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亚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5377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锂亚电池,包括外壳和芯柱组件,外壳包括下壳体,锂带、隔膜和正极料均位于下壳体内,其中隔膜贴设于下壳体的侧壁和底壁以形成一容置腔,而正极料放置于该容置腔内,锂带夹设于下壳体与隔膜之间,芯柱组件包括芯柱和隔离网,隔离网套设于芯柱上,当芯柱的第一端插设于正极料内,隔离网的外周绝缘抵压隔膜的内壁且与正极料之间具有间隙,以使隔离网与隔膜形成正极料的容置空间,且该隔离网能够避免正极料掉出容置空间。以此既可避免正极料掉出容置空间带来的堵塞注液孔、致使电池短路等风险,还可为正极料的膨胀预留空间,从而有效保证锂亚电池的使用性能。使用性能。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亚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锂亚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亚电池的正极是由碳黑和粘结剂组成的多孔材料,在制造时,可先将正极制备成直径1mm

2.5mm的小圆球,然后将定量的正极放入正极腔体内,再对正极施压以压实,接着在正极上覆盖隔膜、封装。但盖组在封装的过程中,集流体会刺穿隔膜,对隔膜和碳包的完整性造成破坏,易导致正极颗粒从压实状态脱离,而从隔膜的破口掉落,引起电池的短路。针对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209675337公开一种电池正极盖组,其采用定位圆片的方式,对盖膜破口进行封堵,虽可避免正极颗粒掉出盖膜,但定位圆片也限制了正极碳包在竖直方向的膨胀空间,影响电池性能。
[0003]因此亟需一种锂亚电池,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亚电池,不仅可提供正极料的膨胀空间,同时能够避免正极粒掉落导致电池短路的问题,有效保证电池的使用性能。
[0005]如上构思,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锂亚电池,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锂亚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包括下壳体(11),锂带(6)、隔膜(5)和正极料(4)均位于所述下壳体(11)内,所述隔膜(5)贴设于所述下壳体(11)的侧壁和底壁,所述正极料(4)位于所述隔膜(5)形成的容置腔内,所述锂带(6)夹设于所述下壳体(11)与所述隔膜(5)之间;芯柱组件(2),包括芯柱(21)和隔离网(22),所述隔离网(22)套设于所述芯柱(21)上,所述芯柱(21)的第一端(211)插设于所述正极料(4)内,所述隔离网(22)的外周绝缘抵压所述隔膜(5)的内壁且与所述正极料(4)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隔离网(22)与所述隔膜(5)形成所述正极料(4)的容置空间,所述隔离网(22)能够避免所述正极料(4)掉出所述容置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亚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柱组件(2)还包括安装环(23),所述安装环(23)套设于所述隔离网(22)的外周,所述安装环(23)的外周抵压所述隔膜(5)的内壁,所述安装环(23)抵接所述隔膜(5)的一面为绝缘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亚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23)为碗状环,所述碗状环的小端靠近所述芯柱(21)的第一端(211),所述碗状环抵接所述隔膜(5)的一侧设置有绝缘片(23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亚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柱组件(2)还包括安装片(24),所述安装片(24)与所述芯柱(21)焊接连接,所述隔离网(22)从所述安装片(24)背离所述芯柱(21)的第一端(211)的一侧穿设于所述芯柱(21)上,且所述隔离网(22)与所述安装片(24)焊接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耘于力阮红林周敬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昊诚锂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