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回血的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4770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06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回血的输液器,涉及输液器的技术领域,包括输液软管、瓶塞穿刺针、止水夹、滴管、流速调节器以及静脉针,输液软管上设置有止液机构,止液机构包括止液球、过滤盒和止液组件。输液时,止液球受到浮力远离输液软管,药液通过输液软管流向过滤盒,药液较多时,止液组件仅对药液进行过滤作用,当药剂瓶内的药液注射完时,止液球在重力作用下滑动并抵紧在滴管与输液软管连通处,以此实现初步止液,当止液球未及时对输液软管进行阻挡时,止液组件启动对药液进行再次止液,以此降低水柱压力小于静脉压的概率,从而降低输液过程中出现回血的概率,因此降低了输液过程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的概率。不利影响的概率。不利影响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回血的输液器


[0001]本申请涉及输液器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回血的输液器。

技术介绍

[0002]输液属于静脉注射治疗的一种,通过一次性输液器把血液、药液、营养液等液体物质连续性的滴注到静脉中,俗称“点滴”。
[0003]输液器是一种医疗器材,经过无菌处理,建立静脉与药液之间通道,一般输液器包括静脉针、针头护帽、输液软管、止水夹、滴管、瓶塞穿刺器、流速调节器等,将瓶塞穿刺器插入药液瓶中,打开止水夹,然后挤压滴管使得药液进入滴管中,打开流速调节器,使得输液软管内的空气在药液的压力下从静脉针排出,然后关闭流速调节器,将静脉针插入穿刺部位中,然后打开流速调节器调节输液的速度,以此进行药液的滴注。
[0004]输液的主要原理是在大气压力作用下,瓶内液体顺着较细的输液软管流入滴管,当滴管水柱压力大于静脉压时,瓶内的液体顺着软管流入静脉;在当前药液快要输完时,滴管内液体越来越少,而医护人员没有及时进行药液补充或拔除输液针时,水柱压力逐渐减小,当水柱压力小于静脉压时,会出现回血的现象,回血容易导致静脉针针头堵塞,使得药液停滞,需要重新穿刺,并且回流的血液在输液软管内壁形成小血栓,回输到患者体内容易引起栓塞,因此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降低输液过程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的概率,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回血的输液器。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回血的输液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防回血的输液器,包括输液软管,所述输液软管上设置有瓶塞穿刺针、止水夹、滴管、流速调节器以及静脉针,所述输液软管上设置有止液机构,所述止液机构包括:
[0008]止液球,所述止液球滑移设置在滴管上且抵紧在输液软管上并用于对滴管与输液软管连接处进行封堵止液;
[0009]过滤盒,所述过滤盒设置在输液软管上且位于滴管下方;
[0010]止液组件,所述止液组件设置在过滤盒上且用于对药液进行过滤和止液。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瓶塞穿刺针插入药剂瓶中,然后打开止水夹,挤压滴管使得药液流入滴管中,随着滴管内药液液面的升高,止液球受到浮力远离输液软管,此时滴管与输液软管连通,打开流速调节器,药液通过输液软管流向过滤盒,止液组件启动对药液进行过滤,药液较多时,药液压力较大,止液组件仅对药液进行过滤作用,过滤后的药液通过输液软管流向静脉针,以此实现输液过程,而当前药剂瓶内的药液注射完时,滴管内的药液逐渐减少,此时止液球收到的浮力越来越小,当浮力小于止液球的重力时,止液球在重力作用下滑动并抵紧在滴管与输液软管连通处,以此实现初步止液,当止液球未及时对输液软管进行阻挡时,止液组件启动对药液进行再次止液,通过对药液进行止液,以此降低水柱
压力小于静脉压的概率,从而降低输液过程中出现回血的概率,因此降低了输液过程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的概率。
[0012]可选的,所述过滤盒上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止液组件包括:
[0013]第一滤膜,所述第一滤膜设置在过滤盒中且用于对药液进行过滤,所述第一滤膜将过滤盒分隔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与滴管连通且用于暂存未过滤药液;所述第二空腔与静脉针连通且用于暂存过滤后的药液;
[0014]第二滤膜,所述第二滤膜设置在排气孔上,所述第二滤膜用于阻挡药液溢出。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药液剩余量较多时,药液压力较大,药液通过输液软管填充在第一空腔内,药液中的气体通过排气孔排出,第一空腔内的药液在后续药液的压力下通过第一滤膜过滤后进入第二空腔,第二空腔内的药液在后续药液的作用下进入静脉针;当药液中出现杂质导致止液球无法及时进行止液后,第一空腔内的药液逐渐减少,第二空腔内的药液受到的压力逐渐减少,在第一滤膜和第二滤膜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输液软管管壁内的静水压和重力压强作用力与第一滤膜和第二滤膜的张力平衡,即大气压强、静水压、人体静脉的综合作用力下使得药液静置在输液软管内,达到自动止液的功能;通过第一滤膜、第二滤膜与止液球配合,以此降低水柱压力小于静脉压的概率,从而降低输液过程中出现回血的概率;同时对药液中的气体进行排放,从而降低了气泡进入人体静脉中的概率,因此降低了输液过程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的概率。
