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粘度涂料的智能抛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5541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粘度涂料的智能抛涂系统,包括横向调节机构、纵向调节机构、给料装置(3)、旋杯部件(4)和铸铁平台(5),旋杯部件(4)设置在给料装置(3)的端部;铸铁平台(5)上放置有壳体工件(8),所述给料装置(3)与旋杯部件(4)之间设有不锈钢供料管,能承受大的供料压力,不会造成供料管的堵塞,使抛涂的均匀化;壳体工件(8)的两端设有防窜装置(6),防止抛涂过程中壳体工件(8)轴向发生位移,导致涂层不均匀;壳体工件(8)的底部由滚轮支架(6)支撑。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智能抛涂系统能够使壳体工件(8)内涂层的均匀抛涂,具有质量高、操作方便、效率高的特点。效率高的特点。效率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粘度涂料的智能抛涂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抛涂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粘度涂料的智能抛涂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高粘度涂料抛涂方式主要应用于高粘度、不添加任何溶剂还要添加固化剂来缩短固化时间的这种特殊涂料的涂覆。目前在军工行业,这种高粘度的涂料,应用于像固体发动机的壳体中,高速飞行的壳体,壳体外层要承受高摩擦带来的高温、高压,固体发动机的壳体内层要承受高能物质的燃烧引起的高热,涂覆这种涂料,就能保护壳体不被损坏。目前这种高粘度的涂料涂覆方式,主要采用手工涂覆方式进行,具体的方式是制作能绕壳体中心轴旋转的刮板,将涂料倒入壳体中,旋转刮板,完成手工涂覆。由于涂料粘度过大,固化时间短,并且手工倒入壳体中的涂料的量也难以保证精准。无法稳定的保证涂层的涂覆质量,不能精准控制涂层的厚度,无法满足不同位置的涂覆要求,更不能保证涂覆的光洁度及精度的要求。无法实时的知道每个位置的涂层的厚度是多少,哪个位置的涂层不合格,哪个位置需要修补,修补的厚度是多少,并且刮涂的效率比较低。
[0003]高粘涂料快速凝固的特性,导致了机械自动抛涂后,抛涂设备上遗留的涂料会快速固化,难清洗,这就要求自动抛涂的设备,凡是接触涂料的零部件,停工后必须及时清洗,否则,第二天设备零件的涂料通道就被堵塞,不能正常工作。
[0004]例如公布号为CN112676101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紧凑型高粘度发动机壳体衬层抛涂装置,包括供换胶模块、抛涂头模块、快换接头和透明软管;其中,供换胶模块、透明软管、快换接头和抛涂头模块依次同轴对接,实现将供换胶模块中的胶液输送至抛涂头模块中,并从抛涂头模块的轴端处输出,进行胶液抛涂;通过快换接头实现快速拆卸更换;通过透明软管实现对胶液传输过程的观察;本技术在具有自动涂覆功能的同时,兼顾抛涂质量和效率能力。但该申请中供料管为透明的软管,由于胶液属于高粘度胶液,容易造成软管的堵塞,不好清洗;另外,连接球头通过供胶推杆推动,推力较小,而且不能保证供料速度和供料量;本申请中缺少上下调节机构以及支撑机构不适用于抛涂管径较大的壳体。
[0005]又例如公布号为CN11267605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高粘度涂料的涂料抛涂装置,包括涂料抛头、抛头闷盖、内挡板、外挡板、抛头气道环、压缩空气气环和抛头螺纹底座;涂料抛头通过抛头螺纹底座与外部电机输出轴的轴端处固连;抛头闷盖固定安装在涂料抛头的轴向外端处;内挡板固定安装在涂料抛头轴向外端处;外挡板套装在外部电机输出轴的轴端处,且与外部电机输出轴留有间隙;抛头气道环套装在抛头螺纹底座的外壁;压缩空气气环套装在外部电机输出轴的轴端处,且位于外挡板与外部电机输出轴之间的间隙处;外挡板通过压缩空气气环与外部电机输出轴连接;该专利技术在完成涂覆工艺保证涂覆质量和效率的同时,能在较小的空间内进行涂覆作业。但是该涂料抛涂装置只进行一次性抛涂,抛涂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抛涂的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粘度涂料的智能抛涂系统,通过设置不锈钢供料管、采用电缸推杆、升降机构、支撑机构能够解决上述存在的缺陷。
[0007]一种高粘度涂料的智能抛涂系统,包括横向调节机构、纵向调节机构、给料装置、旋杯部件和铸铁平台,旋杯部件设置在给料装置的端部;铸铁平台上放置有壳体工件,所述给料装置与旋杯部件之间设有不锈钢供料管,能承受输送时的高压力,供料管不膨胀变形,避免造成堵塞,方便清洗;壳体工件的两端设有防窜装置,防止抛涂过程中壳体工件轴向发生位移,导致涂层不均匀;壳体工件的底部由滚轮支架支撑。采用本技术的智能抛涂系统能够使壳体工件内涂层的均匀抛涂,具有质量高、操作方便、效率高的特点。
[0008]优选的是,所述横向调节机构为X轴调节机构;纵向调节机构为Z轴升降机构,其包括旋杯升降座、四柱导向机构和螺旋升降机构,Z轴升降机构中还包括贯穿整个机构的光栅尺,用于检测Z轴升降机构升降的高低。
[0009]工作时,X轴调节机构、Z轴升降机构启动,固定在Z轴升降机构上的给料装置在X轴调节机构、Z轴升降机构的作用下进行前后、上下移动,使给料装置的中心最终与壳体工件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
