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波理疗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4941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波理疗仪装置,包括主机底壳和设置于所述主机底壳顶端的主机面壳,所述主机面壳的一侧开设有把手孔,所述主机底壳内部设置有电磁阀组件,所述电磁阀组件包括若干个电磁阀,若干个所述电磁阀固定安装在电磁阀分气支架上,所述电磁阀分气支架的上方有一排控制气道,中部的所述控制气道分别连通有从侧面上方开口的第一排工作气道,二侧的所述控制气道分别连通有从侧面下方开口的第二排工作气道,所述控制气道上分别设置有一电磁阀,所述电磁阀控制第一排工作气道或第二排工作气道与主气管的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携带方便,使用便捷。使用便捷。使用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波理疗仪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充气腿套
,具体为一种空气波理疗仪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患者在做完手术后,往往需要卧床静养,术后运动不便,但是术后如果缺少运动容易下肢无力,甚至引起并发症而导致血栓,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患者一般采用压力按摩装置,空气波理疗仪主要通过对多腔气囊有顺序的反复充放气,形成了对肢体和组织的循环压力,对肢体的远端到肢体的近端进行均匀有序的挤压,促进血液和淋巴的流动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加速肢体组织液回流,有助于预防血栓的形成、预防肢体水肿,能够直接或间接治疗与血液淋巴循环相关的诸多疾病。空气波理疗仪一般是有主机、治疗套筒和气管组成。空气波理疗仪腿套是治疗腿脚部位的空气肢体压力治疗仪。市场上的主机体积都很重很大,不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波理疗仪装置,以解决传统的主机体积都很重很大,不方便使用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波理疗仪装置,包括主机底壳和设置于所述主机底壳顶端的主机面壳,所述主机面壳的一侧开设有把手孔,所述主机底壳内部设置有电磁阀组件,所述电磁阀组件包括若干个电磁阀,若干个所述电磁阀固定安装在电磁阀分气支架上,所述电磁阀分气支架的上方有一排控制气道,中部的所述控制气道分别连通有从侧面上方开口的第一排工作气道,二侧的所述控制气道分别连通有从侧面下方开口的第二排工作气道,所述控制气道上分别设置有一电磁阀,所述电磁阀控制第一排工作气道或第二排工作气道与主气管的连通。r/>[0005]优选的,所述电磁阀分气支架的上方有一排五个控制气道,中部的三个所述控制气道连通有一从侧面上方开口的第一排工作气道,二侧的二个所述控制气道连通有一从侧面下方开口的第二排工作气道,所述控制气道上分别设置有一电磁阀,所述电磁阀控制第一排工作气道或第二排工作气道与主气管的连通。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排工作气道中二侧的二个和所述第二排工作气道为开设在电磁阀分气支架表面向中间延伸的条形槽,在所述电磁阀分气支架表面设置有覆盖在条形槽上的气道导向密封垫,所述导向密封垫在中间位置开设有出气孔。
[0007]优选的,所述气道导向密封垫为左右镜像设置有二片。
[0008]优选的,所述主机底壳内部还固定安装有气泵支架,所述气泵支架内部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出气孔通过气管和大直通连接与若干个电磁阀之间接通,所述电磁阀分气支架出气孔固定连接有第二L形气管,所述第二L形气管一端通过大直通固定连接有第一L形气管,所述第一L形气管一端通过大直通固定连接有气管。
[0009]优选的,所述主机底壳内部还固定安装有主机PCB,所述主机PCB顶端固定安装有
LCD导光板,所述LCD导光板顶端表面固定安装有LCD,所述LCD外部套设有LCD胶套。
[0010]优选的,所述主机底壳内部还固定安装有电池和电源PCB,所述电池与电源PCB之间电性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气泵与气泵支架之间粘连有气泵缓冲棉。
[0012]优选的,所述主机PCB分别与LCD、气泵、电磁阀、DC插座和电源PCB之间电性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主机气座和电磁阀分气支架之间镶嵌有电磁阀密封垫。
