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流电子药物导入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2963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流电子药物导入仪,包括有手柄主体以及设置在手柄主体内部的注射器,注射器的头部连通有导液管,手柄主体内部设置有电机,电机传动有丝杆,注射器的活塞杆设置在滑动座上,滑动座通过螺纹传动连接在丝杆上,丝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手柄主体内,手柄主体的下端设置有按摩座,按摩座的底部设置有吸水棉,导液管向下延伸设置在按摩座内,并且与吸水棉抵接,按摩座内设置有偏心电机,偏心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半圆偏心块,按摩座内设置有两个电极头,电极头外接中频直流电流,当按摩座与人体皮肤接触时,电极头与人体皮肤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皮肤水通道打开的情况下,能够使产品高效、定向到达皮肤深层,属于(医疗)美容领域。(医疗)美容领域。(医疗)美容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流电子药物导入仪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美容
,尤其涉及一种微流电子药物导入仪。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产品(药物)渗透,都是从产品本身上下功夫,意即从产品的分子量上着手,分子量越小越好吸收。
[0003]涂抹的方式,往往都是依靠产品自然渗透。这种传统方式存在如下突出的问题:
[0004]1、产品的分子量其实并不能决定产品是不是进入皮下;
[0005]2、产品的分子量也并不能使产品的吸收变快,效率提高;
[0006]3、涂抹产品,产品一部分慢慢渗透慢慢吸收,一部分挥发掉了。
[0007]由此,产品透过皮肤,快速吸收或者说是快速渗透是解决问题的核心。这里面有两个方面的核心:一是如何高效吸收;二是如何能够保障定向。
[0008]1988年英国科学家实验得出结论,细胞膜上确实存在水通道,在2003年与离子通道的研究者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水通蛋白是协助扩散的运输方式。水通道蛋白(Aquaporin),又名水孔蛋白,是一种位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内在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组成孔道,可控制水在细胞的进出,就像是细胞的水泵一样。水通道是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美国科学家彼得
·
阿格雷所发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微流电子药物导入仪,在皮肤水通道打开的情况下,能够使产品高效、定向到达皮肤深层,属于(医疗)美容领域。
[0010]为实现本技术目的而提供的一种微流电子药物导入仪,包括有手柄主体以及设置在手柄主体内部的注射器,所述注射器的头部连通有导液管,所述手柄主体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传动有丝杆,所述注射器的活塞杆设置在滑动座上,所述滑动座通过螺纹传动连接在所述丝杆上,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手柄主体内,所述手柄主体的下端设置有按摩座,所述按摩座的底部设置有吸水棉,所述导液管向下延伸设置在所述按摩座内,并且与吸水棉抵接,所述按摩座内设置有偏心电机,所述偏心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半圆偏心块,所述按摩座内设置有两个电极头,所述电极头外接中频直流电流,当按摩座与人体皮肤接触时,所述电极头与人体皮肤抵接。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按摩座的下端设置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两个半圆腔,所述吸水棉上对应所述电极头设置有通孔。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按摩座的侧部向外延伸设置有导液座,所述导液管插装在所述导液座内。
[001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柄主体上设置有滑盖,所述滑盖的前端设置有卡块,所述手柄主体上对应所述卡块设置有卡槽。
[001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盖上设置有助推块。
[001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射器的活塞杆两侧对称设置有弹片,所述弹片凸出于活塞杆的表面设置。
[001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塞杆上放置有弧形限位片,所述弧形限位片上对应所述弹片设置有凹槽,当所述活塞杆插入到注射器的筒体最里面位置时候,所述弧形限位片与注射器的筒体抵接。
[001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射器的头部设置有两通连接套,所述导液管与两通连接套的另一头连通。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微流电子药物导入仪,在使用的时候,将按摩座与人体皮肤接触,电极头与人体皮肤抵接,电机带动丝杆传动,从而推动活塞杆挤压注射器内的液体,通过导液管流至按摩座内的洗水棉上,之后电极头外接中频直流电流,我们通过中频脉冲的刺激,皮肤的水通道瞬时打开。而此时,涂抹于皮肤表面的产品(药品)在电流的协同作用下,沿着电流的方向,顺着水通道高效的由表皮到皮肤深层流动,与此同时,偏心电机工作带动半圆偏心块产生偏振振动,通过按摩座对人体皮肤进行按摩。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微流电子药物导入仪,在皮肤水通道打开的情况下,能够使产品高效、定向到达皮肤深层。
