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炭素煅烧烟气脱硫前预处理系统及煅烧生产线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274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炭素煅烧烟气脱硫前预处理系统及煅烧生产线,包括冷却管,冷却管的出口与塔体底端的烟气进口连接,塔体顶端设有烟气出口,冷却管沿烟气流向设有多组第一喷嘴组件,所述塔体内位于烟气进口上方的位置设有多个第二喷嘴组件,还包括依次设置的降温池、沉淀池和清水池,降温池通过溢流管道与塔体底部的溢流口连通,清水池通过循环管路与第二喷嘴连接,循环管路设有循环泵,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预处理系统,降低了生产成本,设备投资少。少。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炭素煅烧烟气脱硫前预处理系统及煅烧生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烟气环保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炭素煅烧烟气脱硫前预处理系统及煅烧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0003]碳素厂碳质原料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高温(1200

1500℃)热处理的过程称为煅烧。煅烧是炭素生产的第一道热处理工序,煅烧工艺产生的高温烟气经过烟道汇总和余热锅炉之后,考虑到余热回收的经济性,余热锅炉之后烟气温度多为200

350℃之间,烟气粉尘浓度一般在100mg/Nm3以下。大多数常规工艺是后先经过前置SCR脱硝,再经过湿法脱硫和湿式静电除尘器后超低排放。烟气进入脱硫塔之前的SO2浓度有的高达6000mg/Nm3,烟气温度多在180

300℃之间,并含有一定的粉尘,煅烧烟气如果直接进入脱硫塔和湿式静电除尘器,由于进塔烟气温度较高且不稳地,长时间运行极易造成吸收塔高温鳞片的脱落而且由于入口粉尘较高,使得湿式静电出口粉尘极易出现超标现象。
[0004]专利CN208212783U公开了预降温烟气脱硫水洗塔,在脱硫水洗塔主塔前增加副塔,副塔内设置螺旋通道、水冷管、制冷器和叶轮以对烟气进行降温,通过水浴除尘段对烟气进行除尘,专利技术人发现,上述技术中,由于设置螺旋通道和叶轮,使得副塔结构复杂,设备制作投资较高,烟气为含尘烟气,容易对螺旋通道堵塞,烟气阻力大,而且水浴除尘段需要利用大量的除尘用水,水的消耗量较大,增加了较高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炭素煅烧烟气脱硫前预处理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投入生产线后增加的生产成本小。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第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炭素煅烧烟气脱硫前预处理系统,包括冷却管,冷却管的出口与塔体底端的烟气进口连接,塔体顶端设有烟气出口,冷却管沿烟气流向设有多组第一喷嘴组件,所述塔体内位于烟气进口上方的位置设有多个第二喷嘴组件,还包括依次设置的降温池、沉淀池和清水池,降温池通过溢流管道与塔体底部的溢流口连通,清水池通过循环管路与第二喷嘴连接,循环管路设有循环泵。
[0008]可选的,冷却管轴线倾斜设置,靠近塔体的第一端部高度小于另一端高度,冷却管第一端部具有蜗壳管段,并通过蜗壳管段与塔体相切设置以使得烟气沿塔体切向进入塔体,所述塔体的顶端具有烟气出口管,烟气出口管与塔体相切设置。
[0009]可选的,所述塔体的底端设有稳流柱,稳流柱与塔体同轴设置。
[0010]可选的,所述塔体内表面设置有保护层,保护层由耐酸耐高温瓷砖砌筑而成。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喷嘴与冷却管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喷嘴与冷却管可拆卸固定连接。
[0012]可选的,所述第一喷嘴组件包括进水管,进水管与冷却管连接,进水管上设置有雾化喷嘴,同一组第一喷嘴组件的两个雾化喷嘴相对设置。
[0013]可选的,所述降温池和沉淀池之间的池壁顶部设有溢流孔,沉淀池和清水池之间的池壁顶部设有溢流孔。
[0014]可选的,所述沉淀池包括第一池部和设在第一池部底部的第二池部,第二池部采用倒锥形结构,且其底部与污泥泵通过管路连接。
[0015]第二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炭素煅烧生产线,设置有第一方面所述的炭素煅烧烟气脱硫前预处理系统,所述烟气出口与脱硫塔的通过烟道连接。
[0016]可选的,所述沉淀池通过管路和第一排水泵与脱硫塔的脱硫渣处理系统连接,所述清水池通过管路和第二排水泵与脱硫塔的脱硫循环系统连接。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的预处理系统,通过设置降温池、沉淀池和清水池,且清水池通过第一循环泵及管路与第二喷嘴连接,使得喷出的用于降温除尘的水能够循环利用,极大的降低了降温除尘用水的使用量,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9]2.本技术的预处理系统,冷却管端部具有蜗壳管段,并通过蜗壳管段与塔体相切设置以使得烟气沿塔体切向进入塔体,对烟气的导向效果好,而且对煅烧烟气粉尘有一定的收集作用,除尘效果好。
[0020]3.本技术的预处理系统,采用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对烟气进行喷淋冷却,相对于采用螺旋通道和叶轮、冷却管和制冷器,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设备投资成本低,而且由于塔体内对于烟气没有任何阻挡物,不会出现堵塞现象,对烟气流动的阻力小。
[0021]4.本技术的预处理系统,塔体内设有保护层,能适应高温高硫及变化较大的各种工况而不对装置有任何损坏。
[0022]5.本技术的预处理系统,第一喷嘴组件和第二喷嘴组件均为可拆卸连接,方便清理和更换。
附图说明
[0023]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00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整体结构主视图;
[002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塔体俯视图;
[002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第一喷嘴组件在冷却管安装示意图;
[0027]图4是本技术图3中的A向示意图;
[0028]其中,1.冷却管,2.第一喷嘴组件,2

