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军智专利>正文

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科普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3740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科普仪器,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端通过铰接件安装有透明盖板,所述外壳内部的前后两端之间固定有隔板,且外壳内部和隔板的一端之间固定有两个固定杆,所述隔板的一端通过转轴安装有旋转杆,且旋转杆的一端延伸至外壳的外侧,所述固定杆和旋转杆的外壁安装有移动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令移动座可以定向移动,使得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之间的间距可以改变,通过安装条和固定条之间的卡合连接,可以对安装条进行快速的拆卸和安装,使得第二线圈可以进行更换,从而控制间距或者线圈匝数两者的变量,通过观察灯珠的亮度直观地看出电磁感应的效果。出电磁感应的效果。出电磁感应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科普仪器


[0001]本技术涉及无线电能传输
,具体为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科普仪器。

技术介绍

[0002]无线电能传输又称无线电力传输,非接触电能传输,是通过发射器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中继能量,隔空传输一段距离后,在通过接收器将中继能量转换为电能,实现无线电能传输,其中较为常见的是非接触式充电技术所采用的电磁感应原理,在这种类型中,将两个线圈放置于邻近位置上,当电流在一个线圈中流动时,所产生的磁通量成为媒介,导致另一个线圈中也产生电动势,现有技术中为了方便人们交流学习,通常以这种电磁感应模式制作科普装置;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相关装置一般各零件都是固定安装好的,线圈无法更换、间距无法控制,只能展示基本原理,不能展示变量所带来的影响,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科普仪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只能展示基本工作原理,无法作出更深层次的科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科普仪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端通过铰接件安装有透明盖板,所述外壳内部的前后两端之间固定有隔板,且外壳内部和隔板的一端之间固定有两个固定杆,所述隔板的一端通过转轴安装有旋转杆,且旋转杆的一端延伸至外壳的外侧,所述固定杆和旋转杆的外壁安装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顶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线圈,且第一线圈的两端安装有灯珠,所述隔板一侧的外壳内部底端安装有固定座,且固定座顶端的一侧安装有电源,所述电源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条,且固定条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条,所述安装条的顶端安装有第二线圈,所述固定条和安装条的内部设置有卡合结构,且固定条内部和安装条的下方设置有通断结构。
[0006]优选的,所述旋转杆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且移动座的内壁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内螺纹。
[0007]优选的,所述卡合结构包括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开设于固定条顶端的两端,且限位槽的内部均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安装条两端内部的一端均安装有弹簧伸缩杆,且弹簧伸缩杆的一端均固定有滑移块,所述滑移块的顶端均安装有拨杆,且拨杆的顶端均延伸至安装条的上方,所述滑移块的底端均固定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底端均与限位块的顶端相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滑移块与安装条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滑移块的最大移动距离大于限位块的长度。
[0009]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长度大于限位块长度的两倍,且限位槽内部顶端和限位块的顶端处在同一水平面上。
[0010]优选的,所述通断结构包括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开设于固定条顶端的两端,且容纳
槽内部的底端固定有第二触头,所述电源的两端均安装有导线,且导线的一端均与第二触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安装条的底端固定有两个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底端均延伸至容纳槽的内部,所述固定块的底端均固定有第一触头,所述第二线圈的两端均与第一触头的顶端相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的形状尺寸均相同,且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的中心处在同一竖直线上。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通过令移动座可以定向移动,使得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之间的间距可以改变,通过安装条和固定条之间的卡合连接,可以对安装条进行快速的拆卸和安装,使得第二线圈可以进行更换,从而控制间距或者线圈匝数两者的变量,通过观察灯珠的亮度直观地看出电磁感应的效率,能够引发观察者的思考和分析。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安装条和固定条组合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透明盖板;2、外壳;3、旋转杆;4、固定杆;5、灯珠;6、移动座;7、第一线圈;8、隔板;9、固定座;10、安装条;11、导线;12、电源;13、第二线圈;14、固定条;15、固定块;16、第一触头;17、容纳槽;18、第二触头;19、连接杆;20、拨杆;21、滑移块;22、弹簧伸缩杆;23、限位槽;24、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请参阅图1

4,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科普仪器,包括外壳2,外壳2的顶端通过铰接件安装有透明盖板1,外壳2内部的前后两端之间固定有隔板8,且外壳2内部和隔板8的一端之间固定有两个固定杆4,隔板8的一端通过转轴安装有旋转杆3,且旋转杆3的一端延伸至外壳2的外侧,固定杆4和旋转杆3的外壁安装有移动座6,移动座6顶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线圈7,且第一线圈7的两端安装有灯珠5;
[0021]旋转杆3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且移动座6的内壁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内螺纹;
[0022]具体的,如图1所示,旋转旋转杆3,致使移动座6在固定杆4的导向下沿水平方向定向移动,从而改变第一线圈7和第二线圈13之间间距,此时通过观察灯珠5的亮度可以分析判断线圈间距对接收电流的影响;
[0023]隔板8一侧的外壳2内部底端安装有固定座9,且固定座9顶端的一侧安装有电源12,电源1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条14,且固定条14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条10,安装条10的顶端安装有第二线圈13,固定条14和安装条10的内部设置有卡合结构;
[0024]卡合结构包括限位槽23,限位槽23开设于固定条14顶端的两端,且限位槽23的内部均设置有限位块24,安装条10两端内部的一端均安装有弹簧伸缩杆22,且弹簧伸缩杆22的一端均固定有滑移块21,滑移块21的顶端均安装有拨杆20,且拨杆20的顶端均延伸至安装条10的上方,滑移块21的底端均固定有连接杆19,且连接杆19的底端均与限位块24的顶端相连接;
[0025]滑移块21与安装条10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滑移块21的最大移动距离大于限位块24的长度;
[0026]限位槽23的长度大于限位块24长度的两倍,且限位槽23内部顶端和限位块24的顶端处在同一水平面上;
[0027]具体的,如图2和图4所示,拨动拨杆20,使得拨杆20带动滑移块21克服弹簧伸缩杆22移动,从而致使限位块24在限位槽23内部移动,当限位块24与固定条14顶端的缺口对齐时,可以将安装条10取下,反之可以对其进行快速的安装。
[0028]且固定条14内部和安装条10的下方设置有通断结构;
[0029]通断结构包括容纳槽17,容纳槽17开设于固定条14顶端的两端,且容纳槽17内部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科普仪器,包括外壳(2),所述外壳(2)的顶端通过铰接件安装有透明盖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内部的前后两端之间固定有隔板(8),且外壳(2)内部和隔板(8)的一端之间固定有两个固定杆(4),所述隔板(8)的一端通过转轴安装有旋转杆(3),且旋转杆(3)的一端延伸至外壳(2)的外侧,所述固定杆(4)和旋转杆(3)的外壁安装有移动座(6),所述移动座(6)顶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线圈(7),且第一线圈(7)的两端安装有灯珠(5),所述隔板(8)一侧的外壳(2)内部底端安装有固定座(9),且固定座(9)顶端的一侧安装有电源(12),所述电源(1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条(14),且固定条(14)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条(10),所述安装条(10)的顶端安装有第二线圈(13),所述固定条(14)和安装条(10)的内部设置有卡合结构,且固定条(14)内部和安装条(10)的下方设置有通断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科普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3)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且移动座(6)的内壁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内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科普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结构包括限位槽(23),所述限位槽(23)开设于固定条(14)顶端的两端,且限位槽(23)的内部均设置有限位块(24),所述安装条(10)两端内部的一端均安装有弹簧伸缩杆(22),且弹簧伸缩杆(22)的一端均固定有滑移块(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智谢存志
申请(专利权)人:王军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