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4618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0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抗震建筑结构,涉及建筑结构的技术领域,改善了现有技术在震后缺乏自适应恢复能力的问题,其包括结构柱、结构板和底座,底座与地基一体浇筑,结构板连接结构柱,底座连接地基,结构板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往复减震组件和若干弹性减震组件,若干减震组件一端均连接结构板,另一端均连接底座,复位组件包括若干缓冲球,底座上阵列开设有若干限位槽,限位槽半径大于缓冲球,且若干缓冲球分别设置于若干限位槽中,结构板开设有位置与限位槽对应的若干抵接槽,抵接槽半径与缓冲球相等。本申请能够提供二级减震结构,以弹性减震组件削减震荡,以往复减震组件随震动进行适应性调整,从而削减地震对于基柱带来的冲击。从而削减地震对于基柱带来的冲击。从而削减地震对于基柱带来的冲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建筑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结构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抗震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0003]抗震结构是在大体积机械架构及建筑架构中常用的间接连接结构,通过其本身的结构特性,对两个连接体之间因震动产生的位移进行连接,对位移变量进行吸收,从而实现抗震。
[0004]专利技术人在实践中发现,现有的连接方式及连接结构为硬性的连接,虽然具有一定的抗震缓冲效果,但是因其本身为硬性结构原因,在震后往往会产生结构性变形,影响下次地震冲击时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现有技术在震后缺乏自适应恢复能力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抗震建筑结构。
[0006]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抗震建筑结构,包括结构柱、结构板和底座,所述底座与地基一体浇筑,所述结构板连接结构柱,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地基,所述结构板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往复减震组件和若干弹性减震组件,若干所述减震组件一端均连接所述结构板,另一端均连接所述底座,所述往复减震组件包括若干缓冲球,所述底座上阵列开设有若干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半径大于所述缓冲球,且若干所述缓冲球分别设置于若干所述限位槽中,所述结构板开设有位置与所述限位槽对应的若干抵接槽,所述抵接槽半径与所述缓冲球相等。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二级减震结构,以弹性减震组件削减震荡,以往复减震组件随震动进行适应性调整,从而削减地震对于基柱带来的冲击,以增强建筑抗震性能,同时在一定震动强度内建筑结构具有自适应复原的效果。
[0009]可选的,所述限位槽与所述抵接槽中均铺设有加强板,所述限位槽外沿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高于所述底座表面。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板用于增加结构强度,防止在重力作用下缓冲球与限位槽相对施力,而造成限位槽内壁变形影响缓冲球结构作用,限位环用于防止缓冲球在滚动至边缘时脱出限位槽。
[0011]可选的,所述弹性减震组件包括连接块和弹性件,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结构板连接,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结构板的一侧,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连接块的一侧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一端连接所述底座。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结构板与底座通过若干弹性件连接,在发生震动时,结
构板与底座间的振动传导优先由弹性件进行吸收,且结构板与底座间的相对运动也会因弹性件存在复原的趋势。
[0013]可选的,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块和两根连杆,两根所述连杆的一端均铰接于所述支撑块上,一根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支撑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结构板,另一根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支撑块的一端连接所述底座。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连杆转移振动方向,当震动为水平方向时,连杆将底座和结构板水平方向相对运动转化至弹性件上,以削减震动,同时增加结构的使用寿命。
[0015]可选的,所述弹性件包括伸缩杆和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与所述伸缩杆上,所述伸缩杆内空间加注有阻尼物质。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进行减振,伸缩杆在支撑弹簧的同时,也起到吸收震动的作用,从而使结构强度更高,滤振效果更好。
