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内科临床腹水引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4895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引流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消化内科临床腹水引流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作效率较高的消化内科临床腹水引流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消化内科临床腹水引流设备,包括有:底板,底板顶部的右后侧设置有支撑座;小型抽液泵,支撑座的上部左侧设置有能够抽取腹水的小型抽液泵;挂杆,支撑座的顶部左侧设置有挂杆,挂杆位于小型抽液泵左侧;第二导管,小型抽液泵进水接口可拆卸设置有第二导管,第二导管左侧与挂杆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启动小型抽液泵,能够使得第二导管对患者的腹水抽取,第一导管能够将患者的腹水抽入收集瓶内进行收集储存,操作简单方便。操作简单方便。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化内科临床腹水引流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引流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消化内科临床腹水引流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腹水,一般指人体腹腔内出现超过200毫升的积液,临床上常见的是癌性腹水,多由消化道肿瘤引起,如胃癌、肝癌、结直肠癌等病症,对于腹水的治疗,首先便是采取引流来减轻患者的症状,随后再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其他措施来根治。
[0003]现有的引流腹水一般是由医护人员将胶管与穿刺针相连的仪器刺入患者的腹腔内部对腹水进行抽取,然后通过胶管的另一端将腹水输送至另一容器内收集储存,此方法虽能够有效对患者腹腔内的腹水进行抽取,但是由于针管较小,每次抽取腹水的量较少,因此需要医护人员反复对腹水进行抽取,操作较为繁琐,并且对腹水的抽取速度较慢,不能够控制腹水的抽取功率。
[000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工作效率较高的消化内科临床腹水引流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需要医护人员反复对腹水进行抽取,操作较为繁琐,并且对腹水的抽取速度较慢,工作效率较低的缺点,本技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工作效率较高的消化内科临床腹水引流设备。
[0006]一种消化内科临床腹水引流设备,包括有:底板,底板顶部的右后侧设置有支撑座;小型抽液泵,支撑座的上部左侧设置有能够抽取腹水的小型抽液泵;挂杆,支撑座的顶部左侧设置有挂杆,挂杆位于小型抽液泵左侧;第二导管,小型抽液泵进水接口可拆卸设置有第二导管,第二导管左侧与挂杆接触;第一导管,小型抽液泵出水接口可拆卸设置有第一导管,第一导管左侧与挂杆接触。<br/>[0007]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控制台,底板顶部的右前侧设置有控制台,控制台与小型抽液泵通过电性连接。
[0008]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放置箱,底板顶部设置有放置箱,放置箱顶部均匀间隔开有多个放置槽;收集瓶,放置槽内放置有用于收集腹水的收集瓶;收集框,放置箱左侧壁中部设置有能够对使用后的第一导管与第二导管进行收集的收集框。
[0009]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万向轮,底板前后两部的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有转块,转块上均滑动式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底部均转动式设有万向轮;弹簧,固定杆上部与相邻的转块之间均设有弹簧;把手,底板右侧壁设置有把手。
[0010]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防滑套,把手上部设置有防滑套。
[0011]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第二导管为软管。
[0012]采用了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本技术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优点是:
[0013]1、本技术通过启动小型抽液泵,能够使得第二导管对患者的腹水抽取,第一
导管能够将患者的腹水抽入收集瓶内进行收集储存,操作简单方便,工作效率较高。
[0014]2、本技术通过控制台能够控制小型抽液泵的功率大小,从而避免第二导管对患者的腹水进行抽取时功率过大,对患者造成不适。
[0015]3、本技术通过推动把手,然后在万向轮的作用下,能够推动整个设备移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号:1_底板,2_万向轮,3_弹簧,4_控制台,5_把手,6_防滑套,7_支撑座,8_小型抽液泵,9_挂杆,10_第一导管,11_第二导管,12_放置箱,13_放置槽,14_收集瓶,15_收集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0]实施例1
[0021]如图1

