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膜共振复合型消声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降噪消声
,尤其涉及一种薄膜共振复合型消声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吸声降噪是从传播路径上减少噪声传播的方式之一,吸声是指噪声碰到一定的吸声材料或结构,使噪声的声波反射减小。目前吸声的材料和结构形式众多,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多孔性吸声,二是空腔共振吸声结构。多孔吸声主要为多孔吸声材料具有大量内外连通的微小孔隙和孔洞结构,当声波入射到多孔材料时,声波能顺着微孔进行材料内部,引起孔隙中的空气振动;因空气与孔壁的摩擦和热传导作用,使一部分声能被转化为热能而消耗。空腔共振吸声主要是指在结构中封闭有一定体积的空腔,并通过有一定深度的小孔和空腔连通,当小孔的深度和孔径比声波波小很多时,小孔中的空气柱的弹性变形很小,可比拟为一个质量块,而空腔中的体积比小孔的体积大很多,则发挥则空气弹簧的作用,整个有系统则类似“弹簧—质量”振动系统,具备一个固有频率,当外界入射的声波频率和整个“弹簧—质量”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吻合时,小孔内的空气柱就会因为共振而产生剧烈振动,在振动中,小孔中的空气柱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共振复合型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板(1)以及消声模块,所述导流板(1)安装在所述消声模块的两侧;所述消声模块包括薄膜共振消声模块(2)、吸声板(3)以及穿孔板(4),所述吸声板(3)套接在所述薄膜共振消声模块(2)的外侧,所述穿孔板(4)套接在所述吸声板(3)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共振复合型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包括导流顶面(11)以及导流底面(12),所述导流顶面(11)位于外侧,所述导流底面(12)与所述消声模块接触,且所述导流板(1)的中间开设有第一通流口(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共振复合型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顶面(11)沿着所述第一通流口(13)的方向设置为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共振复合型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共振消声模块(2)包括密封端板(21)、空腔外壳(22)、框架(23)、分隔板(24)以及薄膜(25),所述密封端板(21)固定在所述空腔外壳(22)的两侧,所述框架(23)位于所述空腔外壳(22)内,所述薄膜(25)覆盖在所述框架(23)上,所述分隔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望强,冯振超,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环寂高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