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科普仪器
[0001]本技术涉及无线电能传输
,具体为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科普仪器。
技术介绍
[0002]无线电能传输又称无线电力传输,非接触电能传输,是通过发射器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中继能量,隔空传输一段距离后,在通过接收器将中继能量转换为电能,实现无线电能传输,其中较为常见的是非接触式充电技术所采用的电磁感应原理,在这种类型中,将两个线圈放置于邻近位置上,当电流在一个线圈中流动时,所产生的磁通量成为媒介,导致另一个线圈中也产生电动势,现有技术中为了方便人们交流学习,通常以这种电磁感应模式制作科普装置;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相关装置一般各零件都是固定安装好的,线圈无法更换、间距无法控制,只能展示基本原理,不能展示变量所带来的影响,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科普仪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只能展示基本工作原理,无法作出更深层次的科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科普仪器,包括外壳(2),所述外壳(2)的顶端通过铰接件安装有透明盖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内部的前后两端之间固定有隔板(8),且外壳(2)内部和隔板(8)的一端之间固定有两个固定杆(4),所述隔板(8)的一端通过转轴安装有旋转杆(3),且旋转杆(3)的一端延伸至外壳(2)的外侧,所述固定杆(4)和旋转杆(3)的外壁安装有移动座(6),所述移动座(6)顶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线圈(7),且第一线圈(7)的两端安装有灯珠(5),所述隔板(8)一侧的外壳(2)内部底端安装有固定座(9),且固定座(9)顶端的一侧安装有电源(12),所述电源(1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条(14),且固定条(14)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条(10),所述安装条(10)的顶端安装有第二线圈(13),所述固定条(14)和安装条(10)的内部设置有卡合结构,且固定条(14)内部和安装条(10)的下方设置有通断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科普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3)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且移动座(6)的内壁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内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科普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结构包括限位槽(23),所述限位槽(23)开设于固定条(14)顶端的两端,且限位槽(23)的内部均设置有限位块(24),所述安装条(10)两端内部的一端均安装有弹簧伸缩杆(22),且弹簧伸缩杆(22)的一端均固定有滑移块(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