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功回收装置及汽车空调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4351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膨胀功回收装置及汽车空调系统,膨胀功回收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依次构造有膨胀腔、分离腔以及电机腔,支撑轴贯穿壳体相对的两端,且与壳体转动连接,膨胀腔设有制冷剂入口,分离腔设有第一制冷剂出口,用于排出液态制冷剂;电机腔设有第二制冷剂出口,用于排出气态制冷剂;风扇叶片设于支撑轴的端部,多个风扇叶片环向设于支撑轴;膨胀叶轮设于膨胀腔内,多个膨胀叶轮环向设于支撑轴;导流组件设于分离腔,用于制冷剂的气液分离;电机设于电机腔,用于驱动支撑轴转动。高温高压制冷剂由制冷剂入口进入膨胀腔冲刷膨胀叶轮,膨胀叶轮回收膨胀功,带动支撑轴和风扇叶片转动,有利于节省能量消耗。耗。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膨胀功回收装置及汽车空调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膨胀功回收装置及汽车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空调是汽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车内人体舒适性及汽车能耗。二氧化碳作为天然环保工质,是汽车空调制冷剂替代的主要方向。但由于其临界压力较高,系统常采用跨临界循环,导致系统的节流损失较大,现有二氧化碳空调系统中节流元件未对节流损失进行回收利用。
[0003]现有技术中通常将膨胀机的轴与压缩部件连接,将膨胀功回收用于压缩功利用,但是由于膨胀过程的转速和压缩过程的转速不易匹配,使得膨胀功的利用率较低,对于汽车空调系统来说更加难以实现。此外,高压气体经膨胀节流后产生气液混合的两相流,其中的气相组分对于蒸发器的流动换热具有不利影响。现有技术中汽车存在未能对节流损失进行有效回收利用,能耗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膨胀功回收装置及汽车空调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的汽车存在能耗高、制冷剂节流损失未得到利用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膨胀功回收装置,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膨胀功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支撑轴、电机、风扇叶片、膨胀叶轮以及导流组件;所述壳体内依次构造有膨胀腔、分离腔以及电机腔,所述支撑轴贯穿所述壳体相对的两端,且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膨胀腔设有制冷剂入口,所述分离腔设有第一制冷剂出口,用于排出液态制冷剂;所述电机腔设有第二制冷剂出口,用于排出气态制冷剂;所述风扇叶片设于所述支撑轴的端部,多个所述风扇叶片环向设于所述支撑轴;所述膨胀叶轮设于所述膨胀腔内,多个所述膨胀叶轮环向设于所述支撑轴;所述导流组件设于所述分离腔,用于制冷剂的气液分离;所述电机设于所述电机腔,用于驱动所述支撑轴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功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包括导流板;多个所述导流板沿所述支撑轴的轴向方向间隔设于所述支撑轴,所述导流板呈螺旋状设于所述支撑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膨胀功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设有螺旋凹槽,多个所述螺旋凹槽沿所述支撑轴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导流板与所述螺旋凹槽交错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膨胀功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还包括挡流件;所述挡流件设于所述电机与端部的一个所述导流板之间;所述挡流件包括多个挡流板,多个所述挡流板环向设于所述支撑轴的周向;所述挡流板的一个端面与所述支撑轴的表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挡流板的另一个端面与所述分离腔的腔壁面之间具有第二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慧明张硕唐明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