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干扰的光通信模块,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所述的抗干扰的光通信模块包括载波模块、四相二相转换模块、数据无线收发模块、FPGA芯片、FLASH存储器;所述的数据无线收发模块的输出端与载波模块连接,载波模块的输出端与四相二相转换模块输入端连接,四相二相转换模块与FPGA芯片电连接,FPGA芯片与FLASH存储器交互连接;所述的过零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信号调制耦合电路输入端连接,信号调制耦合电路的输出端与信号载波解调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四相二相转换模块采用QDI电路模型、两相电平双轨编码和四相双轨编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保证数据准确性前提下,实现抗干扰效果好、传输信号效率高的目标。传输信号效率高的目标。传输信号效率高的目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干扰的光通信模块
[0001]本技术属于光通信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抗干扰的光通信模块。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发展迅速,光通信技术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光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中继距离长、保密性能好、适应能力强、体积小重量轻、原材料来源丰富、潜在价格低廉的优点,因此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光通信网络的出现是通信网络发展的进步。光通信网络具有能耗较低、信道容量较大的特点,主要通过光纤技术的应用来降低通信能耗并提升通信速度。光通信网络共由三部分构成,包括接入网、城域网以及核心网,其中的接入网与城域网均属于边缘网。其构成部分包括接入层与汇聚层,接入层与骨干网直接相连,能够提供外向的网络连接;而汇聚层负责区域内网络流量汇聚设备连接。其应用稳定局域网技术包括城域以太网、光波分复用环以及同步光网络;核心网是光通信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布设在全世界。核心网的结构通常为互联网型结构,对收集自边缘网络的流量数据进行传输。只要在城域网与核心网之间设置网络接口对数据流量进行分发和收集,就可以使各个城域网的用户利用核心网实现长距离网络通信。在愈发复杂的电磁环境下,通信信道在传输信号时经常会受到不同成因噪声的干扰,导致接收到的信号中很难辨别出有效的信息。目前的通信信道抗干扰方法主要是从软件算法角度,通过在时域、频域上对信道内传输的信号进行变换、编码等处理后,在接收端解码实现抗干扰。这种方法复杂程度高,导致信道中的误码率较高,因此难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在保证数据准确性前提下,抗干扰效果好、传输信号效率高的抗干扰的光通信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能够在保证数据准确性前提下,实现抗干扰效果好、传输信号效率高的目标。
[0004]所述的抗干扰的光通信模块包括载波模块1、四相二相转换模块2、数据无线收发模块3、FPGA芯片4、FLASH存储器5;所述的数据无线收发模块3的输出端与载波模块1连接,载波模块1的输出端与四相二相转换模块2输入端连接,四相二相转换模块2与FPGA芯片4电连接,FPGA芯片4与FLASH存储器5交互连接。
[0005]进一步地,所述的载波模块1包括过零检测电路11、信号调制耦合电路12、信号载波解调电路13,所述的过零检测电路11的输出端与信号调制耦合电路12输入端连接,信号调制耦合电路12的输出端与信号载波解调电路13的输入端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的四相二相转换模块2为QDI电路模型、两相电平双轨编码和四相双轨编码,所述的两相电平双轨编码的输出端与QDI电路模型的输入端连接,QDI电路模型的输出端与四相双轨编码的输入端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过零检测电路11包括交流光耦、INP端口设备、自偏置芯片、电流增大器、恒源电流压缩装置;所述的交流光耦的输出端与自偏置芯片连接,自偏置芯片与恒
源电流压缩装置交互连接,恒源电流压缩装置的输出端与电流增大器连接,电流增大器的输出端与INP端口设备连接。
[0008]本技术有益效果:
[0009](1)本技术通过载波模块和四相二相转换模块能够较好的识别噪声,从而进行处理。
[0010](2)本技术通过对通信信道进行处理,整体提高了抗干扰能力,同时提升了通道通信质量。
[0011](3)本技术的抗干扰光通信模块能够有效减少信道中的误码率,具有稳定的抗干扰能力。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抗干扰的光通信模块的结构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一种抗干扰的光通信模块的过零检测电路结构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一种抗干扰的光通信模块的电路图;
[0015]图4为本技术一种抗干扰的光通信模块的插接件电路图。
[0016]图中,1
‑
载波模块、11
‑
过零检测电路、12
‑
信号调制耦合电路、13
‑
信号载波解调电路、2
‑
四相二相转换模块、3
‑
数据无线收发模块、4
‑
FPGA芯片、5
‑
FLASH存储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典型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1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0019]本技术能够在保证数据准确性前提下,实现抗干扰效果好、传输信号效率高的目标。
[0020]实施例1:如图1
‑
4所示,所述的抗干扰的光通信模块包括载波模块1、四相二相转换模块2、数据无线收发模块3、FPGA芯片4、FLASH存储器5。所述的数据无线收发模块3的输出端与载波模块1连接,数据收发模式共四种,包括掉电模式、待机模式、接收模式、发送模式,每个模式采用相同功能的引脚。
[0021]所述的载波模块1包括过零检测电路11、信号调制耦合电路12、信号载波解调电路13,所述的过零检测电路11的输出端与信号调制耦合电路12输入端连接,信号调制耦合电路12的输出端与信号载波解调电路13的输入端连接。
[0022]所述的过零检测电路11包括交流光耦、INP端口设备、自偏置芯片、电流增大器、恒源电流压缩装置;所述的交流光耦的输出端与自偏置芯片连接,自偏置芯片与恒源电流压缩装置交互连接,恒源电流压缩装置的输出端与电流增大器连接,电流增大器的输出端与INP端口设备连接。
[0023]载波模块1的输出端与四相二相转换模块2输入端连接。所述的四相二相转换模块2为QDI电路模型、两相电平双轨编码和四相双轨编码。所述的两相电平双轨编码的输出端与QDI电路模型的输入端连接,QDI电路模型的输出端与四相双轨编码的输入端连接。两相电平双轨编码采用LEDR编码,通过两条编码物理线代表一比特数据。四相双轨编码对NC编码器进行改进,并利用QDI电路模型对LEDR编码进行编码转换,将其转换为改进的NC编码器。NC编码器是一种常用的绝对值编码器命名规则,NC编码器是可以通过编码盘进行编码器圈数记忆的。利用QDI电路模型、两相电平双轨编码和四相双轨编码实现四段握手协议与二段握手协议之间的转换。四相二相转换模块2与FPGA芯片4电连接,FPGA芯片4与FLASH存储器5交互连接。FPGA芯片4上搭建信道抗干扰的嵌入式接入点,以实现通信信道的动态选择。
[0024]FPGA芯片4采用浮点运算,保证数据的动态范围和运算精度,减少对运算资源的浪费。当执行Bootloa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干扰的光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干扰的光通信模块包括载波模块(1)、四相二相转换模块(2)、数据无线收发模块(3)、FPGA芯片(4)、FLASH存储器(5);所述的数据无线收发模块(3)的输出端与载波模块(1)连接,载波模块(1)的输出端与四相二相转换模块(2)输入端连接,四相二相转换模块(2)与FPGA芯片(4)电连接,FPGA芯片(4)与FLASH存储器(5)交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的光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波模块(1)包括过零检测电路(11)、信号调制耦合电路(12)、信号载波解调电路(13),所述的过零检测电路(11)的输出端与信号调制耦合电路(12)输入端连接,信号调制耦合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秀君,黄应强,代艳霞,梅容芳,唐思均,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