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止拔除气管插管时飞沫溅出的吸氧雾化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5291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罩,特别是一种用于防止拔除气管插管时飞沫溅出的吸氧雾化面罩,包括罩体,罩体具有第一包覆部和第二包覆部,第二包覆部上设置有气管插管的拔管口,第二包覆部上设置有一开口条,拔管口内设置有阻隔膜,拔管口的两侧设置有透气口,透气口内设置有滤芯片,拔管口下侧安装有柔性连接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罩体顶部设计有气管插管的拔管口,拔管口内设置阻隔膜,拔管时因剧烈咳嗽出现的呼吸道病原体可以直接被面罩遮挡,避免了交叉感染,防止病房环境受到污染,拔管口下侧安装有柔性连接管,伸缩的螺纹管路可各个角度放置,通过角度的调整,使雾化槽内药液和雾化装置的进液孔在同一水平面上,方便使药液完全转成雾气。气。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防止拔除气管插管时飞沫溅出的吸氧雾化面罩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面罩,特别是一种用于防止拔除气管插管时飞沫溅出的吸氧雾化面罩。

技术介绍

[0002]机械通气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按常规需要给予药物雾化吸入,其作用是减轻气道水肿、减轻气道炎症,通常雾化的实施发生在拔除气管插管后,但拔管时患者剧烈的咳嗽容易引起呼吸道病原菌空气传播,易引起病房环境污染。
[0003]公开号为CN214970717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可便于经鼻气管插管的无创呼吸机面罩,其在面罩内设置隔膜,隔膜将插管孔以及呼吸机连接孔分隔开,使得面罩在使用时,患者咳嗽产生的飞沫不会从插管孔飞出,不会对医护人员的健康造成损害。在该技术中,隔膜的设置的确有效地防止飞沫从插管孔飞出,减少病房环境的污染,但该面罩也存在如下不足:1、该面罩由于在插管孔与呼吸机连接孔之间设置有隔膜,在雾化治疗时,雾气会被隔膜抵挡住,雾化治疗效率低;2、插管孔闭合时,面罩缺乏其他透气孔,空气流通性差;3、插管孔打开时,患者呼出的气体直接从透气孔中排出,气体夹带的细菌跟病毒易使病房环境受到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专利技术一款适合拔除气管插管时的吸氧雾化面罩,能减少拔管时的交叉感染的同时又能防止飞沫溅出。
[0005]本技术为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防止拔除气管插管时飞沫溅出的吸氧雾化面罩,包括罩体,所述罩体具有包覆人体鼻部的的第一包覆部和包覆人体口部的第二包覆部,所述第一包覆部上设置有塑性金属条,所述第二包覆部上安装有绑带组件,所述罩体上设置有气管插管的拔管口,自罩体边缘到拔管口之间设置有一开口条;所述拔管口内设置有阻隔膜,所述罩体上设置有透气口,透气口设于拔管口的左右两侧,所述透气口内设置有滤芯片;所述第二包覆部上安装有柔性连接管;所述罩体呈中间隆起的圆台状,所述罩体边缘处设置有密封垫。
[0006]所述阻隔膜采用硅胶材质;所述阻隔膜为若干扇形件围成的圆片,当拔除或穿入气管插管时,所述扇形件的尖端能向上或向下弯曲,从而使阻隔膜中间形成一通孔。
[0007]所述滤芯片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第一无纺布层、超细聚丙烯纤维熔喷材料层、活性炭纤维布层和第二无纺布层。
[0008]所述开口条包括相互粘合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中的一个为刺毛面,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中的另一个为圆毛面。
[0009]所述绑带组件采用弹性材料;所述绑带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包覆部左右两侧其中一侧的工型带和对应另外一侧的固定带。
[0010]所述柔性连接管内设置有防溢挡板,防溢挡板包括中部相互错开的上挡板和下挡
板。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在罩体顶部设计有气管插管的拔管口,拔管口内设置阻隔膜,拔除气管擦管前面罩已放置于口鼻腔上面,拔管时因剧烈咳嗽出现的呼吸道病原体可以直接被面罩遮挡,避免了交叉感染,防止病房环境受到污染。
[0013]2、本技术在拔管口两侧开设有透气口,透气口设有滤芯片,通过透气口可保持罩体内部的空气流通的同时,又对呼出的气体起到了过滤作用,有效地控制细菌和病毒等疾病的传播。
[0014]3、本技术在拔管口下侧安装有柔性连接管,柔性的管路可各个角度放置,通过角度的调整,使雾化槽内药液和雾化装置的进液孔在同一水平面上,方便使药液完全转成雾气。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解释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侧视图之一;
