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音储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5085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静音储液器涉及安装于制冷电器的蒸发器和压缩机之间储存液态冷媒的储液器领域。静音储液器(1)的壳体(11)内部为空腔(14),壳体(11)上部连接有锥形壳体(15)、出气管连接口(17)、壳体(11)下部连接有下端连接口(16);直管冷媒进入管(12)在下端连接口(16)和空腔(14)内,在直管冷媒进入管(12)顶部有密封口(18),其管壁上至少开有一个喷射孔(19),出气管(13)焊接在出气管连接口(17)内,并向外延伸。本静音储液器加工工艺简单、直管便于装配,工作时无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静音储液器涉及安装于制冷电器中,如冰箱、空气调节器等的蒸发器和压 缩机之间储存液态冷媒的储液器领域。
技术介绍
在以往冰箱用储液器中,其中冷媒进入管为带有弯曲部冷媒进入管,即在其上端 有一段冷媒进入管弯曲部,冷媒进入管弯曲部与下部的冷媒进入管的直管部分呈一定折弯 角相连成一体,并在冷媒进入管弯曲部的顶部有冷媒喷射口,来自下部蒸发器内的冷媒的 液体由冷媒喷射口喷出,撞击到储液器的壳体内壁后,储存于储液器的壳体内,当壳体内液 态冷媒达到冷媒进入管上的液态冷媒回流孔的高度时,则由液态冷媒回流孔回流到下部的 蒸发器,而从上述冷媒喷射口喷出的气体部分,经上部出气管输送至压缩机,上述储液器壳 体内的冷媒进入管弯曲部与直管部分之间的折弯角约在120° 150°之间,上述结构的 缺点是冷媒进入管弯曲部折弯困难,且精度难以控制,折弯后的弯曲部要安装到储液器的 壳体内也很困难,此外,由于高速的冷媒在喷射时在上述壳体内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冷媒由 上述液态冷媒回流孔回流也不顺畅,在上述回流孔处还会产生气态冷媒,形成冒泡而发出 噪音,为克服上述储缺点,则应该设计新的冰箱用静音储液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提供一种静音储液器,在储液器的壳体内,安装有直管冷媒 进入管,并在直管冷媒进入管上端有密封口,在直流冷媒进入管管壁上开有一些喷射孔,从 而达到静音地回流液态冷媒至蒸发器的目的,并简化安装工艺。一种静音储液器,静音储液器由壳体、直管冷媒进入管和出气管三部分组成,壳体 内部为空腔,壳体上部连接有锥形壳体、出气管连接口,壳体下部连接有下端连接口 ;直管 冷媒进入管由壳体外部插入焊接在下端连接口处,并延伸至空腔内,在直管冷媒进入管顶 部有密封口,在直管冷媒进入管管壁上至少开有一个喷射孔;出气管焊接插入在出气管连 接口内,并延伸至出气管连接口外。本专利技术静音储液器的工作原理说明如下来自蒸发器的冷媒经直管冷媒进入管的喷射孔进入到本静音储液器的壳体的空 腔内,其中液态冷媒经直管冷媒进入管下部的喷射孔回流到蒸发器,供再次蒸发制冷用,而 壳体的空腔内的气态冷媒经出气管连接口内的出气管进入到压缩机进行压缩后再成为液 态冷媒。本静音储液器起储存液态冷媒用,同时,可以避免液态冷媒经出气管进入压缩机 内而造成液击,从而可使压缩机免受损坏。本专利技术静音储液器的结构进一步说明如下本静音储液器中的直管冷媒进入管由壳体外部置于本静音储液器的壳体的空腔 内,直管冷媒进入管下部置于壳体下部的下端连接口内,且焊接连为一体,在直管冷媒进入管顶部有密封的密封口,以防止液态冷媒直接经出气管进入到压缩机内,出气管置于出气 管连接口内,其上部通到压缩机;出气管连接口与上端锥形壳体连成一体,锥形壳体与壳体 上部相连接成一体,壳体下部与下端连接口连接成一体,以上构成本静音储液器。上述直管冷媒进入管可为直圆管,在其圆圈壁上开有一些喷射孔,由于喷射孔至 少有一个,可多于一个,喷射孔数量较多,故液态冷媒经喷射孔回流容易,且可降低冷媒喷 射噪声。本静音储液器优点是直管冷媒进入管为直管,一些喷射孔均为通孔,喷射时无噪 音,故称静音储液器,其加工工艺简单,直管冷媒进入管更便于安装装配。附图说明图1 为静音储液器1安装连接在蒸发器28和压缩机27的主视示意图。图2 为静音储液器1俯视示意图。图3 为静音储液器1左视示意图。图4 为静音储液器1三维示意图。