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切削工装及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2627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切削工装及加工设备,解决了需要采用多工位分步骤加工,提高成本,增加CT时长,降低工作效率等问题。复合切削工装,包括刀柄,刀柄的末端设置分叉刀头,分叉刀头的中部凹口为U型刀口,U型刀口的顶边两角形成倒角刀刃,分叉刀头由U型刀口向刀柄倾斜延伸排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U型刀口插铣成型工件柱体,通过倒角刀刃切削工件柱体顶端的周圈倒角,从而仅进行一次加工操作,完成插铣并倒角两项作业,优化CT时长,提高工作效率。采用对称刀头结构,并利用三角刀刃、梯形倒角刀刃的辐射状形态,符合周向旋转切削作业,使倒角尺寸得以改善,增强稳定性并提升精准度,尤其适用于加工直径较小的柱体结构。尤其适用于加工直径较小的柱体结构。尤其适用于加工直径较小的柱体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切削工装及加工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刀具,特别是一种复合切削工装及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传统技术在加工直径小于1mm的柱体结构时,外径一般使用定制成型插铣刀或通过铣刀围绕柱体外周绕铣,再使用成型倒角刀完成工艺,这种加工工艺存在以下弊端:
[0003]1、在成型插铣刀或铣刀和倒角刀的加工中,磨损后会造成柱体倒角大小不均,且增加调试难度。
[0004]2、需要采用多工位分步骤加工,从而提高成本,增加CT时长,降低工作效率。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例如,中国专利文献曾公开了一种插铣刀【中国专利号:202221008022.9】,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插铣刀,用于对产品的多个面进行切削加工,包括刀柄部,插铣刀还包括:第一切削部,设于刀柄部的一端,第一切削部包括第一切削刃、第二切削刃及第三切削刃,第一切削刃相对于刀柄部的轴线方向倾斜设置,以切削形成倒角,第二切削刃连接于第一切削刃背离刀柄部的一侧,且沿刀柄部的轴线方向延伸,第三切削刃与第二切削刃连接且垂直刀柄部的轴线方向。上述的插铣刀能够通过一刀具即可实现对产品的表面的切削加工和倒角的加工,不存在换刀的问题,加工耗时短、效率高,且加工精度较高。
[0006]上述技术方案是加工非对称工件的专用刀具,且仅具有单侧设置倒角切削刃,倒角切削刃为倾斜的条状平面,由此在刀具旋转加工时,条状倒角切削刃无法形成良好的圆周倒角弧度。另外上述技术方案的刀头为非对称结构,由此在多结构切削过程中容易导致受力不均衡,对工件加工存在误差,精准度差,同时还容易导致刀具自身断裂,缩短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将柱体插铣刀刃与倒角刀刃相组合,实现一次切削成型两个加工位的复合切削工装及加工设备。
[0008]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复合切削工装,包括刀柄,所述刀柄的末端设置分叉刀头,所述分叉刀头的中部凹口为U型刀口,所述U型刀口的顶边两角形成倒角刀刃,所述分叉刀头由所述U型刀口向所述刀柄倾斜延伸排屑槽。
[0009]在上述的复合切削工装中,所述倒角刀刃为直线斜面,所述直线斜面的外轮廓呈梯形。
[0010]在上述的复合切削工装中,所述倒角刀刃为弧线凹面。
[0011]在上述的复合切削工装中,所述U型刀口的顶边具有中点刀刃,所述中点刀刃两侧对称设置三角刀刃,所述三角刀刃由底边衔接所述倒角刀刃。
[0012]在上述的复合切削工装中,所述排屑槽包括倾斜面一和倾斜面二,所述倾斜面一
和所述倾斜面二弯折衔接形成排屑沟,所述排屑沟的下端连接所述中点刀刃,所述排屑沟的上端延伸至所述刀柄外壁。
[0013]在上述的复合切削工装中,所述倾斜面一和所述倾斜面二之间形成导屑夹角,所述导屑夹角的角度范围是90
°
至150
°

[0014]在上述的复合切削工装中,所述U型刀口的开口端具有外扩侧壁,所述外扩侧壁的外扩角度范围是3
°
至5
°

[0015]在上述的复合切削工装中,所述分叉刀头包括两个刀爪,两个所述刀爪之间夹设所述U型刀口,所述刀爪的外侧形成圆锥壁。
[0016]在上述的复合切削工装中,所述刀柄与所述分叉刀头之间通过凹弧倒角过渡衔接。
[0017]一种加工设备,包括上述的复合切削工装。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复合切削工装及加工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通过U型刀口插铣成型工件柱体,通过倒角刀刃切削工件柱体顶端的周圈倒角,从而仅进行一次加工操作,完成插铣并倒角两项作业,优化CT时长,提高工作效率。
