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舱防夹手铰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2737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防护舱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护舱防夹手铰链结构,舱体侧边内部两端均转动安装有防护门,舱体内侧两端表面均通过螺栓拧接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侧边顶端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侧边内部贯穿转动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中端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侧边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每个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固定板侧边内部均贯穿转动安装有活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活塞板以及推动杆的传动作用下,使得防护门的转动速度受到限制,进而留给操作人员充足的反应时间,避免由于反应不足而导致防护门在闭合时对其手指操作挤压,进而提高整个装置的安全性。装置的安全性。装置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舱防夹手铰链结构


[0001]本技术适用于防护舱
,特别涉及一种防护舱防夹手铰链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各种机械零件加工完成后,需要将其放置于相应的防护舱舱体内部进行防护放置处理,避免在放置过程中受到外部的碰撞冲击而对机械林部件表面造成损伤。
[0003]但是,现如今使用的防护舱前端设置有两扇可相对转动的防护门,是通过相应的转轴铰链而与防护舱外壳相连接,使得防护门可以进行转动而保证待放置的零部件可以进行防护放置,而由于防护门在进行闭合时,整体安全性不足,导致操作者位于两扇防护门之间的手指尚未拿出时,极易在防护门转动闭合时对手指末端造成挤压而使得手指受伤。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防护舱防夹手铰链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舱防夹手铰链结构,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防护舱防夹手铰链结构,包括舱体,所述舱体侧边内部两端均转动安装有防护门,所述舱体内侧两端表面均通过螺栓拧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侧边顶端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侧边内部贯穿转动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中端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侧边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且第二固定板通过螺栓拧接于防护门内侧表面;
[0007]每个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固定板侧边内部均贯穿转动安装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外侧表面固定安装有中空管,每个所述中空管侧边内部均贯穿滑动安装有推动杆,且推动杆底部顶端均固定安装于位于第二固定板内侧的活动杆中端外侧表面;
[0008]每个所述推动杆顶部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活塞板,每个所述活塞板外侧表面均固定粘合有密封圈。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活塞板以及推动杆的传动作用下,使得防护门的转动速度受到限制,进而留给操作人员充足的反应时间,避免由于反应不足而导致防护门在闭合时对其手指操作挤压,进而提高整个装置的安全性。
[0010]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舱体内侧固定安装有放置架,且放置架的数量为若干组,每个所述防护门外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手握杆。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手握杆而方便操作者对防护门进行外向拉动。
[0012]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每个所述中空管底部中端均开设有活动槽,且推动杆贯穿滑动安装于活动槽内部。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活动槽的结构作用下而保证推动杆的移动性。
[0014]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密封圈外侧表面滑动贴合于中空管内侧
表面。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密封圈的结构作用而增加活塞板的移动阻力。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1.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防护舱防夹手铰链结构,通过活动杆将中空管以及推动杆的一端分别转动安装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固定板表面后,使得在对防护门进行拉动以及关闭时发生转动后,可以带动活动杆在中空管内部延伸或者收缩移动,随之带动活塞板以及密封圈同步在中空管内部进行活塞运动,受到密封圈与中空管内侧壁的摩擦接触后,可以提供给活动杆相应的移动阻力,使得活动杆无法以正常的速度在中空管内部进行移动,进而使得防护门的转动速度受到限制,进而留给操作人员充足的反应时间,避免由于反应不足而导致防护门在闭合时对其手指操作挤压,进而提高整个装置的安全性。
[0018]2.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防护舱防夹手铰链结构,通过活动槽对活动杆的导向限位作用下,使得防护门在发生转动时,活动杆只能在中空管内部进行移动而,进而保证活塞板的移动可以随着防护门的转动而进行,进一步保证整个装置的防护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护舱防夹手铰链结构的整体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种防护舱防夹手铰链结构的中空管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一种防护舱防夹手铰链结构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一种防护舱防夹手铰链结构的中空管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1、舱体;11、放置架;12、防护门;13、手握杆;2、第一安装板;21、第二安装板;22、第一固定板;23、第二固定板;24、转动杆;25、活动杆;26、中空管;27、推动杆;28、活塞板;29、密封圈;3、活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护舱防夹手铰链结构,舱体1侧边内部两端均转动安装有防护门12,每个防护门12外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手握杆13,舱体1内侧两端表面均通过螺栓拧接有第一固定板22,第一固定板22侧边顶端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2,第一安装板2侧边内部贯穿转动安装有转动杆24,在转动杆24的结构作用下而使得第一安装板2和第二安装板21可以发生相应的转动,进而使得防护门12可以在舱体1侧边进行转动连接,转动杆24中端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安装板21,第二安装板21侧边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23,且第二固定板23通过螺栓拧接于防护门12内侧表面。
[0025]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每个第一安装板2和第二固定板23侧边内部均贯穿转动安装有活动杆25,活动杆25外侧表面固定安装有中空管26,每个中空管26侧边内部均贯穿滑动安装有推动杆27,每个中空管26底部中端均开设有活动槽3,且推动杆27贯穿滑动安装于活动槽3内部,且推动杆27底部顶端均固定安装于位于第二固定板23内侧的活动杆25中端外侧表面,每个推动杆27顶部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活塞板28,每个活塞板28外侧表面均固定粘合有密封圈29,且密封圈29外侧表面滑动贴合于中空管26内侧表面。
[0026]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舱体1内侧固定安装有放置架11,
且放置架11的数量为若干组。
[0027]工作时,在通过螺栓将第一固定板22安装在舱体1前端敞口内壁后,随之通过螺栓将第二固定板23安装在防护门12侧边表面后,在转动杆24的转动作用下而带动防护门12可以在舱体1前端进行转动打开闭合处理,随之将其打开而使得机械零部件放置于舱体1内部的放置架11表面后,闭合防护门12时,防护门12发生转动而带动推动杆27随之在中空管26内部进行收缩移动后,即可带动活塞板28以及密封圈29同步在中空管26内部移动,在密封圈29接触中空管26内壁而产生相应的阻力,以及结合中空管26内部的气压变化,可以使得活塞板28以及推动杆27在中空管26内部的移动受到阻力,保证防护门12转动闭合的速度不会过快,留给操作人员充足的反应时间,避免由于反应不足而导致防护门在闭合时对其手指操作挤压,进而提高整个装置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舱防夹手铰链结构,包括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侧边内部两端均转动安装有防护门(12),所述舱体(1)内侧两端表面均通过螺栓拧接有第一固定板(22),所述第一固定板(22)侧边顶端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2),所述第一安装板(2)侧边内部贯穿转动安装有转动杆(24),所述转动杆(24)中端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安装板(21),所述第二安装板(21)侧边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23),且第二固定板(23)通过螺栓拧接于防护门(12)内侧表面;每个所述第一安装板(2)和第二固定板(23)侧边内部均贯穿转动安装有活动杆(25),所述活动杆(25)外侧表面固定安装有中空管(26),每个所述中空管(26)侧边内部均贯穿滑动安装有推动杆(27),且推动杆(27)底部顶端均固定安装于位于第二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世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众诚优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