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驱动扬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4587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驱动扬声器,属于扬声器技术领域,磁路系统设置在第一振动发声结构与第二振动发声结构之间;第一振动发声结构与第二振动发声结构关于磁路系统对称设置;磁路系统包括中心极片和设置在中心极片上的中心磁钢、左磁钢、右磁钢、前磁钢和后磁钢;左磁钢与右磁钢关于中心磁钢对称设置;前磁钢与后磁钢关于中心磁钢对称设置;第一振动发声结构与第二振动发声结构共用一个磁路系统,缩小了扬声器的体积,实现了扬声器的轻薄化和小型化。化。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驱动扬声器


[0001]本技术涉及扬声器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驱动扬声器。

技术介绍

[0002]扬声器广泛应用在声学设备上,例如电视、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过去的十几年中上述具有扬声器的电子产品逐渐向轻薄化或小型化方向发展,轻薄化和小型化发展的过程中,反而对扬声器的声学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了增加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新能源汽车配备的扬声器在声学性能足够优秀的情况下需要扬声器轻薄化与小型化,减轻整车的重量。
[0003]传统的多媒体用扬声器产品因为有纸盆、定芯支片、铁气体磁铁与盆架结构,所以在结构上很难做薄;微型扬声器产品可以做薄,将微型扬声器结构的面积简单做大,容易造成两面性能不同效果,但限于面积与电磁驱动力比较小,扬声器的声学性能不能满足行业要求。
[0004]例如,公开号:CN 212324356 U,专利名称:一种双驱动双面发声的扬声器,揭示了“第一发声体与第二发声体以共用导磁板为对称面对称设置。第一磁路系统和第二磁路系统相对于共用导磁板对称设置,第一振动系统安装在第一磁路系统的外侧,第二振动系统安装在第二磁路系统的外侧”。但是此方案设计有10个磁钢,且对称的磁钢充磁方向相反,组装困难,工艺复杂。
[0005]因此,为了实现扬声器轻薄化与小型化,急需一种多驱动扬声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新的磁路系统,保证扬声器两面声学性能情况下,同时满足扬声器的轻薄化、小型化和组装简便的扬声器。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驱动扬声器,其包括第一振动发声结构、第二振动发声结构和磁路系统,其中,
[0008]所述磁路系统设置在第一振动发声结构与第二振动发声结构之间;
[0009]所述第一振动发声结构与第二振动发声结构关于磁路系统对称设置;
[0010]所述磁路系统包括中心极片和设置在中心极片上的中心磁钢、左磁钢、右磁钢、前磁钢和后磁钢;
[0011]所述左磁钢与右磁钢关于中心磁钢对称设置;前磁钢与后磁钢关于中心磁钢对称设置。
[0012]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中心极片包括中心孔、左缺口、右缺口、前缺口和后缺口;所述左缺口、右缺口、前缺口和后缺口分别设置在中心极片的四条边上;中心磁钢设置在中心孔内,左磁钢设置在左缺口内,右磁钢设置在右缺口内,前磁钢设置在前缺口内,后磁钢设置在后缺口内。
[0013]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磁路系统还包括上极片和下极片,所述上极片
紧贴中心磁钢一端,所述下极片紧贴中心磁钢另一端。
[0014]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磁路系统还包括上边极片和下边极片,所述上边极片围绕上极片设置,所述下边极片围绕下极片设置。
[0015]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边极片与左磁钢、右磁钢、前磁钢和后磁钢的一端相连接;下边极片与左磁钢、右磁钢、前磁钢和后磁钢的另一端相连接。
[0016]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第一振动发声结构包括第一音圈,所述第一音圈位于中心磁钢设置上极片的一端。
[0017]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第二振动发声结构包括第二音圈,所述第二音圈位于中心磁钢设置下极片的一端。
[0018]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第一音圈、第二音圈和中心磁钢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并且该直线与中心极片所在的平面垂直。
[0019]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第一振动发声结构还包括第一膜片、第一球顶、第一上支撑板、第一下支撑板、第一FPC和第一辅膜,所述第一球顶固定设置在第一膜片上,所述第一膜片固定设置在第一上支撑板上,所述上边极片设置在第一上支撑板和第一下支撑板之间,第一音圈固定设置在第一下支撑板上,所述第一FPC和第一辅膜设置在第一下支撑板与上极片之间。
[0020]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第二振动发声结构还包括第二膜片、第二球顶、第二上支撑板、第二下支撑板、第二FPC和第二辅膜,所述第二球顶固定设置在第二膜片上,所述第二膜片固定设置在第二上支撑板上,所述下边极片设置在第二上支撑板和第二下支撑板之间,第二音圈固定设置在第二下支撑板上,所述第二FPC和第二辅膜设置在第二下支撑板与下极片之间。
[0021]本技术一种多驱动扬声器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1)第一振动发声结构与第二振动发声结构共用一个磁路系统,缩小了扬声器的体积,实现了扬声器的轻薄化和小型化;
[0023](2)第一振动发声结构与第二振动发声结构关于磁路系统对称设置,第一振动发声结构与第二振动发声结构增加了有效振幅面积,达到提高频响的目的,同时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的性能和振幅一致,降低扬声器的失真同时消除整机的振动,保证了第一振动发声结构1与第二振动发声结构的声学性能;
[0024](3)中心磁钢、左磁钢、右磁钢、前磁钢、后磁钢安装只需放入对应的中心孔、左缺口、右缺口、前缺口和后缺口即可,装配难度下降,其次磁钢与对应的缺口相互配合,磁钢在中心极片上的安装精度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技术一种多驱动扬声器的立体图;
[0027]图2为本技术磁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第一振动发声结构、第二振动发声结构和磁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如图1