[0020]2、采用对称刀头结构,并利用三角刀刃、梯形倒角刀刃的辐射状形态,符合周向旋转切削作业,使倒角尺寸得以改善,增强稳定性并提升精准度,尤其适用于加工直径较小的柱体结构。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复合切削工装的立体结构图。
[0022]图2是本复合切削工装的主视结构图。
[0023]图3是本复合切削工装的仰视结构图。
[0024]图4是本复合切削工装中分叉刀头的放大结构图。
[0025]图中,1、刀柄;2、凹弧倒角;3、刀爪;4、中点刀刃;5、三角刀刃;6、倒角刀刃;7、外扩侧壁;8、排屑槽;8a、倾斜面一;8b、倾斜面二;8c、排屑沟。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7]实施例一
[0028]如图1至图4所示,本复合切削工装,包括刀柄1,刀柄1的末端设置分叉刀头,分叉刀头的中部凹口为U型刀口,U型刀口的顶边两角形成倒角刀刃6,分叉刀头由U型刀口向刀柄1倾斜延伸排屑槽8。
[0029]通过U型刀口插铣成型工件柱体,通过倒角刀刃6切削工件柱体顶端的周圈倒角,从而仅进行一次加工操作,完成插铣并倒角两项作业,提高工作效率。
[0030]倒角刀刃6为直线斜面,直线斜面的外轮廓呈梯形。通过直线斜面的倒角刀刃6将工件柱体顶端的周圈加工成直倒角。
[0031]U型刀口的顶边具有中点刀刃4,中点刀刃4两侧对称设置三角刀刃5,三角刀刃5由底边衔接倒角刀刃6。U型刀口由中点刀刃4形成左右对称两部分,由此在刀具旋转切削过程
中,实现工件柱体的圆周加工,同时确保加工精度。
[0032]排屑槽8包括倾斜面一8a和倾斜面二8b,倾斜面一8a和倾斜面二8b弯折衔接形成排屑沟8c,排屑沟8c的下端连接中点刀刃4,排屑沟8c的上端延伸至刀柄1外壁。由中点刀刃4向上延伸排屑沟8c,且排屑沟8c呈斜线设置,由此利于切削废屑尽快导向排出,避免发生堵屑影响工件成型精度。
[0033]倾斜面一8a和倾斜面二8b之间形成导屑夹角,导屑夹角的角度范围是90
°
至150
°
。设置合理的导屑夹角大小,能有效定向进行排屑,既避免角度过小导致堵塞,又防止角度过大造成废屑乱飞。
[0034]U型刀口的开口端具有外扩侧壁7,外扩侧壁7的外扩角度范围是3
°
至5
°
。利用外扩角度提供切削让位空间,从而利于分叉刀头入刀,并对工件按照先粗加工、再细加工的工序进行切削,有利确保加工精度。
[0035]分叉刀头包括两个刀爪3,两个刀爪3之间夹设U型刀口,刀爪3的外侧形成圆锥壁。两个刀爪3对称设置且组成上大下小的锥体结构,从而利于分叉刀头入刀,减省切削施力,避免对工件造成损伤。
[0036]刀柄1与分叉刀头之间通过凹弧倒角2过渡衔接。采用凹弧倒角2减少加工应力的集中,从而提升刀具的一体强度,避免分叉刀头断裂。
[003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复合切削工装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切削工装,包括刀柄,所述刀柄的末端设置分叉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叉刀头的中部凹口为U型刀口,所述U型刀口的顶边两角形成倒角刀刃,所述分叉刀头由所述U型刀口向所述刀柄倾斜延伸排屑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切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刀刃为直线斜面,所述直线斜面的外轮廓呈梯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切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刀刃为弧线凹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切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刀口的顶边具有中点刀刃,所述中点刀刃两侧对称设置三角刀刃,所述三角刀刃由底边衔接所述倒角刀刃。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切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屑槽包括倾斜面一和倾斜面二,所述倾斜面一和所述倾斜面二弯折衔接形成排屑沟,所述排屑沟的下端连接所述中点刀刃,所述排屑沟的上端延伸至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利刘绎黄鑫吴锦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立铠精密科技盐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