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沫水喷雾系统及一种消防系统及一种隧道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4558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03
一种泡沫水喷雾系统,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连接市政水管路或消防水池,所述进水管另一端连接水喷雾泵及水稳压泵组,所述水喷雾泵既稳压泵组连接压力水管的一端,所述压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泡沫水喷雾控制阀组,所述压力水管上还连接有气压罐;所述泡沫水喷雾系统还包括泡沫罐,所述泡沫罐连接泡沫泵及泡沫稳压泵组,所述泡沫泵及泡沫稳压泵组连接泡沫原液管的一端,所述泡沫原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泡沫水喷雾控制阀组,所述泡沫水喷雾控制阀组连接泡沫混合液管的一端,所述泡沫混合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喷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所述泡沫水喷雾系统的消防系统以及包括所述消防系统的隧道。消防系统的隧道。消防系统的隧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泡沫水喷雾系统及一种消防系统及一种隧道


[0001]本技术属于消防设施
,具体为一种泡沫水喷雾消防系统以及包括所述消防系统的隧道。

技术介绍

[0002]隧道,是一种与外界具有有限出入口的狭长管状构筑物,空间相对狭小,排烟散热条件有限。一旦发生火灾,着火点周围温度升高极快,大量有毒有害烟气短时间内聚集,易造成火灾快速蔓延,易导致隧道结构和衬砌被破坏,阻碍外部消防力量灭火和救援,增加隧道内人员逃生难度。
[0003]目前,国内大多数隧道采用了消火栓系统、固定式水成膜泡沫灭火装置、固定式水喷雾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等。
[0004]消火栓系统对于处于初期的规模较小火灾尤其是A类火灾能及时扑灭,但对于隧道内常见的B类火灾扑灭效果不佳,仅起到冷却作用,发生流淌火时不能使用,因此隧道内消防灭火的功能还无法完成承担。
[0005]固定式水成膜泡沫灭火装置是一种新型低倍数泡沫固定式灭火装置,将水和泡沫液按比例混合,喷射出泡沫混合液,适用于扑灭石油类物质燃烧引起的B类火灾,以及木材、纺织品等一般固体物质引起的A类火灾,但由于仅适用于火灾发生初期以及火灾规模较小的阶段,对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火灾无法有效控制,且该装置完全人工手动操作,无法自动动作,属于人工扑救,需要过隧道的司机和乘客具备及时报警和灭火自救的意识,对未经培训的人员操作时有一定难度,容易错过控制火灾的最佳时机,因此无法完全承担隧道内消防灭火的重任。
[0006]固定式水喷雾适用于火灾危险大、扑救难度高的专用设施或设备,但无法扑灭B类火灾,仅起到冷却防护效果,致使烟雾层下降,产生的大量过热蒸汽极具危害性,影响消防人员视线及人员逃生。
[0007]细水雾灭火系统对A、B、C类火灾均有较好的灭火效果,但由于水雾过于细小,受通风系统吹散扰动影响,不利于灭火防护冷却。
[0008]因此针对隧道火灾,需要一种相较于其他固定灭火系统更适用于隧道的灭火系统,尤其是适用宽高比更大的隧道。与常见的固定水灭火系统相比,泡沫水喷雾系统结合了水喷雾系统和固定式水成膜泡沫灭火装置的优点,发挥了泡沫灭火和水喷雾冷却、控火的优势,既可以通过泡沫隔断氧气有效灭火,又可以通过水汽蒸发窒息而防止复燃,利用在线平衡式比例混合技术精确控制混合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因而具有极强的灭火能力,适用于长宽隧道;同时水喷雾雾滴冲击动量大,3%~6%的AFFF能直达燃烧面,隔绝氧气,有效覆盖流淌火并防止复燃。灭火时间短,效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泡沫水喷雾系统及包括该泡沫水喷雾系统的消防系
统及包括所述消防系统的隧道,它不仅能满足快速响应,有效灭火,还具备持续冷却,自主运控,安全可靠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宽高比大的隧道。
[0010]一种泡沫水喷雾系统,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连接市政水管路或消防水池,所述进水管另一端连接水喷雾泵及水稳压泵组,所述水喷雾泵既稳压泵组连接压力水管的一端,所述压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泡沫水喷雾控制阀组,所述压力水管上还连接有气压罐;
[0011]所述泡沫水喷雾系统还包括泡沫罐,所述泡沫罐连接泡沫泵及泡沫稳压泵组,所述泡沫泵及泡沫稳压泵组连接泡沫原液管的一端,所述泡沫原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泡沫水喷雾控制阀组,所述泡沫水喷雾控制阀组连接泡沫混合液管的一端,所述泡沫混合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喷头。
[0012]进一步地,所述泡沫混合液为泡沫比例3%~6%的水成膜泡沫液。
[0013]本技术还包括一种消防系统,所述消防系统包括所述泡沫水喷雾系统,还包括火灾报警控制中心,所述火灾报警控制中心连接有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器以及声光报警器。