[0014]优选的,所述气管与主机PCB上的压力传感器之间相连通。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的电磁阀分气支架的上方有一排控制气道,中部的控制气道分别连通有从侧面上方开口的第一排工作气道,二侧的控制气道分别连通有从侧面下方开口的第二排工作气管,各个控制气道上分别设置有一电磁阀,所述电磁阀控制第一排工作气道或第二排工作气道与主气管的连通;从而通过一个结构简单的部件电磁阀分气支架上设置的气流通道将单排的气道设置成双排,只需并排的二排气管直接连接在工作气道,避免了需要在主机中增设的连接气管的问题,从而使主机能做得更小,也不会有气流不通畅的问题,再在主机面壳的一侧开设有把手孔,因为本装置较传统装置更小,增设的把手孔使本装置在使用时能用手提或悬挂在身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空气波理疗仪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空气波理疗仪装置爆炸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电磁阀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电磁阀组件爆炸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电磁阀分气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空气波理疗仪装置,
[0024]一种空气波理疗仪装置,用于给腿套充气,包括主机底壳10和设置于主机底壳10顶端的主机面壳20,主机底壳10和主机面壳20之间固定安装有主机中壳30,主机中壳30通过螺丝固定在主机面壳20上,所述主机面壳20和主机中壳30的一侧开设有把手孔,主机底壳10内部设置有电磁阀组件60,电磁阀组件60包括五个电磁阀61,五个电磁阀61底端设有电磁阀分气支架63,电磁阀分气支架63的上方有一排五个控制气道632,中部的三个所述控制气道632连通有一从侧面上方开口的第一排工作气道631,二侧的二个所述控制气道632连通有一从侧面下方开口的第二排工作气道634,所述控制气道上分别设置有一电磁阀61,所述电磁阀61控制第一排工作气道631或第二排工作气道634与主气管633的连通;电磁阀分气支架63一侧固定安装有主机气座62,主机气座62上有五个气嘴插口和一个加热插口,
电磁阀分气支架63内部固定安装有DC插座65,主机气座62一端固定安装有气座面盖66。
[0025]本空气波理疗仪装置的电磁阀分气支架63的上方有一排控制气道632,中部的控制气道632分别连通有从侧面上方开口的第一排工作气道631,二侧的控制气道632分别连通有从侧面下方开口的第二排工作气634管,各个控制气道632上分别设置有一电磁阀61,所述电磁阀61控制第一排工作气道631或第二排工作气道634与主气管633的连通;从而通过一个结构简单的部件电磁阀分气支架63上设置的气流通道将单排的气道设置成双排,只需并排的二排气管直接连接在工作气道,避免了需要在主机中增设的连接气管的问题,从而使本装置能做得更小,也不会有气流不通畅的问题,再在主机面壳20的一侧开设有把手孔,因为本装置较传统装置更小,增设的把手孔使本装置在使用时能用手提或悬挂在身侧。
[0026]在一空气波理疗仪装置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至图5,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波理疗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底壳和设置于所述主机底壳顶端的主机面壳,所述主机面壳的一侧开设有把手孔,所述主机底壳内部设置有电磁阀组件,所述电磁阀组件包括若干个电磁阀,若干个所述电磁阀固定安装在电磁阀分气支架上,所述电磁阀分气支架的上方有一排控制气道,中部的所述控制气道分别连通有从侧面上方开口的第一排工作气道,二侧的所述控制气道分别连通有从侧面下方开口的第二排工作气道,所述控制气道上分别设置有一电磁阀,所述电磁阀控制第一排工作气道或第二排工作气道与主气管的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波理疗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分气支架的上方有一排五个控制气道,中部的三个所述控制气道连通有一从侧面上方开口的第一排工作气道,二侧的二个所述控制气道连通有一从侧面下方开口的第二排工作气道,所述控制气道上分别设置有一电磁阀,所述电磁阀控制第一排工作气道或第二排工作气道与主气管的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波理疗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工作气道中二侧的二个和所述第二排工作气道为开设在电磁阀分气支架表面向中间延伸的条形槽,在所述电磁阀分气支架表面设置有覆盖在条形槽上的气道导向密封垫,所述导向密封垫在中间位置开设有出气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波理疗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壮王永平张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东吉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