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釜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3813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搅拌釜下料装置,属于搅拌装置技术领域,其便于对粘附在搅拌釜的内壁上的物料进行刮除,使其能够集中下落排放,将残余物料快速排出,提高了其排放速率,对物料的清除较为彻底,避免物料残余而影响后续搅拌物料,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整体实用性较好,包括:筒状搅拌釜和盖板,盖板位于筒状搅拌釜上;转动柱,转动柱转动设置在盖板内;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盖板上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伞状齿轮一;伞状齿轮二,伞状齿轮二固定安装在转动柱的一端,其与伞状齿轮一相啮合;两个支撑柱,两个支撑柱固定焊接在筒状搅拌釜的底部;卸料管,卸料管设置在筒状搅拌釜的底部且卸料管上设置有控制阀。状搅拌釜的底部且卸料管上设置有控制阀。状搅拌釜的底部且卸料管上设置有控制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搅拌釜下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搅拌装置
,尤其是涉及搅拌釜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外墙涂料,是用于涂刷建筑外立墙面的装饰涂料,具有有防水、保色、耐污染、耐老化的特点,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指标就是抗紫外线照射,要求达到长时间照射不变色,2013年以来节能环保的液态石水性涂料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部分外墙涂料还要求有抗水性能,要求有自涤性,漆膜要硬而平整,脏污一冲就掉。
[0003]目前,外墙涂料在生产时,必须对其进行搅拌作业,而现有技术中对于外墙涂料的搅拌一般都会使用搅拌釜,但由于油漆自身具有粘性,在将搅拌完成后的油漆进行排放时,油漆容易粘附在搅拌釜的内壁上,导致其排放不够彻底,排放速率较慢,同时可能会对后续所需搅拌的油漆造成一定的影响,且增加了工作人员对釜体内壁清理的工作负担。
[0004]因此,提出一种搅拌釜下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搅拌釜下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搅拌釜下料装置,包括:
[0008]筒状搅拌釜和盖板,所述盖板位于筒状搅拌釜上;
[0009]转动柱,所述转动柱转动设置在盖板内;
[0010]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盖板上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伞状齿轮一;
[0011]伞状齿轮二,所述伞状齿轮二固定安装在转动柱的一端,其与伞状齿轮一相啮合;
[0012]两个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固定焊接在筒状搅拌釜的底部;
[0013]卸料管,所述卸料管设置在筒状搅拌釜的底部且卸料管上设置有控制阀;
[0014]刮料机构,所述刮料机构设置在转动柱上,其用于对筒状搅拌釜内壁上沾有的物料进行刮除;
[0015]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设置于盖板内,其用于将盖板固定限位在筒状搅拌釜上。
[001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刮料机构包括两个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固定套设在转动柱的外部,两个所述连接块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条形块,所述条形块内开设有条形槽,条形槽内滑动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一端通过多个弹簧一与条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滑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柱,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支柱的一端通过连接孔延伸至条形柱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内开设有引导槽。
[001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组件包括两个安装槽,两个安装槽均对应开设在盖板内,安装槽内滑动设置有T型块,所述T型块的一端通过多个弹簧二与条形
槽的内壁固定连接,T型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柱,所述调节柱通过通孔延伸至盖板的外部,两个所述T型块均通过条形孔延伸至盖板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001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调节柱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条形把手,两个所述限位板相对的一端均设置有防滑垫。
[001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盖板上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另一端与伞状齿轮一固定连接。
[002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均固定焊接有支撑块。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通过设置安装组件,将盖板固定安装在筒状搅拌釜上,通过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工作将带动伞状齿轮一进行转动,再通过设置刮料机构,使与伞状齿轮一相啮合的伞状齿轮二带动转动柱在盖板内进行转动,同时多个弹簧一给予滑板压力,使滑板带推动支柱进行移动,使两个刮板与筒状搅拌釜的内壁紧密贴合,再通过转动柱带动两个刮板就行转动,刮板将筒状搅拌釜内壁上的残余物料刮至引导槽内,引导槽内物料积增后快速下落至筒状搅拌釜的底部,从而通过卸料管将物料排出,其便于对粘附在搅拌釜内壁上的物料进行刮除,使其能够集中下落至卸料管,从而将残余物料快速排出,提高了其排放速率,对物料的清除较为彻底,避免物料残余而影响后续搅拌物料,降低了工作人员对釜体内壁清理的工作负担,整体实用性较好。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中刮板和支柱相互配合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筒状搅拌;2、盖板;3、转动柱;4、驱动电机;5、伞状齿轮一;6、伞状齿轮二;7、支撑柱;8、卸料管;9、控制阀;10、连接块;11、条形块;12、滑板;13、弹簧一;14、支柱;15、刮板;16、T型块;17、弹簧二;18、调节柱;19、限位板;20、条形把手;21、防滑垫;22、定位板;23、联动杆;24、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搅拌釜下料装置,包括:
[0032]筒状搅拌釜1和盖板2,盖板2位于筒状搅拌釜1上;
[0033]转动柱3,转动柱3转动设置在盖板2内;
[0034]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固定安装在盖板2上且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伞
状齿轮一5;
[0035]伞状齿轮二6,伞状齿轮二6固定安装在转动柱3的一端,其与伞状齿轮一5相啮合;
[0036]两个支撑柱7,两个支撑柱7固定焊接在筒状搅拌釜1的底部;
[0037]卸料管8,卸料管8设置在筒状搅拌釜1的底部且卸料管8上设置有控制阀9;
[0038]刮料机构,刮料机构设置在转动柱3上,其用于对筒状搅拌釜1内壁上沾有的物料进行刮除;
[0039]安装组件,安装组件设置于盖板2内,其用于将盖板2固定限位在筒状搅拌釜1上。
[0040]该搅拌釜下料装置,在安装组件的作用下,从而能够将盖板2固定安装在不同规格的筒状搅拌釜1上,同时通过启动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投入工作带动伞状齿轮一5进行转动,通过伞状齿轮一5和伞状齿轮二6的相互啮合使转动柱3在盖板2内进行转动,再通过设置刮料机构,通过刮料机构的投入使用,对筒状搅拌釜1内壁残余物料进行集中收集,使堆积的物料能够流入至卸料管8内并将其排出,其便于对粘附在搅拌釜内壁上的物料进行刮除,使其能够集中下落至卸料管8。
[0041]在图1

图4中:刮料机构包括两个连接块10,两个连接块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釜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状搅拌釜(1)和盖板(2),所述盖板(2)位于筒状搅拌釜(1)上;转动柱(3),所述转动柱(3)转动设置在盖板(2)内;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固定安装在盖板(2)上且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伞状齿轮一(5);伞状齿轮二(6),所述伞状齿轮二(6)固定安装在转动柱(3)的一端,其与伞状齿轮一(5)相啮合;两个支撑柱(7),两个所述支撑柱(7)固定焊接在筒状搅拌釜(1)的底部;卸料管(8),所述卸料管(8)设置在筒状搅拌釜(1)的底部且卸料管(8)上设置有控制阀(9);刮料机构,所述刮料机构设置在转动柱(3)上,其用于对筒状搅拌釜(1)内壁上沾有的物料进行刮除;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设置于盖板(2)内,其用于将盖板(2)固定限位在筒状搅拌釜(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釜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机构包括两个连接块(10),两个所述连接块(10)固定套设在转动柱(3)的外部,两个所述连接块(10)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条形块(11),所述条形块(11)内开设有条形槽,条形槽内滑动设置有滑板(12),所述滑板(12)的一端通过多个弹簧一(13)与条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王立明郑文豪陈学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凯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