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清理结构的溶解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2579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清理结构的溶解罐,包括罐体、用于对罐体进行清理的清扫部件和搅拌部件,所述清扫部件包括与罐体顶部相连的罐盖、与罐盖顶部相连的支撑架、与支撑架相连的压缩气缸、与压缩气缸相连的防护盒、设于防护盒内的电机、与电机相连的驱动轴和设于驱动轴上部两侧的第一支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罐体、罐盖、支撑架、压缩气缸、防护盒和电机,解决了现有的溶解罐虽然能够将消毒粉和水进行混合溶解,但是其内部缺乏相应的清理结构,在需要清理内壁时,清理不够便捷,且其对结块的消毒粉和水的混合效果也较差,混合效率较低,导致实用性不足的问题。导致实用性不足的问题。导致实用性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清理结构的溶解罐


[0001]本技术属于消毒粉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具备清理结构的溶解罐。

技术介绍

[0002]消毒粉是一种杀菌药,其适用于细菌、病毒、真菌等致病微生物的杀菌消毒,主要在医院、酒店、宾馆、发廊等公共场合使用;可杀灭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氏杆菌、巴氏杆菌、多种芽胞杆菌、丝状霉形体、甲乙型肝炎病毒、禽流感、鸡新城疫、猪瘟、口蹄疫、猪水泡病病毒等,现有技术中的消毒粉需要兑水溶解使用。
[0003]现有的专利CN215901525U公开了一种消毒粉溶解设备,包括溶解桶,所述溶解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内部滑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传动箱相对的内壁上开设有条形槽,所述安装板滑动连接在条形槽的内部,所述传动箱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双向丝杆,所述第二双向丝杆延伸至传动箱的外部,所述第二双向丝杆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数量为两个并关于第二双向丝杆的中心对称,其中一个所述螺母的外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的第二双向丝杆、螺母、转动框、转动杆以及转动座的配合下,能够显著提高搅拌的效果,使搅拌的更加均匀。
[0004]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溶解设备发现,上述溶解设备在应用时,虽然能够将消毒粉和水进行混合溶解,但是其内部缺乏相应的清理结构,在需要清理内壁时,清理不够便捷,且其对结块的消毒粉和水的混合效果也较差,混合效率较低,导致实用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备清理结构的溶解罐,具备能够在需要清理罐体的时候,对罐体的内壁进行清理,能够对块状的消毒粉进行打碎,能够充分将消毒粉和水进行混合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溶解罐虽然能够将消毒粉和水进行混合溶解,但是其内部缺乏相应的清理结构,在需要清理内壁时,清理不够便捷,且其对结块的消毒粉和水的混合效果也较差,混合效率较低,导致实用性不足的问题。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备清理结构的溶解罐,包括罐体、用于对罐体进行清理的清扫部件和搅拌部件,所述清扫部件包括与罐体顶部相连的罐盖、与罐盖顶部相连的支撑架、与支撑架相连的压缩气缸、与压缩气缸相连的防护盒、设于防护盒内的电机、与电机相连的驱动轴、设于驱动轴上部两侧的第一支杆、设于驱动轴下部两侧的第二支杆、分别与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相配合的连接杆、与连接杆相连的刮板以及用于提高清理效果的挤压部件,所述驱动轴与防护盒转动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挤压部件包括分别开设于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内的活动腔、设于活动腔内的推板、开设于活动腔内一侧的两个滑槽、设于滑槽内的滑块、设于
滑块与推板之间的铰接板以及与滑块相连的第一弹簧,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推板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贯穿活动腔且与活动腔滑动连接,所述推板与活动腔滑动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搅拌部件包括分别开设于第一支杆顶部和第二支杆底部的移动槽、设于移动槽内的移动块、与移动块一侧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与移动块固定连接的第一叶片以及分别设于第一叶片两侧的第二叶片,所述移动块与移动槽滑动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防护盒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导杆贯穿罐体且与罐体滑动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二叶片一侧固定连接有打碎刺,所述打碎刺形状为锥形。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驱动轴外侧固定连接有呈圆周排列的多个第三叶片。