1.进水管,2

2.连接法兰盘,2

3.固定管,2

4.螺栓,2

5.雾化喷头,3.蜗壳管段,4.稳流柱,5.塔体,6.第二喷嘴组件,7.烟气出口管,8.降温池,9.沉淀池,10.清水池,11.第一排水泵,12.循环泵,13.第二排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实施例1
[003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炭素煅烧烟气脱硫前预处理系统,如图1

图4所示,包括冷却
管1,冷却管1用于连接余热锅炉下游的烟气管道,所述冷却管1的进气端用于连接余热锅炉的下游的烟气管道,出气端连接有塔体5,用于将余热锅炉流出的烟气导入塔体5。
[0031]沿冷却管1的轴线方向,设置有多组第一喷嘴组件2,第一喷嘴组件2用于向冷却管1中喷入温度较低的工艺水,对流过的烟气进行降温。
[0032]本实施例中,设置两组第一喷嘴组件2,每组均包括两个第一喷嘴组件,所述第一喷嘴组件包括进水管2

1,进水管2

1与冷却管1可拆卸固定连接,具体的,进水管2

1通过冷却管管壁上开设的矩形孔伸入进水管内部,矩形孔处通过螺栓可拆卸的连接有封盖,封盖上设有进水管穿过的通孔,进水管2

1位于冷却管外部的部分设有连接法兰盘2

2,所述冷却管1的管壁设有固定管2

3,固定管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炭素煅烧烟气脱硫前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管,冷却管的出口与塔体底端的烟气进口连接,塔体顶端设有烟气出口,冷却管沿烟气流向设有多组第一喷嘴组件,所述塔体内位于烟气进口上方的位置设有多个第二喷嘴组件,还包括依次设置的降温池、沉淀池和清水池,降温池通过溢流管道与塔体底部的溢流口连通,清水池通过循环管路与第二喷嘴连接,循环管路设有循环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炭素煅烧烟气脱硫前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却管轴线倾斜设置,靠近塔体的第一端部高度小于另一端高度,冷却管第一端部具有蜗壳管段,并通过蜗壳管段与塔体相切设置以使得烟气沿塔体切向进入塔体,所述塔体的顶端具有烟气出口管,烟气出口管与塔体相切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炭素煅烧烟气脱硫前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的底端设有稳流柱,稳流柱与塔体同轴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炭素煅烧烟气脱硫前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内表面设置有保护层,保护层由耐酸耐高温瓷砖砌筑而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炭素煅烧烟气脱硫前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鹏王春霞杨永艳尹鹏王亚萍兰守立毕冉李晓鹏杜同桐王德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国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