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造柱模板免穿孔钢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3091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构造柱模板免穿孔钢模结构,涉及构造柱模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构造柱模板免穿孔钢模结构,包括墙体及其安装在墙体两侧的外侧模板和内侧模板,外侧模板与内侧模板的顶部外沿设置有顶部固定机构,外侧模板与内侧模板的底部外沿设置有底部固定机构,外侧模板与内侧模板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楔形块。该构造柱模板免穿孔钢模结构,通过采用顶部固定机构以及底部固定机构的设置,达到了固定效果良好的目的,且不易损坏和变形,通过采用楔形块的设置,在防止外侧模板与内侧模板发生倾斜,达到了提高浇筑质量,齿轮与转动把手的设置,能够简单方便的将顶块进行固定,达到了方便使用的目的。达到了方便使用的目的。达到了方便使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构造柱模板免穿孔钢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构造柱模板
,具体为一种构造柱模板免穿孔钢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构造柱是一种空间架构,具有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防止房屋倒塌的作用。它的设置部位在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较大洞口两侧等,多层砖混结构建筑的墙体中还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与各层圈梁相连接,使之能够抗弯抗剪。墙为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或稳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墙中的构造柱已不仅仅设置在房屋墙体转角、边缘部位,而按需要设置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圈梁应设置成封闭状。圈梁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抵抗不均匀沉降,圈梁的设置要求是宜连续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不能截断,不可避免有门窗洞口堵截时,在门窗洞口上方设置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伸入支座不得小于2倍的高度(为被堵截圈梁的上平到附加圈梁的下平),且不得小于1000mm,过梁设置在门窗洞口的上方,宜与墙同厚,每边伸入支座不小于240mm。
[0003]在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16587701U中公开的一种免穿孔工具式内墙构造柱模板固定结构,虽然,该种模板固定结构无需破坏砌筑墙体和使用穿墙螺杆,施工便捷,但是仍旧存在以下缺点:一、由于模板采用木模板在实际使用后沾上湿润的混凝土容易发生变形,并且由于木模板结构强度较低,容易被损坏,最终影响构造柱浇筑的质量,二、在进行浇筑混凝土时,由于混凝土的密度较大,且粘稠性,所以对模板底部的压力会远大于顶部的压力,而该种免穿孔工具式内墙构造柱模板固定结构的底部支撑结构较为短小,且两模板不连接,当浇筑较多混凝土时,模板底部内侧的压力会导致模板发生倾斜,最终导致浇筑的构造柱不平整,严重时会使模板的底部发生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构造柱模板免穿孔钢模结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构造柱模板免穿孔钢模结构,包括墙体及其安装在墙体两侧的外侧模板和内侧模板,所述外侧模板与内侧模板的高度均高于墙体的构造柱槽体的高度,外侧模板的顶部设置有注入口,外侧模板与内侧模板的底部和顶部均设置有外沿,外侧模板与内侧模板的顶部外沿设置有顶部固定机构,外侧模板与内侧模板的底部外沿设置有底部固定机构,顶部固定机构由螺纹杆、顶块、齿轮以及转动把手组成,底部固定机构由固定板、紧固螺栓以及压板组成,外侧模板与内侧模板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楔形块,外侧模板与内侧模板均采用钢制模板。
[0008]可选的,外侧模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肋板,肋板的底部宽度和厚度均大于肋板的底部顶部的宽度和厚度,肋板的底部与外侧模板的底部边沿处固定连接。
[0009]可选的,内侧模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肋板,且在内侧模板外侧连接的肋板与外侧模板外侧连接的肋板结构相同,且肋板在内侧模板与外侧模板的外表面均设置有两个,且关于外侧模板与内侧模板上呈对称分布。
[0010]可选的,外侧模板和内侧模板顶部的边沿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杆与螺纹孔连接,螺纹杆的顶部与顶块的底部固定连接,螺纹杆在外侧模板和内侧模板顶部设置有多个。
[0011]可选的,螺纹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齿轮,处于相邻的螺纹杆底部的齿轮之间互相啮合,齿轮的底部的可拆卸连接有转动把手。