3所示,一种多驱动扬声器,其包括第一振动发声结构1、第二振动发声结构2和磁路系统3。
[0031]其中,如图1和3所示,磁路系统3设置在第一振动发声结构1与第二振动发声结构2之间;第一振动发声结构1与第二振动发声结构2关于磁路系统3对称设置;第一振动发声结构1与第二振动发声结构2共用一个磁路系统3,缩小了扬声器的体积,实现了扬声器的轻薄化和小型化;第一振动发声结构1与第二振动发声结构2关于磁路系统3对称设置,第一振动发声结构1与第二振动发声结构2增加了有效振幅面积,达到提高频响的目的,同时第一膜片12和第二膜片22的性能和振幅一致,降低扬声器的失真同时消除整机的振动,保证了第一振动发声结构1与第二振动发声结构2的声学性能。
[0032]磁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驱动扬声器,其包括第一振动发声结构(1)、第二振动发声结构(2)和磁路系统(3),其中,所述磁路系统(3)设置在第一振动发声结构(1)与第二振动发声结构(2)之间;所述第一振动发声结构(1)与第二振动发声结构(2)关于磁路系统(3)对称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系统(3)包括中心极片(31)和设置在中心极片(31)上的中心磁钢(32)、左磁钢(33)、右磁钢(34)、前磁钢(35)和后磁钢(36);所述左磁钢(33)与右磁钢(34)关于中心磁钢(32)对称设置;前磁钢(35)与后磁钢(36)关于中心磁钢(32)对称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驱动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极片(31)包括中心孔(311)、左缺口(312)、右缺口(313)、前缺口(314)和后缺口(315);所述左缺口(312)、右缺口(313)、前缺口(314)和后缺口(315)分别设置在中心极片(31)的四条边上;中心磁钢(32)设置在中心孔(311)内,左磁钢(33)设置在左缺口(312)内,右磁钢(34)设置在右缺口(313)内,前磁钢(35)设置在前缺口(314)内,后磁钢(36)设置在后缺口(315)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驱动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系统(3)还包括上极片(37)和下极片(38),所述上极片(37)紧贴中心磁钢(32)一端,所述下极片(38)紧贴中心磁钢(32)另一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驱动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系统(3)还包括上边极片(39)和下边极片(30),所述上边极片(39)围绕上极片(37)设置,所述下边极片(30)围绕下极片(38)设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驱动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极片(39)与左磁钢(33)、右磁钢(34)、前磁钢(35)和后磁钢(36)的一端相连接;下边极片(30)与左磁钢(33)、右磁钢(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杰魏学东王勇臻
申请(专利权)人:共达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