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分层易碎防伪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2611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分层易碎防伪标签,包括PET材质基层,所述PET材质基层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底部易碎纸层,所述底部易碎纸层的下表面上固定设置有胶粘层,所述胶粘层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第一离型层;所述PET材质基层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中间易碎纸层,所述中间易碎纸层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二离型层,所述第二离型层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标签面纸层,所述标签面纸层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易碎纸面层,所述易碎纸面层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三离型层;所述PET材质基层的上表面局部设置有一个置物凹槽,所述置物凹槽内设置有感光变色层,且感光变色层的上表面低于PET材质基层的上表面设置。上述技术方案,结构设计合理、防伪效果好、容易分辨真假且实用性好。实用性好。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分层易碎防伪标签


[0001]本技术涉及防伪标签
,具体涉及一种可分层易碎防伪标签。

技术介绍

[0002]防伪标签是企业为了保护自己的品牌区别于假冒产品而自愿制作使用的一个参照物,为了停止假冒伪劣产品流通,工厂在自己生产的商品上普遍采用防伪标签作为商品的防御性措施,防伪技术的应用,能使消费者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辨别商品的真伪,从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0003]现有防伪标签常用的是PET材质,而且防伪信息一般就设置在外表面上,在标签撕下时不容易坏,无法起到易碎防伪的作用,从而能够轻易地被造假分子揭开贴到假冒等产品上进行销售,造成真假难辨,损害商家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给市场造成混乱,也给商品生产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防伪效果好、容易分辨真假且实用性好的可分层易碎防伪标签。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分层易碎防伪标签,包括PET材质基层,所述PET材质基层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底部易碎纸层,所述底部易碎纸层的下表面上固定设置有胶粘层,所述胶粘层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第一离型层;
[0006]所述PET材质基层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中间易碎纸层,所述中间易碎纸层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二离型层,所述第二离型层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标签面纸层,所述标签面纸层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易碎纸面层,所述易碎纸面层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三离型层;
[0007]所述PET材质基层的上表面局部设置有一个置物凹槽,所述置物凹槽内设置有感光变色层,且感光变色层的上表面低于PET材质基层的上表面设置。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感光变色层为感光变色粉层或感光树脂层,且感光变色层的厚度是置物凹槽深度的二分之一。
[0009]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感光变色层的底面与置物凹槽的内底面粘接固定,感光变色层的侧面与置物凹槽的侧面粘接固定。
[0010]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离型层、第二离型层和第三离型层均为离型纸,且第一离型层、第二离型层和第三离型层的厚度为0.015—0.055mm。
[0011]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易碎纸面层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镂空防伪图文部。
[0012]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标签面纸层为金箔纸或铜版纸,标签面纸层的厚度为0.05—0.12mm。
[0013]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部易碎纸层、中间易碎纸层和易碎纸面层的厚度为0.03—0.15mm。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0015]本技术采用内外分层设置防伪层,内防伪层是隐藏设置的感光变色层,外防伪层是易碎纸面层,易碎纸面层为外部裸露式防伪层;感光变色层隐藏式设置在PET材质基层的上表面的置物凹槽内;正常情况下,感光变色层隐蔽在可分层易碎防伪标签内部,用户需要分辨标签或产品真假时,撕开第二离型层后,破坏中间易碎纸层才能看到感光变色层,感光变色层隐蔽性好,不易仿冒,防伪效果好;而且中间易碎纸层破坏后难以复原,容易分辨真假且实用性好。
[0016]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I部的放大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易碎纸面层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前”、“后”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1]参见图1、图2和图3,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可分层易碎防伪标签,包括PET材质基层1,所述PET材质基层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底部易碎纸层2,所述底部易碎纸层2的下表面上固定设置有胶粘层3,所述胶粘层3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第一离型层4;
[0022]所述PET材质基层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中间易碎纸层5,所述中间易碎纸层5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二离型层6,所述第二离型层6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标签面纸层7,所述标签面纸层7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易碎纸面层8,所述易碎纸面层8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三离型层9;
[0023]所述PET材质基层1的上表面局部设置有一个置物凹槽11,所述置物凹槽11内设置有感光变色层10,且感光变色层10的上表面低于PET材质基层1的上表面设置。
[0024]作为优选的,所述胶粘层3为不干胶层;所述PET材质基层1、底部易碎纸层2、中间易碎纸层5、第二离型层6、标签面纸7、易碎纸面层8和第三离型层9之间通过现有的环保胶水或黏合剂粘接;所述中间易碎纸层5的下表面完全覆盖住置物凹槽11的凹槽口。
[0025]为使本技术结构设置更加合理,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所述感光变色层10为感光变色粉层或感光树脂层,且感光变色层10的厚度是置物凹槽11深度的二分之一。
[0026]所述感光变色层10的底面与置物凹槽11的内底面粘接固定,感光变色层10的侧面与置物凹槽11的侧面粘接固定。
[0027]所述第一离型层4、第二离型层6和第三离型层9均为离型纸,且第一离型层4、第二离型层6和第三离型层9的厚度为0.015—0.055mm。作为优选的,离型纸为硅油纸或防粘纸。
[0028]所述易碎纸面层8的上表面上设置有镂空防伪图文部81。
[0029]所述标签面纸层7为金箔纸或铜版纸,标签面纸层7的厚度为0.05—0.12mm。
[0030]所述底部易碎纸层2、中间易碎纸层5和易碎纸面层8的厚度为0.03—0.15mm。
[0031]实际应用时,本技术采用内外分层设置防伪层,内防伪层是隐藏设置的感光变色层,外防伪层是易碎纸面层,易碎纸面层为外部裸露式防伪层;感光变色层隐藏式设置在PET材质基层的上表面的置物凹槽内;正常情况下,感光变色层隐蔽在可分层易碎防伪标签内部,用户需要分辨标签或产品真假时,撕开第二离型层后,破坏中间易碎纸层才能看到感光变色层,感光变色层隐蔽性好,不易仿冒,防伪效果好;而且中间易碎纸层破坏后难以复原,容易分辨真假且实用性好。
[0032]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技术的内容对本技术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分层易碎防伪标签,包括PET材质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PET材质基层(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底部易碎纸层(2),所述底部易碎纸层(2)的下表面上固定设置有胶粘层(3),所述胶粘层(3)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第一离型层(4);所述PET材质基层(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中间易碎纸层(5),所述中间易碎纸层(5)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二离型层(6),所述第二离型层(6)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标签面纸层(7),所述标签面纸层(7)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易碎纸面层(8),所述易碎纸面层(8)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三离型层(9);所述PET材质基层(1)的上表面局部设置有一个置物凹槽(11),所述置物凹槽(11)内设置有感光变色层(10),且感光变色层(10)的上表面低于PET材质基层(1)的上表面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分层易碎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变色层(10)为感光变色粉层或感光树脂层,且感光变色层(10)的厚度是置物凹槽(11)深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献藏夏茂弘朱耀钗张伟豪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豪格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