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3738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抛光机,包括安装板、磨头机构、气缸机构和电机机构。磨头机构具有传动轴、第一齿轮和磨头,第一齿轮套接在传动轴上,传动轴与磨头连接,磨头机构固定在安装板上且贯穿安装板;气缸机构具有气缸、气缸拉杆座和气缸轴承座,气缸的输出端与气缸拉杆座连接,气缸拉杆座的底部设有气缸轴承座,气缸轴承座与传动轴连接,气缸可驱动传动轴上下移动;电机机构具有电机、第二齿轮和连接筒,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连接筒,第二齿轮套接在连接筒上,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转动第二齿轮可驱动第一齿轮转动进而转动传动轴,以使得磨头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抛光过程中,根据不锈钢板的情况,工作人员可以随时调整磨头对不锈钢板的压力值。钢板的压力值。钢板的压力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抛光机


[0001]本技术涉及抛光
,具体涉及一种抛光机。

技术介绍

[0002]8K抛光机对不锈钢板抛光的工作过程为:原不锈钢板从钢材出来,存在两种抛光面情况,其一是25~63粗糙度,表面是亚光的工业面,其二是在钢厂就进行过粗抛,粗糙度达到1.6~3.2之间,称为2B板,表面不是亚光的,已有亮光。通过8K抛光机抛光的目的是将不锈钢表面通过抛光,变成8K镜面;我们要达到8k镜面板(即为0.1~0.4粗糙度),所谓8K板是在不锈钢板表面的一定面积上看到的线条有多少,达到镜面板的程度。
[0003]传统的抛光方式分为人工抛光和机械抛光。传统的人工抛光方式有人工手持式角磨机、摆臂式移动抛光机等。人手抛,很显然由人工抛出来精度和稳定性都会比较差,影响产品一致性,所耗费的抛光时间较长,产出没有保证,抛光成本高。因此,行业为了能够更有效提升产能和保证产出,衍生出2代的全自动抛光设备。行业2代8K抛光机,采用电机带动皮带,在不锈钢板上回转运行抛光,此款抛光机的磨头,由电机的直接输出带动皮带,当磨头遇到阻力时,不能迅速反馈给控制单元,电机所输出的功率多半耗损在电机绕组发热、皮带与皮带轮打滑等环节,真正与不锈钢板面切削起效不稳定切削率非常低下。抛光头组位置设计过底,磨出的金属屑、磨料的颗粒没有很好的空间排出,在工作区域有这些残留物,使得在对不锈钢板抛光时容易在板面造成二次磨损和伤害;且是一组磨头通过4个电机带动,每个电机4~5kw,一个磨头对应一个电机,能耗高,且容易存在故障,维修成本高。另一方面2代抛光设备的设计传统,电机均安装在工作区域内,工作区域相对潮湿并且有酸雾,电机在这种环境下使用,非常容易损坏,所以电机故障率非常高。2代抛光机的传动方式是使用皮带轮和皮带完成传动的,皮带传递的力效率低,且拉长后容易打滑过载、卡死,损失做工效率低,不能很好地将电机功率转化成有效的做工功率,故此2代抛光机,设备生产厂家需要不断增大电机功率来填补这个不合理传动机构的功率损失。目前,有部分厂家,为了追求抛光效果,将单个电话功率加至7KW、11KW或更高功率的电机来实现抛光效果,使设备的生产能耗不断升高。
[0004]目前,众观一般的不锈钢板从钢厂出厂的基础质量来看,板材通过压延、拉矫、退火等工序后,成品板材表面都会有一些深浅不一的坑洼或损伤,板材表面还会附着有退火、回火后工序所产生的碳化层。为了使不锈钢板表面达到无暇8k镜面板的程度,需要更进一步精细确保磨头的有效切削,控制磨头组的切削压力、转速可调、压力可调的抛光加工。从而有效去除板材表面的碳化层,并深度修平板面的坑洼及损伤。
[0005]传统手工或2代的机械抛光机在抛光过程中,所需要切削的压力值,只能通过手工下压或调整安装板的高、低,使磨头弹簧增大预压紧力得到切削所需的压力,而这种调整方式偏差值较大,当磨料耗损减薄后,未能给予及时、有效的下调补偿,因而很可能每一批次磨出来的成品质量有变化,也未能做到因应各不同板厂的产品状态而调整,更不能很好地做到设备使用参数的保存。如不锈钢板表面存在深浅有别的坑洼,当出现抛光机所调速高
度后,弹簧的压力值不足以满足其磨头对不锈钢板进行抛光切削的要求时,就需要马上停机重新调整安装板的高度,其操作繁琐且工作效率低。还有,在抛光过程中,磨头对不锈钢板进行抛光会磨出金属屑或者磨料的颗粒,如果没有有效的排出,会对不锈钢板造成二次损伤,同时磨头长时间运作也会发热、减薄,影响其对不锈钢板的抛光。
[0006]因此,我们提供一种抛光机,在抛光过程中且不停机的情况下,根据不锈钢板的具体情况,工作人员可以随时调整气缸的压力参数,使磨头对不锈钢板的压力值相应地产生变化来满足抛光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抛光机,以期望实现可随时调整磨头对不锈钢板的压力值的技术效果。
[0008]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9]一种抛光机,包括安装板;磨头机构,具有传动轴、第一齿轮和磨头,所述第一齿轮套接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传动轴与所述磨头连接,所述磨头机构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且贯穿所述安装板;气缸机构,具有气缸、气缸拉杆座和气缸轴承座,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气缸拉杆座连接,所述气缸拉杆座的底部设有所述气缸轴承座,所述气缸轴承座与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气缸可驱动所述传动轴上下移动;电机机构,具有电机、第二齿轮和连接筒,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所述连接筒,所述第二齿轮套接在所述连接筒上,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转动所述第二齿轮可驱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进而转动所述传动轴,以使得所述磨头转动。有益的是,安装板的下方为工作区域,利用安装板将工作区域和传动组件区域的隔离,使得电机、气缸等置于工作区域外,脱离了潮湿的酸雾环境,提高了电机及各配件的使用寿命;增加了气缸的设计,在抛光过程中,当工作人员发现不锈钢板的坑洼是目前抛光机预设的压力值不足以满足磨头对其进行抛光要求时,不需要停机便可以通过气缸来随时调整磨头对不锈钢板的压力,从而可以应对不锈钢板的表面深浅有别的坑洼,使得不锈钢板被磨削得更均匀,进一步提高磨削效果的一致性;同时,一台电机对应一个磨头的设计,可以保证磨头的转速和扭矩恒定。