附图说明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去掉滑盖和部分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滑动座运动到极限位置时候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2第二种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图2第三种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的按摩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的滑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本技术的注射器与弧形限位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如图1

图8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微流电子药物导入仪,包括有手柄主体1以及设置在手柄主体1内部的注射器,注射器的头部设置有两通连接套19,导液管3与两通连接套19的另一头连通,手柄主体1内部设置有电机4,电机4传动有丝杆5,注射器的活塞杆20设置在滑动座6上,滑动座6通过螺纹传动连接在丝杆5上,丝杆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手柄主体1内,手柄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按摩座7,按摩座7的底部设置有吸水棉8,按摩座7的侧部向外延伸设置有导液座13,导液管3向下延伸插装在导液座13内,并且与吸水棉8抵接,按摩座7内设置有偏心电机9,偏心电机9的输出轴连接有半圆偏心块10,按摩座7内设置有两个电极头11,电极头11外接中频直流电流,按摩座7的下端设置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两个半圆腔12,吸水棉8上对应电极头11设置有通孔21。当按摩座7与人体皮肤接触时,电极头11与人体皮肤抵接。
[0030]进一步改进,手柄主体1上设置有滑盖14,滑盖14的前端设置有卡块15,手柄主体1上对应卡块15设置有卡槽16,滑盖14上设置有助推块17。方便对注射器进行更换。
[0031]进一步改进,注射器的活塞杆20两侧对称设置有弹片18,弹片18凸出于活塞杆20的表面设置。当注射器的活塞杆20运动到极限位置的时候,弹片18受到挤压进入到注射器的筒体2内部,由于弹片18是凸出于活塞杆20的表面设置,所以即使回拉注射器的活塞杆20也不能将活塞杆20抽出,防止注射器二次使用,造成污染。活塞杆20上放置有弧形限位片22,弧形限位片22上对应弹片18设置有凹槽,当活塞杆20插入到注射器的筒体2最里面位置时候,弧形限位片22与注射器的筒体2抵接。在使用的时候,先向注射器的筒体2内抽入药液,由于抽入药液的过程中,需要反复抽拉,排出注射器的筒体2内部的空气,吸入药液,所以在活塞杆20上设置有弧形限位片22,防止向内推活塞杆20的时候,活塞杆20推到底后触发一次性卡扣装置(弹片18卡在注射器的筒体2内部)。
[0032]以上实施例不局限于该实施例自身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结合成新的实施例。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技术精神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电子药物导入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手柄主体以及设置在手柄主体内部的注射器,所述注射器的头部连通有导液管,所述手柄主体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传动有丝杆,所述注射器的活塞杆设置在滑动座上,所述滑动座通过螺纹传动连接在所述丝杆上,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手柄主体内,所述手柄主体的下端设置有按摩座,所述按摩座的底部设置有吸水棉,所述导液管向下延伸设置在所述按摩座内,并且与吸水棉抵接,所述按摩座内设置有偏心电机,所述偏心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半圆偏心块,所述按摩座内设置有两个电极头,所述电极头外接中频直流电流,当按摩座与人体皮肤接触时,所述电极头与人体皮肤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流电子药物导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座的下端设置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两个半圆腔,所述吸水棉上对应所述电极头设置有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流电子药物导入仪,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皓李树山秦勇博渊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锶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