[0018]图3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侧视图之二:
[0019]图4为本技术中滤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中柔性连接管的结构剖视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的面罩与雾化器之间的装配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3]参照图1至图6,一种用于防止拔除气管插管时飞沫溅出的吸氧雾化面罩,包括罩体1,罩体1采用PP材质,PP材质具有一定的韧性,传统的雾化面罩一般采用PVC材质,而PVC材质异味明显,患者合作意愿差,环境污染大,本实用采用PP材质,无毒无味,患者更愿意配合,材料环保。
[0024]所述罩体1具有包覆人体鼻部的的第一包覆部2和包覆人体口部的第二包覆部3,所述第一包覆部2的两侧边相对狭窄,而第二包覆部3的两侧边相对宽敞,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使罩体1更加贴合面部结构,减少因面罩贴合面部不佳,导致雾气逸出刺激眼睛,浪费药物。
[0025]所述第一包覆部2上设置有塑性金属条4,佩戴时,按压塑性金属条4,使第一包覆部2充分贴合鼻部。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包覆部3上安装有绑带组件,所述绑带组件包括设置在罩体1左侧的工型带13和右侧的固定带14,绑带组件跟罩体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胶接,也可以通过在罩体1上设置卡扣,绑带组件上设置扣孔,使面罩跟绑带组件之间插接相连。工型带13与固定带14之间通过魔术贴形式贴合,也可以通过卡扣形式相连。相比传统的挂
耳式,本实用利用绑带组件更有效地将面罩固定在面部,使其不易脱落。
[0026]所述第二包覆部3上设置有气管插管的拔管口5,所述拔管口5内设置有阻隔膜10,所述阻隔膜10采用硅胶材质,所述阻隔膜10为若干大小相等的扇形件围成的圆片,换言之,所述阻隔膜10上有多条裂隙,自一放射中心呈放射状分布,当拔除或穿入气管插管时,所述扇形件的尖端能向上或向下弯曲,使阻隔膜10中间形成一通孔,当拔除气管插管后,扇形件能马上由弯曲状态复位,相互配合形成相对密闭的圆片,封闭拔管口5,这样的设计能有效地防止患者剧烈咳嗽时的飞沫溅出。
[0027]所述第二包覆部3上自边缘到拔管口5之间设置有一开口条6,如图3所示(开口条6部分撕开),开口条6包括相互贴合的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他们之间采用魔术贴的形式贴合;开口条6的作用是方便穿入气管插管,使用时,先撕开开口条6,使原本粘合在一起的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分离,此时,拔管口5被打开,形成圆弧状,然后顺着开口条6的方向,把面罩套在已经被插入气管插管的患者的面部,然后再贴合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此时,拔管口5重新闭合成整圆状。值得注意的是,扇形件会随着开口条6的撕开而分散,同时也会随着开口条6的贴合而聚拢成圆片状。
[0028]所述拔管口5的两侧设置有透气口,所述透气口内设置有滤芯片7;所述滤芯片7从内到外依次为第一无纺布层15、超细聚丙烯纤维熔喷材料层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止拔除气管插管时飞沫溅出的吸氧雾化面罩,包括罩体(1),所述罩体(1)具有包覆人体鼻部的第一包覆部(2)和包覆人体口部的第二包覆部(3),所述第一包覆部(2)上设置有塑性金属条(4),所述第二包覆部(3)上安装有绑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上设置有气管插管的拔管口(5),自罩体(1)边缘到拔管口(5)之间设置有一开口条(6);所述拔管口(5)内设置有阻隔膜(10),所述罩体(1)上设置有透气口,透气口设于拔管口(5)的左右两侧,所述透气口内设置有滤芯片(7);所述第二包覆部(3)上安装有柔性连接管(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氧雾化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呈中间隆起的圆台状,所述罩体(1)边缘处设置有密封垫(9)。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氧雾化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膜(10)采用硅胶材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氧雾化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膜(10)为若干扇形件围成的圆片,当拔除或穿入气管插管时,所述扇形件的尖端能向上或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董俊超邓攀郭予雄阳爱梅陈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