)连通;所述输气口(3)上还设有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与所述输气口(3)活动连接,所述切换组件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分隔板(8)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分腔结构的麻醉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组件包括筒体(11),所述筒体(11)内设有阻塞件(12),所述鼻腔通气管道(9)和所述口腔通气管道(10)的管口均与所述阻塞件(12)的阻塞端(121)相对应;所述阻塞件(12)的固定端(122)的侧壁与所述筒体(1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阻塞件(12)阻塞端(121)的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瑶何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