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监听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5389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定位监听器,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有容纳腔并且具有连通容纳腔与外部的发射口;还包括红外探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用于监测识别车辆距离;还包括定位监听组件,定位监听组件设置于容纳腔中;还包括发射装置,发射装置设置于容纳腔中,并可将定位监听组件由发射口发射至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定位监听器可在布设至预定位置后自动吸附至载体,隐蔽性强。隐蔽性强。隐蔽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位监听器


[0001]本技术涉及监听器
,具体涉及一种定位监听器。

技术介绍

[0002]定位监听器是一种可以实现实时定位监控的仪器。定位监听器可以对目标进行实时监控定位,对例如经纬度、运动方向、速度、停留时间以及监听、视频监控等数据进行监控。定位监听器隐蔽性强,广泛用于政府审讯以及军事信息的获取。
[0003]相关技术中的定位监听器需要通过人工将定位监听器布设并吸附至需要监听的载体,而在军事信息获取时,有时难以提前将定位监听器直接布设并吸附至需要监听的载体上。例如,当载体在运动时,此时无法进行人工的布设吸附。因此,相关技术中的定位监听器的布设方式有所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自动吸附至载体的定位监听器。
[0005]一种定位监听器,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有容纳腔并且具有连通容纳腔与外部的发射口;红外探测装置,设置于壳体上,用于监测识别车辆距离;定位监听组件,定位监听组件设置于容纳腔中;发射装置,发射装置设置于容纳腔中,并可将定位监听组件由发射口发射至外部。由此,本技术可以完成对定位监听组件的自动吸附,使得定位监听组件能在无人控制的情况下自行吸附至载体上,大大提升了布设的隐蔽性。监听者可将可自动吸附的定位监听器提前布设于载体将经过的路径上,布设的安全性大大提升。
[0006]优选的,定位监听器还包括声音检测装置,声音检测装置设置于容纳腔中,用于监测车辆声音信号。声音检测装置可以探测比红外探测装置更远的距离,使得红外探测装置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开启。
[0007]优选的,发射装置为圆筒状,发射装置内设置有无烟火药和引信。发射装置可利用无烟火药和引信将定位监听组件发射到需要吸附的载体上。
[0008]优选的,发射装置通过轴承与连杆设置于容纳腔内,发射装置一端具有电池,另一端设置有定位监听组件。电池重量大于定位监听组件的重量。电池的重量大于定位监听组件的重量可以使得电池始终在下,即使受到外力扰动,也可在重力的作用下回到原位。
[0009]优选的,定位监听组件具有强磁强胶性。具有强磁强胶性的定位监听组件可以较为容易的依附于目标载体上。
[0010]优选的,壳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壳体呈圆形或者椭圆形既可以增强抗压的强度,还可以更好的适应外界的干扰,并且可以与内部的轴承连杆配合,使得定位监听组件始终朝向上方的发射口。
[0011]优选的,发射口上覆盖有薄膜。壳体上的发射口的薄膜可以阻止灰尘等的进入,使得可自动吸附的定位监听器不容易受损。
[0012]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定位监听器的示意图。
[0014]其中,1

壳体;2

声音检测装置;3

定位监听组件;10

容纳腔;11

发射口;12

薄膜;13

红外探测器;14

轴承;15

连杆;16

发射装置;17

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监听器,可实现自动吸附布设。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监听器包括壳体1、声音检测装置2、定位监听组件3、红外探测器13、发射装置16和电池17。
[0017]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可以呈圆形或椭圆形。也可以呈方形或其它不规则形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对壳体1的形状不作限制。壳体1上设置有发射口11,发射口11为壳体1上的通孔,并且被薄膜12覆盖。薄膜12可阻止灰尘雨滴等通过发射口11进入壳体1内,防止由于灰尘雨滴等导致壳体1内的零部件失效。
[0018]壳体1由可承重、可抗压、可抗摔且耐腐蚀的材料制成。壳体1内设置有容纳腔10,容纳腔10内设置有声音检测装置2和定位监听组件3。壳体1上设置有红外探测器13。壳体1中还设置有控制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控制定位监听器的各个工作状态的切换。
[0019]本实施例中的定位监听器主要用于对车辆的定位以及对车辆中人员的谈话进行监听。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0020]首先,需要监听者将该定位监听器布设于需要监听的目标车辆的必经之路上,调整其角度与位置,使得发射口11朝上。在将其布设完成后,即可启动该定位监听器,其即开始工作。
[0021]定位监听器的工作过程包括:(1)车辆探测模式;(2)待命模式;(3)触发模式;(4)监听模式。
[0022](1)车辆探测模式。在该定位监听器的工作过程中,在监听者将其布设于道路上后,在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定位监听器进入车辆探测模式,声音检测装置2启动。在本实施例中,声音检测装置2包括了远程听音器,可以收集较远距离上的声波信号。当声音检测系统收集到有车辆声波信号出现后,控制模块控制其进入待命模式。
[0023](2)待命模式。在进入待命模式后,红外探测器13启动。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在其它可选的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制冷红外探测器。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利用红外辐射的热效应,由红外吸收材料将红外辐射转换为热能,引起敏感元件温度上升。敏感元件的某个物理参数随之发生变化,再通过预先设计的转换机制将该物理参数的变化转换为光信号或电信号,即可实现对物体(在本实施例中为车辆)的探测。
[0024]具体的,当车辆靠近定位监听器时,车辆的红外辐射将替代原本位置大气的红外辐射,红外探测器13中的敏感元件可感受到该变化,并通过控制模块转换为控制信号。
[0025]由此,当红外探测器13探测车辆与定位监听器之间的距离达到可吸附距离时,定位监听器即进入触发模式。
[0026]容纳腔10中设置有轴承14,轴承14外圈与壳体1过盈或间隙配合,内圈与连杆15过盈配合。连杆15通过轴承14相对于壳体1发生旋转。且轴承14限制了连杆15的位置与转动方向,使得连杆15始终垂直于发射口11的轴线。
[0027]而连杆15上设置有发射装置16。发射装置16呈圆筒状,并与连杆15固定。且发射装置16与连杆15垂直。发射装置16在静止状态下,其轴线与发射口11轴线重合。为实现该目的,在发射装置16的一端设置定位监听组件3,另一端设置电池17。电池17作为整个定位监听器的能量来源,重量远大于定位监听组件3。使得发射装置16在两者重量差的作用下,在处于静止状态时,始终处于定位监听组件3一端朝上的状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位监听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形成有容纳腔(10)并且具有连通容纳腔(10)与外部的发射口(11);红外探测装置(13),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用于监测识别车辆距离;定位监听组件(3),所述定位监听组件(3)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0)中;发射装置(16),所述发射装置(16)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0)中,并可将所述定位监听组件(3)由所述发射口(11)发射至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监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监听器还包括声音检测装置(2),所述声音检测装置(2)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0)中,用于监测车辆声音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监听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德杰王东华窦君宇赵心月李璐李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航创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