[0017]可选的,所述结构板上还设置有壳体,所述底座靠近所述结构板的一侧设置有凸台,所述复减震组件设置于所述凸台上,若干所述弹性减震组件沿所述凸台周边一侧与所述凸台连接,所述结构板通过所述壳体罩设于所述底座上,若干所述弹性减震组件另一侧连接于所述壳体内壁上。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为复减震组件和弹性减震组件提供保护。
[0019]可选的,所述弹性减震组件还包括组合块,所述组合块与所述连杆一端连接,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供所述组合块插入的组合槽,所述壳体外壁上还穿设有组合螺栓,所述组合螺栓穿设过所述壳体至所述组合块内。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连杆通过连接于组合块而与壳体连接,以方便弹性减震组件于结构板内的安装。
[0021]可选的,所述结构板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还阵列设置有若干连接筋,所述结构柱靠近所述结构板的一侧开设有供若干所述连接筋插入所述结构板内的连接槽,所述结构柱周向外壁上开设有若干浇筑孔,所述浇筑孔与所述连接槽连通。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结构板与结构柱的连接方式,将结构柱插入连接筋中,并通过浇筑孔浇筑混凝土,使结构板与结构柱浇筑为一体,以提高两者结构的稳定性。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0024]1.提供一种具有两级减震的建筑结构,以提供抗震性能更佳的建筑;
[0025]2.结构柱与结构板通过混凝土浇筑为一体,使结构强度更大,结构稳定性更强。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结构柱部分剖示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结构板与底座部分剖示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隐藏结构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1、结构柱;11、连接槽;12、浇筑孔;2、结构板;21、壳体;211、组合螺栓;22、螺孔;23、连接筋;24、围挡;25、抵接槽;3、底座;31、凸台;32、限位槽;33、加强板;34、限位环;4、缓冲球;51、伸缩杆;52、弹簧;53、连接块;531、螺柱;54、支撑件;541、支撑块;
542、连杆;543、组合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1至附图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参照图1至图4,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抗震建筑结构,包括结构柱1、结构板2和底座3,底座3与地基一体浇筑,结构板2连接结构柱1,底座3连接地基,结构板2与底座3之间设置有往复减震组件和若干弹性减震组件,若干减震组件一端均连接结构板2,另一端均连接底座3,复位组件包括若干缓冲球4,底座3上阵列开设有若干限位槽32,限位槽32半径大于缓冲球4,且若干缓冲球4分别设置于若干限位槽32中,结构板2开设有位置与限位槽32对应的若干抵接槽25,抵接槽25半径与缓冲球4相等。
[0033]参照图3和图4,具体地,限位槽32与抵接槽25中均铺设有加强板33,限位槽32外沿设置有限位环34,限位环34高于底座3表面。加强板33用于增加结构强度,防止在重力作用下缓冲球4与限位槽32相对施力,而造成限位槽32内壁变形影响缓冲球4结构作用,限位环34用于防止缓冲球4在滚动至边缘时脱出限位槽32。
[0034]参照图3和图4,弹性减震组件包括连接块53和弹性件,连接块53与结构板2连接,弹性件连接于连接块53远离结构板2的一侧,弹性件远离连接块53的一侧设置有支撑件54,支撑件54一端连接底座3。连接块53上设置有螺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柱(1)、结构板(2)和底座(3),所述底座(3)与地基一体浇筑,所述结构板(2)连接结构柱(1),所述底座(3)连接所述地基,所述结构板(2)与所述底座(3)之间设置有往复减震组件和若干弹性减震组件,若干所述减震组件一端均连接所述结构板(2),另一端均连接所述底座(3),所述往复减震组件包括若干缓冲球(4),所述底座(3)上阵列开设有若干限位槽(32),所述限位槽(32)半径大于所述缓冲球(4),且若干所述缓冲球(4)分别设置于若干所述限位槽(32)中,所述结构板(2)开设有位置与所述限位槽(32)对应的若干抵接槽(25),所述抵接槽(25)半径与所述缓冲球(4)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32)与所述抵接槽(25)中均铺设有加强板(33),所述限位槽(32)外沿设置有限位环(34),所述限位环(34)高于所述底座(3)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减震组件包括连接块(53)和弹性件,所述连接块(53)与所述结构板(2)连接,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连接块(53)远离所述结构板(2)的一侧,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连接块(53)的一侧设置有支撑件(54),所述支撑件(54)一端连接所述底座(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震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54)包括支撑块(541)和两根连杆(542),两根所述连杆(542)的一端均铰接于所述支撑块(541)上,一根所述连杆(542)远离所述支撑块(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尚棋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华航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