[0014]进一步地,所述泡沫水喷雾控制阀组包括与所述火灾报警控制中心相连的雨淋电磁阀、泡沫电磁阀以及混合器,所述雨淋电磁阀控制所述压力水管的通路,所述泡沫电磁阀控制所述泡沫原液管的通路。
[0015]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水管上安装有水路压力传感器,所述泡沫原液管上安装有泡沫压力传感器,所述水路压力传感器、泡沫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火灾报警控制中心相连。
[0016]进一步地,所述水喷雾泵及水稳压泵组、泡沫泵及泡沫稳压泵组分别与所述火灾报警控制中心相连。
[0017]本技术还包括一种隧道,所述隧道包括所述消防系统。
[0018]进一步地,所述隧道内沿其纵向每20~25m为一灭火分区,每个灭火分区布置有一套泡沫水喷雾控制阀组。
[0019]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所述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m。
[0020]进一步地,所述隧道包括主线和匝道,所述主线和匝道的并线段采用双侧喷淋和顶部喷淋的布置。
[0021]本技术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不仅能满足快速响应,有效灭火,还具备持续冷却,自主运控,安全可靠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宽高比大的隧道(如9.5m宽、11m宽、14.4m宽)。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中泡沫水喷雾系统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中消防系统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中隧道结构剖面图;
[0026]图中:1进水管,2水喷雾泵及水稳压泵组,3气压罐,4泡沫罐,5泡沫泵及泡沫稳压泵组,6泡沫水喷雾控制阀组,7压力水管,8泡沫原液管,9泡沫混合液管,10喷头,11喷头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8]本技术包括一种泡沫水喷雾系统。
[0029]实施例一:参照图1,一种泡沫水喷雾系统,包括进水管1,所述进水管1一端连接市政水管路或消防水池,所述进水管1另一端连接水喷雾泵及水稳压泵组2,所述水喷雾泵及水稳压泵组2连接压力水管7的一端,所述压力水管7的另一端连接泡沫水喷雾控制阀组6,所述压力水管7上还连接有气压罐3。所述泡沫水喷雾系统还包括泡沫罐4,所述泡沫罐4连接泡沫泵及泡沫稳压泵组5,所述泡沫泵及泡沫稳压泵组5连接泡沫原液管8的一端,所述泡沫原液管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泡沫水喷雾控制阀组6,所述泡沫水喷雾控制阀组6连接泡沫混合液管9的一端,所述泡沫混合液管9的另一端连接有喷头10。
[0030]实施例二: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水管7以及所述泡沫原液管8设置有分支用以连接不同的泡沫水喷雾控制阀组6,通过设置分支能够提供多处泡沫水喷雾控制阀组6从而扩大泡沫水喷雾控制范围。
[0031]需要说明,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所述喷头10均设置有多个,且沿所述泡沫混合液管9等距分布,以增大喷淋面积。
[0032]另外,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泡沫水喷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连接市政水管路或消防水池,所述进水管另一端连接水喷雾泵及水稳压泵组,所述水喷雾泵既稳压泵组连接压力水管的一端,所述压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泡沫水喷雾控制阀组,所述压力水管上还连接有气压罐;所述泡沫水喷雾系统还包括泡沫罐,所述泡沫罐连接泡沫泵及泡沫稳压泵组,所述泡沫泵及泡沫稳压泵组连接泡沫原液管的一端,所述泡沫原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泡沫水喷雾控制阀组,所述泡沫水喷雾控制阀组连接泡沫混合液管的一端,所述泡沫混合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喷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沫水喷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混合液为泡沫比例3%~6%的水成膜泡沫液。3.一种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所述泡沫水喷雾系统,还包括火灾报警控制中心,所述火灾报警控制中心连接有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器以及声光报警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水喷雾控制阀组包括与所述火灾报警控制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开峰史义雄刘飞林亚楠纪中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