[0016]可选的,所述输液软管上设置有排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包括:
[0017]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设置在输液软管上且与瓶塞穿刺针连通;
[0018]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二排气管设置在滴管上且与滴管内部连通,所述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上均设置有透气止水膜;
[0019]排气盖,所述排气盖转动设置在第二排气管上且用于对第二排气管进行遮挡。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瓶塞穿刺针插入药液瓶中,药液流动,药液中的空气通过第一排气管部分排出,打开止水夹,同时转动排气盖使得第二排气管打开,第二排气管连通外界与输液软管,此时药液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直接流入滴管内,无需挤压滴管,从而提高了药液输送的便捷性,同时滴管内的气体通过第二排气管排出,当药液液面高于第二排气管时,转动排气盖对第二排气管进行遮挡,同时打开流速调节器,药液通过输液软管流向过滤盒,过滤盒上的排气孔对残留的气体进行排除,通过第一排气管、第二排气管和过滤盒的配合,实现三重排气功能,从而提高了排气效果,以此降低了气泡进入人体静脉中的概率,因此降低了输液过程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的概率。
[0021]可选的,所述输液软管上设置有报警机构,所述报警机构包括:
[0022]夹持板,所述夹持板夹持在输液软管上且位于过滤盒远离滴管的一端;
[0023]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在夹持板上且用于对输液软管中药液的流动情况进行检测;
[0024]报警组件,所述报警组件设置在夹持板上且与光电传感器电连接并用于报警。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夹持板夹持在输液软管上,开始输液后,报警组件启动,光电传感器对输液软管中液体的流动情况进行检测,当输液软管中没有药液流动时,报警组件进行报警,以此提醒医护人员以及患者,及时对断流的原因进行判定和排除,以此降低输液过程中出现回血的概率,同时降低气泡进入人体静脉中的概率,因此降低了输液过
程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的概率。
[0026]可选的,所述报警组件包括:
[0027]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设置在夹持板上且与光电传感器电连接并用于控制光电传感器的开闭;
[0028]报警器,所述报警器设置在夹持板上且与光电传感器电连接。
[00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夹持板夹持在输液软管上,完成排气后,打开控制开关,光电传感器实时对输液软管中液体的流动情况进行检测,当输液软管中没有药液流动时,报警器发出报警,在使用完毕后,拨动夹持板脱离输液软管,留待二次使用,以此提高输液过程监控的便捷性。
[0030]可选的,所述静脉针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设置在输液软管上,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回血的输液器,包括输液软管(1),所述输液软管(1)上设置有瓶塞穿刺针(11)、止水夹(12)、滴管(13)、流速调节器(14)以及静脉针(15),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软管(1)上设置有止液机构(2),所述止液机构(2)包括:止液球(21),所述止液球(21)滑移设置在滴管(13)上且抵紧在输液软管(1)上并用于对滴管(13)与输液软管(1)连接处进行封堵止液;过滤盒(22),所述过滤盒(22)设置在输液软管(1)上且位于滴管(13)下方;止液组件(23),所述止液组件(23)设置在过滤盒(22)上且用于对药液进行过滤和止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回血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盒(22)上开设有排气孔(24);所述止液组件(23)包括:第一滤膜(231),所述第一滤膜(231)设置在过滤盒(22)中且用于对药液进行过滤,所述第一滤膜(231)将过滤盒(22)分隔成第一空腔(221)和第二空腔(222),所述第一空腔(221)与滴管(13)连通且用于暂存未过滤药液;所述第二空腔(222)与静脉针(15)连通且用于暂存过滤后的药液;第二滤膜(232),所述第二滤膜(232)设置在排气孔(24)上,所述第二滤膜(232)用于阻挡药液溢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回血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软管(1)上设置有排气组件(4),所述排气组件(4)包括:第一排气管(41),所述第一排气管(41)设置在输液软管(1)上且与瓶塞穿刺针(11)连通;第二排气管(42),所述第二排气管(42)设置在滴管(13)上且与滴管(13)内部连通,所述第一排气管(41)和第二排气管(42)上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凯乐输液器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