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线防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2502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射线防护设备,包括箱体,箱体内腔中部设置有防护箱,防护箱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第一铅板,第一铅板远离防护箱的一侧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板,第二缓冲板远离第一铅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阻尼杆,第一阻尼杆远离第二缓冲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缓冲板,第一缓冲板远离第一阻尼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座,箱体的内壁顶部与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缓冲板固定连接的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该射线防护设备能够有效地帮助人员存放并搬运移动放射仪器,避免了现有的防护设备较笨重在经过地面不平的道路时产生大幅晃动从而磕碰损坏仪器的现象,增加放射设备的防护性和搬运移动的便捷。和搬运移动的便捷。和搬运移动的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射线防护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是涉及一种放射医学用的射线防护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射线是由各种放射性核素,或者原子、电子、中子等粒子在能量交换过程中发射出的、具有特定能量的粒子束或光子束流,常见的有的α射线、β射线、γ射线、X射线和中子射线等,但由于射线来源、设备条件和安全等因素,需要对射线进行屏蔽防护。
[0003]但是,现有的射线防护设备较为笨重,医用领域有时为了照顾行动不便的患者,需要将放射仪器进行小范围移动。在搬运移动设备途中可能会存在道路不平或角度大的坡面时,防护设备倾斜或晃动而产生放射仪器磕碰剐蹭甚至损坏的现象,可能会导致放射物质泄漏出现危险。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射线防护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射线防护设备,解决放射仪器在搬运移动途中因道路不平产生倾斜或晃动产生的磕碰剐蹭甚至损坏的现象,甚至导致放射物质泄漏风险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射线防护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中部设置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第一铅板,所述第一铅板远离防护箱的一侧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板,所述第二缓冲板远离第一铅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阻尼杆,所述第一阻尼杆远离第二缓冲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缓冲板,所述第一缓冲板远离第一阻尼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箱体的内壁顶部与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缓冲板固定连接的底座,多个所述第一阻尼杆的外部均套设有第一弹簧。
[0006]优选的,所述防护箱的后侧且位于箱体一侧内壁固定安装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靠近防护箱的一侧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第二阻尼杆,所述第二阻尼杆远离防护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第二阻尼杆的外部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固定块远离第二阻尼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块的两侧中部均固定安装有卡板,所述防护板一侧且位于第二阻尼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向前贯穿卡板延伸至卡板一侧外部,所述固定杆外部套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卡板之间且位于固定杆的外部套设有第二弹簧。
[0007]优选的,所述防护箱的两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箱体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滑块的两侧且位于箱体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铅板。
[0009]优选的,所述防护箱内壁顶部、底部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防护软垫,所述防护箱的前侧铰接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的中部开设有观察窗,所述密封门外壁且位于观察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把手。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靠近第一缓冲板的一端与第一缓冲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缓冲板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卡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卡板固定连接,所述卡板与固定杆相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与防护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块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四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箱体前侧铰接有箱门,所述箱门远离铰接处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把手,所述箱体后侧顶部固定安装有扶手。
[0013]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射线防护设备,有益效果在于:
[0014]1、将放射仪器放置在防护箱内,防护箱上下安装的第一缓冲板、第一阻尼杆与第一弹簧之间相互配合,减少防护箱在经过凹凸不平道路时的晃动,第一弹簧的弹性影响对两个第一铅板之间相互挤压,从而对防护箱进行夹持,防护箱内部安装的防护软垫也同时起到保护的作用,从而使防护箱所受到晃动颠簸的程度减少。
[0015]2、在经过倾斜角度坡面,防护箱发生位移碰撞到固定板,通过固定块与防护板之间安装的第三弹簧与第二阻尼杆的弹性影响为固定块提供缓冲力,同时固定块两侧安装的卡板、第二弹簧与固定杆之间相互推动增加缓冲,避免了防护箱向后倾斜侧翻产生大幅度磕碰而损坏放射仪器,提升防护设备的防护作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射线防护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射线防护设备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射线防护设备防护箱剖切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射线防护设备固定块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射线防护设备第一缓冲板的拆分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箱体;2、底座;3、第一缓冲板;4、第一阻尼杆;5、第一弹簧;6、第一铅板;7、防护箱;8、第二铅板;9、滑块;10、滑槽;11、密封门;12、第一把手;13、观察窗;14、防护软垫;15、防护板;16、固定板;17、固定块;18、卡板;19、固定杆;20、第二弹簧;21、卡块;22、第三弹簧;23、第二阻尼杆;24、万向轮;25、箱门;26、第二把手;27、扶手;28、第二缓冲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24]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各个位置出现的“实施例”一词并不一定指代相同的实施例,亦不特别限定其与其它实施例之间的独立性或关联性。原则上,在本申请中,只要不存在技术矛盾或冲突,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以任意方式进行组合,以形成相应的可实施的技术方案。
[00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技术术语的含义与本申请所属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对相关术语的使用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0026]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用语“和/或”是一种用于描述对象之间逻辑关系的表述,表示
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存在A,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逻辑关系。
[0027]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用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数量、主次或顺序等关系。
[0028]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在本申请中,语句中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或者其他类似的表述,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这些表述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产品中还可以存在另外的要素,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产品中不仅可以包括那些限定的要素,而且还可以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产品所固有的要素。
[0029]与《审查指南》中的理解相同,在本申请中,“大于”、“小于”、“超过”等表述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表述理解为包括本数。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线防护设备,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中部设置有防护箱(7),所述防护箱(7)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第一铅板(6),所述第一铅板(6)远离防护箱(7)的一侧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板(28),所述第二缓冲板(28)远离第一铅板(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阻尼杆(4),所述第一阻尼杆(4)远离第二缓冲板(2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缓冲板(3),所述第一缓冲板(3)远离第一阻尼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箱体(1)的内壁顶部与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缓冲板(3)固定连接的底座(2),多个所述第一阻尼杆(4)的外部均套设有第一弹簧(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线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7)的后侧且位于箱体(1)一侧内壁固定安装有防护板(15),所述防护板(15)靠近防护箱(7)的一侧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第二阻尼杆(23),所述第二阻尼杆(23)远离防护板(1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7),所述第二阻尼杆(23)的外部套设有第三弹簧(22),所述固定块(17)远离第二阻尼杆(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6),所述固定块(17)的两侧中部均固定安装有卡板(18),所述防护板(15)一侧且位于第二阻尼杆(2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9),所述固定杆(19)向前贯穿卡板(18)延伸至卡板(18)一侧外部,所述固定杆(19)外部套接有卡块(21),所述卡块(21)与卡板(18)之间且位于固定杆(19)的外部套设有第二弹簧(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广哲李其臻汤维玉林镇坤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市悦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