图2所示,一种消化内科临床腹水引流设备,包括有底板1、支撑座7、小型抽液泵8、挂杆9、第一导管10和第二导管11,底板1顶部的右后侧设置有支撑座7,支撑座7的上部左侧栓接有小型抽液泵8,小型抽液泵8工作时能够抽取腹水,支撑座7的顶部左侧设置有挂杆9,挂杆9位于小型抽液泵8左侧,小型抽液泵8进水接口可拆卸设置有第二导管11,第二导管11为软管,第二导管11左侧与挂杆9接触,小型抽液泵8出水接口可拆卸设置有第一导管10,第一导管10左侧与挂杆9接触。
[0022]当需要对患者进行腹水引流时,医护人员先将该设备放置在指定位置,然后将第二导管11放到患者腹部的伤口内,医护人员将第一导管10的另一端与装载腹水的容器连接,随后医护人员启动小型抽液泵8,小型抽液泵8能够通过第二导管11对患者腹中的腹水抽取,随后通过第一导管10将腹水传输至装载腹水的容器内进行收集储存,当腹水全部抽出后,关闭小型抽液泵8,再将第二导管11从患者腹部取出,然后医护人员可以对患者腹部的伤口进行缝合,随后将第一导管10和第二导管11重新放到挂杆9上,再将装载腹水的容器取走送往检验科进行检验即可,由于第二导管11为软管,柔软性更好,更方便对患者进行腹水引流作业。
[0023]实施例2
[0024]如图1

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还包括有控制台4,底板1顶部的右前侧设置有控制台4,控制台4与小型抽液泵8通过电性连接。
[0025]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控制台4控制小型抽液泵8的功率大小,从而能够调节第二导管11对患者腹中的腹水进行抽取的速率,可以避免第二导管11对患者的腹水进行抽取时功率过大,对患者造成不适。
[0026]如图1

图2所示,还包括有放置箱12、收集瓶14和收集框15,底板1顶部设置有放置箱12,放置箱12顶部均匀间隔开有多个放置槽13,放置槽13内放置有收集瓶14,放置箱12左侧壁中部设置有收集框15,收集框15能够对使用后的第一导管10与第二导管11进行收集。
[0027]当需要使用该设备时,可以将第一导管10的另一端放入收集瓶14中,放置箱12能
够对收集瓶14进行限位,避免收集瓶14发生倾倒,从而方便对腹水进行收集,当腹水全部抽出后,将第一导管10重新放到挂杆9上,再将收集瓶14取走送往检验科进行检验,最后将收集瓶14放回原位即可,人们也可以根据需要对第一导管10与第二导管11进行更换,更换好的第一导管10与第二导管11能够放在收集框15中存储。
[0028]如图1

图2所示,还包括有万向轮2、弹簧3和把手5,底板1前后两部的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有转块,转块上均滑动式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底部均转动式设有万向轮2,固定杆上部与相邻的转块之间均设有弹簧3,底板1右侧壁焊接有把手5。
[0029]当需要对本设备进行移动时,可以握住把手5,然后在万向轮2的作用下,能够推动本设备进行移动,弹簧3能够适应性的发生形变,从而在本设备的移动过程中起缓冲作用,防止收集瓶14内的液体四溅。
[0030]如图1

图2所示,还包括有防滑套6,把手5上部设置有防滑套6。
[0031]防滑套6主要是防止医护人员的手与把手5接触时打滑。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内科临床腹水引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底板(1)顶部的右后侧设置有支撑座(7);小型抽液泵(8),支撑座(7)的上部左侧设置有能够抽取腹水的小型抽液泵(8);挂杆(9),支撑座(7)的顶部左侧设置有挂杆(9),挂杆(9)位于小型抽液泵(8)左侧;第二导管(11),小型抽液泵(8)进水接口可拆卸设置有第二导管(11),第二导管(11)左侧与挂杆(9)接触;第一导管(10),小型抽液泵(8)出水接口可拆卸设置有第一导管(10),第一导管(10)左侧与挂杆(9)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临床腹水引流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控制台(4),底板(1)顶部的右前侧设置有控制台(4),控制台(4)与小型抽液泵(8)通过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临床腹水引流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放置箱(12),底板(1)顶部设置有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范舒婷袁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