[0012]可选的,固定板固定安装在肋板的外侧,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螺纹孔,紧固螺栓与固定板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紧固螺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
[0013]可选的,外侧模板与内侧模板外表面底部的边沿处开设有凹槽,凹槽位于紧固螺栓的正下方,紧固螺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压板为圆形设置,且压板的直径小于凹槽的直径。
[0014]可选的,楔形块在外侧模板与内侧模板内侧设置有多个,且呈线性分布,楔形块的底部与外侧模板与内侧模板的底面平齐。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构造柱模板免穿孔钢模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该构造柱模板免穿孔钢模结构,通过采用顶部固定机构以及底部固定机构的设置,在使用时采用多个螺纹杆以及顶块对模板与墙体顶部进行固定,通过紧固螺栓以及压板对模板与地面底部进行固定,达到了固定效果良好的目的,且由于外侧模板与内侧模板的材质为钢制,所以强度较高,不易损坏和变形。
[0018]2、该构造柱模板免穿孔钢模结构,通过采用楔形块的设置,在使用时通过楔形块使得在浇筑混凝土时使混凝土积压在楔形块的顶部,对外侧模板与内侧模板具备向下的力,防止外侧模板与内侧模板发生倾斜,达到了提高浇筑质量,齿轮与转动把手的设置,能够简单方便的将顶块进行固定,达到了方便使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内侧模板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楔形块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墙体;2、外侧模板;3、内侧模板;4、肋板;5、螺纹杆;6、顶块;7、齿轮;8、转动把手;9、固定板;10、紧固螺栓;11、凹槽;12、压板;13、楔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实施例1:
[0027]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构造柱模板免穿孔钢模结构,包括墙体1及其安装在墙体1两侧的外侧模板2和内侧模板3,外侧模板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肋板4,肋板4的底部宽度和厚度均大于肋板4的底部顶部的宽度和厚度,肋板4的底部与外侧模板2的底部边沿处固定连接,内侧模板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肋板4,且在内侧模板3外侧连接的肋板4与外侧模板2外侧连接的肋板4结构相同,且肋板4在内侧模板3与外侧模板2的外表面均设置有两个,且关于外侧模板2与内侧模板3上呈对称分布,所述外侧模板2与内侧模板3的高度均高于墙体1的构造柱槽体的高度,外侧模板2的顶部设置有注入口,外侧模板2与内侧模板3的底部和顶部均设置有外沿,外侧模板2与内侧模板3的顶部外沿设置有顶部固定机构,外侧模板2与内侧模板3的底部外沿设置有底部固定机构,顶部固定机构由螺纹杆5、顶块6、齿轮7以及转动把手8组成,底部固定机构由固定板9、紧固螺栓10以及压板12组成,外侧模板2与内侧模板3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楔形块13,外侧模板2与内侧模板3均采用钢制模板。
[0028]使用时,首先将外侧模板2与内侧模板3分别放置在墙体1的两侧,然后经外侧模板2与内侧模板3均与墙体1进行贴合,接着通过将转动把手8安装在齿轮7的底部,旋转转动把手8,使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构造柱模板免穿孔钢模结构,包括墙体及其安装在墙体两侧的外侧模板和内侧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模板与内侧模板的高度均高于墙体的构造柱槽体的高度,外侧模板的顶部设置有注入口,外侧模板与内侧模板的底部和顶部均设置有外沿,外侧模板与内侧模板的顶部外沿设置有顶部固定机构,外侧模板与内侧模板的底部外沿设置有底部固定机构,顶部固定机构由螺纹杆、顶块、齿轮以及转动把手组成,底部固定机构由固定板、紧固螺栓以及压板组成,外侧模板与内侧模板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楔形块,外侧模板与内侧模板均采用钢制模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造柱模板免穿孔钢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外侧模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肋板,肋板的底部宽度和厚度均大于肋板的底部顶部的宽度和厚度,肋板的底部与外侧模板的底部边沿处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造柱模板免穿孔钢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内侧模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肋板,且在内侧模板外侧连接的肋板与外侧模板外侧连接的肋板结构相同,且肋板在内侧模板与外侧模板的外表面均设置有两个,且关于外侧模板与内侧模板上呈对称分布。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华玉兰陆军吴果吴晋熙吴凯晁帅杰任澄源董军甫马华魏彦飞孙赵鹏翟帅迪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金奕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