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篡接的上网行为管理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4238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篡接的上网行为管理终端,包括机体,机体前侧设有多个接线腔,内部设有主控制器,相邻两个接线腔之间设有一个活动隔片,常态下各个活动隔片缩入在机体中,为每个活动隔片设有一个驱动弹簧、两个转杆和两个触动件,驱动弹簧位于活动隔片后侧对其施加向前伸出至机体外的弹力,每个活动隔片左、右两侧设有两个卡块,两个转杆在常态下挡在两个卡块前侧从而阻挡活动隔片向前伸出至机体外,两个触动件始端分别接触两个转杆,末端分别伸入到活动隔片两旁侧的接线腔中,两个触动件若被分别接入到活动隔片两旁侧的接线腔中的网线端头触动,则分别驱动两个转杆移开不再阻挡活动隔片向前伸出至机体外。阻挡活动隔片向前伸出至机体外。阻挡活动隔片向前伸出至机体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篡接的上网行为管理终端


[0001]本技术涉及网络安全管理
,特别涉及一种防篡接的上网行为管理终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互联网的日渐发展,企业员工在上班期间的上网行为问题呈增长趋势,例如员工在上班期间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站,这不仅占用企业网络速度,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企业内网安全。目前有些企业在上班期间会使用上网行为管理终端对员工的违规上网行为进行拦截管理,上网行为管理终端具有多个接线腔,在使用时通过多个接线腔连接员工的电脑,以此获取员工电脑的网络数据并据此对违规的上网行为进行拦截管理。
[0003]目前,上网行为管理终端的多个接线腔通常相距较近,这样电脑通过网线连接各个接线腔之后,若接在相邻接线腔的两根网线的端头屏蔽层有变形破损,则这两根网线一旦接触则会出现信号干扰篡接的情况,影响上网行为管理终端对违规上网行为的拦截管理。现有一种上网行为管理终端,其相邻两个接线腔之间设有凸出的隔片,这样即使接在相邻接线腔的两根网线的端头屏蔽层有变形破损,隔片也能将两根网线隔开而不会接触出现信号干扰篡接的情况,但是,相邻两个接线腔之间设置凸出的隔片会阻碍网线接入到接线腔中,造成接线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给出一种上网行为管理终端,其能防止接在接线腔的网线信号干扰篡接,且接线方便。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篡接的上网行为管理终端,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前侧设有多个接线腔,内部设有主控制器,各个接线腔内设有电连接所述主控制器的接线端子,相邻两个接线腔之间设有一个活动隔片,常态下各个活动隔片缩入在所述机体中,为每个活动隔片设有一个驱动弹簧、两个转杆和两个触动件,所述驱动弹簧位于所述活动隔片后侧对其施加向前伸出至所述机体外的弹力,每个活动隔片左、右两侧设有两个卡块,两个转杆在常态下挡在两个卡块前侧从而阻挡所述活动隔片向前伸出至所述机体外,两个触动件始端分别接触两个转杆,末端分别伸入到所述活动隔片两旁侧的接线腔中,两个触动件若被分别接入到所述活动隔片两旁侧的接线腔中的网线端头触动,则分别驱动两个转杆移开不再阻挡所述活动隔片向前伸出至所述机体外。
[0006]优选地,两个转杆挡在两个卡块前侧具体地:每个转杆的转轴位于自身中间位置,其第一端挡在卡块前侧,第二端的背向活动隔片的一侧接触触动件。
[0007]优选地,为每个转杆设有复位弹簧。
[0008]优选地,所述复位弹簧位于转杆的第一端的背向活动隔片的一侧。
[0009]优选地,两个转杆分别位于所述活动隔片左、右两侧,两个触动件分别位于所述活动隔片左、右两侧。
[0010]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常态下,各个活动隔片缩入机体中,不会阻碍网线接入到接线腔中;在某个活动隔片两侧的接线腔都有网线端头接入的情况下,该活动隔片对应的两个触动件被这两个网线端头触动缩入到机体中,从而驱动两个转杆移开从而不再阻挡活动隔片,则活动隔片在驱动弹簧所施加的弹力作用下向前移动伸出至机体外,从而将两侧的接线腔隔开,这样即使接在这两个接线腔中的两根网线的端头屏蔽层有变形破损,活动隔片也能将两根网线隔开使其不会相互接触出现信号干扰篡接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防篡接的上网行为管理终端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0012]图2是防篡接的上网行为管理终端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0013]图3是活动隔片与触动件的配合关系正视图;
[0014]图4是活动隔片与触动件的配合关系俯视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1

