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声学黑洞的二级缩放微腔声学黑洞隔声降噪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隔声降噪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声学黑洞的二级缩放微腔声学黑洞隔声降噪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飞速发展,日常生活中的噪音污染问题日益增加。噪音污染不仅严重影响正常工作,而且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下会增加患心脏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概率。目前,主要的噪音处理方式有减振降噪、吸声降噪和隔声降噪。目前,由于低频噪声穿透力很强,现有的隔声降噪处理方式就是尽量加大隔音结构厚度。这不仅极大大增加了制作成本,而且在一些情况下尺寸有所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声学黑洞在降噪领域有很大的优势。声学黑洞是天体黑洞在声学中的类比,传统的声学黑洞结构以幂函数形式分布。当声波进入声学黑洞以后,声波的波长不断被压缩,声波的能量不断向声学黑洞结构末端聚集。在理想情况下,声学黑洞结构末端厚度为零,声波到达末端后,声波的波速变为零,即可实现声波的完全吸收。但是在实际情况下,声学黑洞结构在制作中,其末端厚度并不为零。当声学黑洞结构末端封闭时,会产生很强的声波反射现象。当声学黑洞结构末端畅通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声学黑洞的二级缩放微腔声学黑洞隔声降噪结构,整体采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板结构上设有若干二级缩放微腔声学黑洞隔声降噪结构单元晶胞,若干二级缩放微腔声学黑洞隔声降噪结构单元晶胞在板内呈矩阵式分布。若干二级缩放微腔声学黑洞隔声降噪结构单元晶胞截面内轮廓方程为其中x表示距外边缘的距离,x1为平线y1(x)与曲线y1(x)的交点距外边缘的距离,x2为一级声能聚焦区域最小孔距外边缘的距离,x3为空腔声能耗散区域入口距外边缘的距离,x4为空腔声能耗散区域最大孔距外边缘的距离,x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霄,储嘉明,王胜胜,梁浩峰,杨震,曹朦,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