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侧通风管总成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侧通风管总成。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侧通风管是汽车涡轮发动机必须安装的管道,发动机侧通风管是将发动机曲轴管内部的废气在某些特定状况(大负荷),将废气引入进气歧管,与新鲜混合气参与燃烧,因为废气不能燃烧,从而降低了气缸内的燃烧速度和燃烧温度,来达到改善排放的目的,但发动机侧通风管离发动机较近,而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温度较高,一般能达到160
°
至180
°
,因此对发动机侧通风管的耐热性能要求较高,而现有的发动机侧通风管的内层胶的耐热性均能达到180
°
以上,但外层胶的耐热性普遍在120
°
左右,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现有的发动机侧通风管会出现老化,从而导致运行效率降低或发生不必要的危险事故,且使用寿命也不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耐热性好、延缓老化及提升使用寿命的发动机侧通风管总成。
[000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侧通风管总成,包括胶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管(1)的外周壁上套有隔热罩管(3),且所述隔热罩管(3)位于所述胶管(1)的中心处,且所述隔热罩管(3)的端部端面与所述胶管(1)的端部端面之间的间距为2至4cm;所述胶管(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补强层(4),所述第一补强层(4)一端与所述胶管(1)的端部端面平齐,所述第一补强层(4)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隔热罩管(3)的端部端面向内的1至2cm,且所述第一补强层(4)设置在所述胶管(1)的内胶层与外胶层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侧通风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罩管(3)上设有第二补强层(5),且所述第二补强层(5)设置在所述隔热罩管(3)的内胶层与外胶层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侧通风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强层(4)和所述第二补强层(5)均包括第一尼龙线层(51)和第二尼龙线层(52),所述第二尼龙线层(52)覆在所述第一尼龙线层(51)上;所述第一尼龙线层(51)由若干根呈等间距分布的第一尼龙线(51
‑
1)构成,且每根所述第一尼龙线(51
‑
1)沿所述内胶层轴向的一端至另一端逆时针缠绕分布,所述第二尼龙线层(52)由若干根呈等间距分布的第二尼龙线(52
‑
1)构成,且每根所述第二尼龙线(52
‑
1)沿所述内胶层轴向的一端至另一端顺时针缠绕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侧通风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管(1)的一端部插接在曲轴管(6)内,且曲轴管(6)与所述隔热罩管(3)的一端相抵并通过卡夹(2)固定,所述胶管(1)的另一端部插接在进气歧管(7)内,且进气歧管(7)与所述隔热罩管(3)的另一端相抵并通过卡夹(2)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侧通风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夹(2)周向壁的一端设有铰接端(21),另一端设有可拆卸式的卡扣组件(22),且所述铰接端(21)与所述卡扣组件(22)呈180
°
夹角状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侧通风管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端(21)为弧状凸起,并通过所述铰接端(21)将所述卡夹(2)分为上半夹(24)和下半夹(25),所述铰接端(21)与所述卡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兆响,姜浩达,薛鹏林,吴朝俊,李剑素,冯克强,龙俊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海建新胶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