[0010]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给料装置包括横臂装置、活塞头、压注筒和出料接头,压注筒与所述横臂装置连接;活塞头与压注筒连接的一端设有两个O型密封圈,进行双重密封;活塞头的另一端设有浮动接头。浮动接头的设置确保了活塞头与压注筒的同轴度。压注筒为截面积相同的圆柱形圆筒,控制好活塞的速度,便能精确控制供料速度和供料量。
[0011]工作时,电缸推杆做活塞杆推动压注筒端部的活塞头,将高粘涂料通过不锈钢输料管输入到拋涂旋杯,将涂料抛出。
[0012]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横臂装置包括横臂平衡组件、电缸安装组件、压注筒定位组件、横臂加长杆组件和厚度检测仪安装座,厚度检测仪安装座上设有太赫兹探伤检测探头,工作时该设备伸入旋杯部件的旋杯中进行测试壳体工件的抛涂厚度。
[0013]太赫兹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膜厚测量方法,太赫兹波对物质具有选择性穿透能力,可以透过很多非极性材料,但会对金属反射,当太赫兹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在两种介质的分界处的折射率的改变,太赫兹波会发生反射和透射,利用太赫兹波在目标内部不同界面的反射信号的时间延迟,实现涂层的纵向高分辨层析成像,完成材料的厚度测量;壳体内表面涂层恰恰是一种非极性材料,具有高粘度、无溶剂、固相的特性,完全适用该技术来进行非接触性检测,检测数据可实时在线显示。
[0014]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电缸安装组件包括电缸和电缸推杆,所述电缸的推力为785公斤、行程为900mm、速度为0.05mm/秒∽0.25mm/秒;所述电缸水平位置安装,为保证同轴度,采用前端螺钉固定、后端法兰固定的方式,前端固定为主,后端法兰为辅。
[0015]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出料接头与压注筒采用螺纹连接,方便压注筒的每天清洗,清洗时只需要将出料接头卸下来即可,清洗非常方便;浮动接头的另一端设有电缸推杆,所述电缸推杆作为活塞杆。电缸推杆的推力785公斤,产生的最大出料压力为40Kg/cm2,相当于40个大气压,足以克服涂料的高粘度产生的阻力,该推力能满足高粘度涂
料的输送。工作时,电缸推杆做活塞杆推动压注筒端部的活塞头,将高粘涂料通过不锈钢输料管输入到拋涂旋杯,将涂料抛出。
[0016]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旋杯部件包括马达组件、供气组件、进料管、进料接头、弯头卡套接头和旋杯本体组件、供气组件和进料系统,供气组件与旋杯本体组件同轴设置在马达组件输出轴的轴端处,旋杯本体组件包括旋杯、外封挡板和旋杯盖,旋杯盖扣合在旋杯的前端形成内层旋杯结构,旋杯为锥形结构件;外封挡板的尾端扣合在旋杯的后端,外封挡板的前端与旋杯盖扣合在一起形成外层旋杯结构,双层的旋杯使得高粘涂料被两次离心抛离,两次薄膜化均料,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粘度涂料的智能抛涂系统,包括横向调节机构、纵向调节机构、给料装置(3)、旋杯部件(4)和铸铁平台(5),旋杯部件(4)设置在给料装置(3)的端部;铸铁平台(5)上放置有壳体工件(8),其特征在于:给料装置(3)与旋杯部件(4)之间设有不锈钢供料管;壳体工件(8)的两端设有防窜装置(6),防止抛涂过程中壳体工件(8)轴向发生位移,导致涂层不均匀;壳体工件(8)的底部由滚轮支架(7)支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粘度涂料的智能抛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调节机构为X轴调节机构(1);纵向调节机构为Z轴升降机构(2),其包括旋杯升降座(21)、四柱导向机构(22)和螺旋升降机构(23),Z轴升降机构(2)中还包括贯穿整个机构的光栅尺(24),用于检测Z轴升降机构(2)升降的高低。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粘度涂料的智能抛涂系统,其特征在于:给料装置(3)包括横臂装置、活塞头(32)、压注筒(33)和出料接头(34),压注筒(33)与所述横臂装置连接;活塞头(32)与压注筒(33)连接的一端设有两个O型密封圈,进行双重密封;活塞头(32)的另一端设有浮动接头(3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粘度涂料的智能抛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臂装置包括横臂平衡组件(35)、电缸安装组件(36)、压注筒定位组件(37)、横臂加长杆组件(38)和厚度检测仪安装座(39),厚度检测仪安装座(39)上设有太赫兹探伤检测设备,工作时该设备伸入旋杯部件(4)的旋杯中进行测试壳体工件的抛涂厚度。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粘度涂料的智能抛涂系统,其特征在于:电缸安装组件(36)包括电缸和电缸推杆,所述电缸的推力为785公斤、行程为900mm、速度为0.05mm/秒∽0.25mm/秒;所述电缸水平位置安装,为保证同轴度,采用前端螺钉固定、后端法兰固定的方式,前端固定为主,后端法兰为辅。6.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莫尼克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