[0012]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罐盖顶部一侧设有加料管,所述罐体底部一侧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有阀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罐体、搅拌部件、罐盖、支撑架、压缩气缸、防护盒、电机、驱动轴、第一支杆、第二支杆、连接杆、刮板和挤压部件,驱动轴与防护盒转动连接,刮板与罐体内壁接触,能够在需要清理罐体的时候,对罐体的内壁进行清理,能够对块状的消毒粉进行打碎,能够充分将消毒粉和水进行混合,解决了现有的溶解罐虽然能够将消毒粉和水进行混合溶解,但是其内部缺乏相应的清理结构,在需要清理内壁时,清理不够便捷,且其对结块的消毒粉和水的混合效果也较差,混合效率较低,导致实用性不足的问题。
[0015]2、本技术通过设置活动腔、推板、滑槽、滑块、铰接板和第一弹簧,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推板与连接杆固定连接,连接杆贯穿活动腔且与活动腔滑动连接,推板与活动腔滑动连接,利用第一弹簧的弹性,可以推动铰接板另一端的推板移动,推板移动可以推动连接杆另一端的刮板移动,能够在刮板磨损时,保证刮板始终与罐体的内壁接触,能够保证清理效果。
[0016]3、本技术通过设置移动槽、移动块、第二弹簧、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移动块与移动槽滑动连接,在驱动轴转动时,移动块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会向外侧滑动,移动块移动带动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向外侧移动,能够对消毒粉进行打碎,同时能够提高混合效果,第二弹簧能够便于移动块复位,进而能够使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反复晃动,进一步提高混合效果。
[0017]4、本技术通过设置导杆和限位板,导杆贯穿罐体且与罐体滑动连接,导杆能够与防护盒同步上下移动,能够提高防护盒上下移动的稳定性,防止防护盒移动出现歪斜的情况。
[0018]5、本技术通过设置打碎刺,打碎刺形状为锥形,打碎刺能够对块状的消毒粉进行打碎,能够进一步提高粉碎效果,更进一步提高混合效果。
[0019]6、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三叶片,第三叶片能够与驱动轴同步转动,能够对消毒粉和水进行混合,能够更进一步提高混合效果。
[0020]7、本技术通过设置加料管、出料管和阀门,加料管能够便于向罐体内加入水
或者消毒粉,出料管能够便于混合后的消毒液排出。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左视立体剖面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B处的放大图。
[0025]图中:1、罐体;21、罐盖;22、支撑架;23、压缩气缸;24、防护盒;25、电机;26、驱动轴;27、第一支杆;28、第二支杆;29、连接杆;30、刮板;31、活动腔;32、推板;33、滑槽;34、滑块;35、铰接板;36、第一弹簧;37、移动槽;38、移动块;39、第二弹簧;40、第一叶片;41、第二叶片;42、导杆;43、限位板;44、打碎刺;45、第三叶片;46、加料管;47、出料管;48、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清理结构的溶解罐,包括罐体(1)、用于对罐体(1)进行清理的清扫部件和搅拌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部件包括与罐体(1)顶部相连的罐盖(21)、与罐盖(21)顶部相连的支撑架(22)、与支撑架(22)相连的压缩气缸(23)、与压缩气缸(23)相连的防护盒(24)、设于防护盒(24)内的电机(25)、与电机(25)相连的驱动轴(26)、设于驱动轴(26)上部两侧的第一支杆(27)、设于驱动轴(26)下部两侧的第二支杆(28)、分别与第一支杆(27)和第二支杆(28)相配合的连接杆(29)、与连接杆(29)相连的刮板(30)以及用于提高清理效果的挤压部件,所述驱动轴(26)与防护盒(24)转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清理结构的溶解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部件包括分别开设于第一支杆(27)和第二支杆(28)内的活动腔(31)、设于活动腔(31)内的推板(32)、开设于活动腔(31)内一侧的两个滑槽(33)、设于滑槽(33)内的滑块(34)、设于滑块(34)与推板(32)之间的铰接板(35)以及与滑块(34)相连的第一弹簧(36),所述滑块(34)与滑槽(33)滑动连接,所述推板(32)与连接杆(29)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29)贯穿活动腔(31)且与活动腔(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鹏辉钟木求郑菅聪刘徐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舒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