机体;2

接线腔;3

活动隔片;31

卡块;4

伸出施力件;5

转杆;51

转杆的第一端;52

转杆的第二端;6

触动件;7

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创造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防篡接的上网行为管理终端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机体1,在机体1前侧横向排列有七个接线腔2,机体1内部设有主控制器(图中未示出),各个接线腔2内设有电连接主控制器的接线端子。相邻两个接线腔2之间设有一个活动隔片3,则七个横向排列的接线腔2对应设有六个活动隔片3,常态下各个活动隔片3缩入在机体1中。在机体1内,在每个活动隔片3的左、右两侧外分别设有左、右两个触动件6,两个触动件6的末端分别伸入至该活动隔片3两旁侧的接线腔2中。
[0018]如图3和图4所示,活动隔片3的左、右两侧上分别设有左、右两个卡块31。在机体1内,为每个活动隔片3配设驱动弹簧4和分别位于活动隔片3的左、右两侧外的转杆5,转杆5的转轴位于自身中间位置。常态下两个转杆5作为阻挡件,它们的第一端51分别挡在两个卡块31前侧,转杆5的第一端51的背向活动隔片3的一侧设有复位弹簧7,两个触动件6的始端分别接触两个转杆5的第二端52的背向活动隔片3的一侧。驱动弹簧4位于活动隔片3后侧,往前抵顶活动隔片3,常态下活动隔片3往后缩入机体1中压缩驱动弹簧4,则驱动弹簧4对活动隔片3施加向前伸出至机体1外的弹力,但活动隔片3因其两个卡块31被两个转杆5阻挡而不能向前伸出至机体1外,不会阻碍网线接入到接线腔2中。
[0019]用户将两个网线端头分别接入到相邻两个接线腔2中,这两个相邻接线腔2中的触动件6都会被网线端头触动缩入到机体1中,此情况下,位于这两个相邻接线腔2之间的活动隔片3左、右两侧的两个触动件6移向该活动隔片3,则这两个触动件6分别将两个转杆5的第二端52推向活动隔片3,使这两个转杆5转动,驱使两个转杆5的第一端51移离活动隔片3,两个转杆5的第一端51就会从活动隔片3的两个卡块31前侧移开,不再阻挡活动隔片3,那么活动隔片3在驱动弹簧4所施加的弹力作用下向前移动伸出至机体1外,从而将两旁侧的接线腔2隔开,这样即使接在这两个相邻接线腔2中的两根网线的端头屏蔽层有变形破损,活动隔片3也能将两根网线隔开使其不会相互接触出现信号干扰篡接的情况。
[0020]相邻的这两个接线腔2中的网线端头,拔出其中一个或两个都拔出,已拔出网线端头的接线腔2中的触动件6就不再被网线端头顶压,此情况下,与该触动件6接触的转杆5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恢复至原位,则触动件6被转杆5推回至该接线腔2中,此时用户可手动将活动隔片3推回到机体1中;由图4可见转杆5的第一端51前侧面为斜面,故在将活动隔片3推回到机体1的过程中,活动隔片3的卡块31可沿斜面挤开转杆5的第一端51,则活动隔片3可顺利回缩到机体1中;在卡块31完全越过转杆5之后,转杆5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恢复至原位,则转杆5的第一端51挡在卡块31前侧使活动隔片3不能向前伸出至机体1外。
[0021]如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方式,不以此限定专利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基础上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防篡接的上网行为管理终端,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前侧设有多个接线腔(2),内部设有主控制器,各个接线腔(2)内设有电连接所述主控制器的接线端子,其特征是,相邻两个接线腔(2)之间设有一个活动隔片(3),常态下各个活动隔片(3)缩入在所述机体(1)中,为每个活动隔片(3)设有一个驱动弹簧(4)、两个转杆(5)和两个触动件(6),所述驱动弹簧(4)位于所述活动隔片(3)后侧对其施加向前伸出至所述机体(1)外的弹力,每个活动隔片(3)左、由两侧设有两个卡块(31),两个转杆(5)在常态下挡在两个卡块(31)前侧从而阻挡所述活动隔片(3)向前伸出至所述机体(1)外,两个触动件(6)始端分别接触两个转杆(5),末端分别伸入到所述活动隔片(3)两旁侧的接线腔(2)中,两个触动件(6)若被分别接入到所述活动隔片(3)两旁侧的接线腔(2)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仁坤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云羲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