图5 带有弯曲部冷媒进入管的液体储液器2与蒸发器28、压缩机27的连接示意 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在图1至图4中,静音储液器1由壳体11、直管冷媒进 入管12和出气管13三部分组成,壳体11内部为空腔14,壳体11上部连接有锥形壳体15、 出气管连接口 17,壳体11下部连接有下端连接口 16 ;直管冷媒进入管12由壳体11外部插 入焊接在下端连接口 16处,并延伸至空腔14内,在直管冷媒进入管12顶部有密封口 18, 在直管冷媒进入管12管壁上至少开有一个喷射孔19 ;出气管13焊接插入在出气管连接口 17内,并延伸至出气管连接口 17外。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壳体11由中部的壳体、上部的锥形壳体15、出气管连接 口 17和下部的下端连接口 16构成整体件,在壳体11内的空腔14下部可积有液态冷媒,如 图1中壳体11内虚线所示。直管冷凝进入管12为空心直管,在直管冷媒进入管12管壁上至少开有一个喷射 孔19,喷射孔19 一般可为多个喷射孔19,即在直管冷媒进入管12管壁上可开有一些喷射 孔19,直管冷凝进入管12下端可连接到蒸发器28内;出气管13外端可连接到压缩机27 内。参见图5,图5中显示一种以往的带有弯曲部冷媒进入管的液体储液器2,有壳体 11的空腔内安装插入有带有弯曲部冷媒进入管21,在带有弯曲部冷媒进入管21中部开有 一个液体冷媒回流孔22,以便向蒸发器28回流液体冷媒,在带有弯曲部冷媒进入管21上 部有弯曲的冷媒进入管弯曲部23,在冷媒进入管弯曲部23顶端开有冷媒喷射口 25 ;在壳体 11上端插入焊接有出气管13,出气管13连接到压缩机27内。图5中的带有弯曲部冷媒进 入管21的液体储液器2,安装工艺复杂,噪音大。权利要求一种静音储液器,静音储液器(1)由壳体(11)、直管冷媒进入管(12)和出气管(13)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11)内部为空腔(14),壳体(11)上部连接有锥形壳体(15)、出气管连接口(17),壳体(11)下部连接有下端连接口I(16);直管冷媒进入管(12)由壳体(11)外部插入焊接在下端连接口(16)处,并延伸至空腔(14)内,在直管冷媒进入管(12)顶部有密封口(18),在直管冷媒进入管(12)管壁上至少开有一个喷射孔(19);出气管(13)焊接插入在出气管连接口(17)内,并延伸至出气管连接口(17)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音储液器,其特征在于壳体(11)由中部的壳体、上部 的锥形壳体(15)、出气管连接口(17)和下部的下端连接口(16)构成整体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音储液器,其特征在于在直管冷媒进入管(12)管壁上 可开有多个喷射孔(19)。全文摘要静音储液器涉及安装于制冷电器的蒸发器和压缩机之间储存液态冷媒的储液器领域。静音储液器(1)的壳体(11)内部为空腔(14),壳体(11)上部连接有锥形壳体(15)、出气管连接口(17)、壳体(11)下部连接有下端连接口(16);直管冷媒进入管(12)在下端连接口(16)和空腔(14)内,在直管冷媒进入管(12)顶部有密封口(18),其管壁上至少开有一个喷射孔(19),出气管(13)焊接在出气管连接口(17)内,并向外延伸。本静音储液器加工工艺简单、直管便于装配,工作时无噪音。文档编号F25B43/00GK101922827SQ20091003229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0日专利技术者张小春 申请人:泰州乐金电子冷机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音储液器,静音储液器(1)由壳体(11)、直管冷媒进入管(12)和出气管(13)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11)内部为空腔(14),壳体(11)上部连接有锥形壳体(15)、出气管连接口(17),壳体(11)下部连接有下端连接口Ⅰ(16);直管冷媒进入管(12)由壳体(11)外部插入焊接在下端连接口(16)处,并延伸至空腔(14)内,在直管冷媒进入管(12)顶部有密封口(18),在直管冷媒进入管(12)管壁上至少开有一个喷射孔(19);出气管(13)焊接插入在出气管连接口(17)内,并延伸至出气管连接口(17)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春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乐金电子冷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