[0010]进一步地,所述磨头机构还包括磨头连接座和固定组件,所述磨头连接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齿轮的下端连接,所述磨头连接座的下端通过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磨头的上表面连接,所述传动轴从下往上依次穿过所述固定组件、所述磨头连接座和所述第一齿轮的中心,所述传动轴的外表面设有凸出部,所述磨头连接座的内部、所述传动轴的外部和所述第一齿轮的下表面三者形成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的下表面和所述凸出部抵接。有益的是,在磨头机构中增加弹簧设计,可以给磨头提供一个预紧力,当磨头由于长时间磨削厚度变薄后,可以通过弹簧压缩的弹性形变所产生的力来补偿磨头对不锈钢板的压力,使磨头能在工作时保持一个比较恒定的磨削力,减少磨头由于长时间磨削导致磨损而带来的不稳定性,进而提高不锈钢板磨削后质量的一致性。
[0011]进一步地,所述磨头机构还包括磨头轴承座,所述磨头轴承座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磨头轴承座连接在所述磨头连接座的上部,且所述磨头轴承座的内部与所述磨头连接座的外部形成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设有连接磨头连接座和磨头轴承座的轴承,所
述磨头轴承座的上部设有第一压注油杯,所述第一压注油杯贯穿所述磨头轴承座的一侧面进入所述第二腔室。有益的是,安装压注油杯可以使机器在运作时,定时补充润滑油,减少机器的磨损,延长机器的寿命。
[0012]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磨头固定件和紧定螺钉,所述磨头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磨头和所述磨头连接座之间,所述磨头固定件的下端与所述磨头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磨头固定件上连接有磨头固定座,所述磨头固定座的上端与所述磨头连接座的下端连接,所述紧定螺钉贯穿所述磨头固定座的一侧面与所述传动轴连接。有益的是,紧定螺钉可以将磨头固定座与传动轴稳定的固定在一起,当传动轴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磨头机构,具有传动轴(2)、第一齿轮(3)和磨头(4),所述第一齿轮(3)套接在所述传动轴(2)上,所述传动轴(2)与所述磨头(4)连接,所述磨头机构固定在所述安装板(1)上且贯穿所述安装板(1);气缸机构,具有气缸(5)、气缸拉杆座(6)和气缸轴承座(7),所述气缸(5)的输出端与所述气缸拉杆座(6)连接,所述气缸拉杆座(6)的底部设有所述气缸轴承座(7),所述气缸轴承座(7)与所述传动轴(2)连接,所述气缸(5)可驱动所述传动轴(2)上下移动;电机机构,具有电机(8)、第二齿轮(9)和连接筒(10),所述电机(8)的输出端安装有所述连接筒(10),所述第二齿轮(9)套接在所述连接筒(10)上,所述第二齿轮(9)与所述第一齿轮(3)相啮合,转动所述第二齿轮(9)可驱动所述第一齿轮(3)转动进而转动所述传动轴(2),以使得所述磨头(4)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头机构还包括磨头连接座(13)和固定组件,所述磨头连接座(1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齿轮(3)的下端连接,所述磨头连接座(13)的下端通过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磨头(4)的上表面连接,所述传动轴(2)从下往上依次穿过所述固定组件、所述磨头连接座(13)和所述第一齿轮(3)的中心,所述传动轴(2)的外表面设有凸出部(15),所述磨头连接座(13)的内部、所述传动轴(2)的外部和所述第一齿轮(3)的下表面三者形成第一腔室(16),所述第一腔室(16)内设有弹簧(17),所述弹簧(1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3)的下表面和所述凸出部(15)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头机构还包括磨头轴承座(14),所述磨头轴承座(14)固定在所述安装板(1)上,所述磨头轴承座(14)连接在所述磨头连接座(13)的上部,且所述磨头轴承座(14)的内部与所述磨头连接座(13)的外部形成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设有连接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志坚陈伟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感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