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接触器辅助簧片的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2120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流接触器辅助簧片的定位结构,包括屏蔽壳体、以及分别设置于屏蔽壳体上的辅助静簧片和辅助动簧片,辅助动簧片能够与辅助静簧片接触导通或者断开;屏蔽壳体的顶侧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收容辅助静簧片和辅助动簧片的收容槽,收容槽中设置有第一定位结构;辅助静簧片和辅助动簧片上均分别设置有第二定位结构,且第二定位结构与第一定位结构相限位配合。该直流接触器辅助簧片的定位结构简单、合理,可很好的实现对辅助簧片进行定位,有效防止辅助簧片发生偏移,大大提升了辅助回路的工作质量。助回路的工作质量。助回路的工作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流接触器辅助簧片的定位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接触器
,尤其涉及一种直流接触器辅助簧片的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接触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接触器具有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0003]目前,常规的直流接触器结构中,辅助簧片(辅助静簧片和辅助动簧片)通过绝缘螺栓等部件安装于屏蔽壳体的顶侧外壁上。但这种安装方式对辅助簧片的定位不牢,易造成辅助簧片发生偏移,从而易造成辅助回路“断路”,造成产品失效。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直流接触器辅助簧片的定位结构,其结构简单、合理,可很好的实现对辅助簧片进行定位,大大提升了辅助回路的工作质量。
[0006]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接触器辅助簧片的定位结构,直流接触器包括屏蔽壳体(1)、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屏蔽壳体(1)上的辅助静簧片(2)和辅助动簧片(3),所述辅助动簧片(3)能够与所述辅助静簧片(2)接触导通或者断开;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壳体(1)的顶侧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收容所述辅助静簧片(2)和所述辅助动簧片(3)的收容槽(10),所述收容槽(10)中设置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辅助静簧片(2)和所述辅助动簧片(3)上均分别设置有第二定位结构,且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相限位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接触器辅助簧片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壳体(1)的顶侧外壁上设置有两个所述收容槽(10),两个所述收容槽(10)分别用于收容所述辅助静簧片(2)和所述辅助动簧片(3),且两个所述收容槽(10)的一端相连通,两个所述收容槽(10)的另一端间隔布置且互不连通;另外,两个所述收容槽(10)中还均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定位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接触器辅助簧片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之间呈凹凸配合关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接触器辅助簧片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收容槽(10)的内壁上均分别设置有卡槽A(100),所述卡槽A(100)即为所述第一定位结构;所述辅助静簧片(2)和所述辅助动簧片(3)上均分别设置有卡块A(20),所述卡块A(20)与所述卡槽A(100)相卡接配合,即:所述卡块A(20)为所述第二定位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接触器辅助簧片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收容槽(10)的内壁上均分别设置有卡块B(102),所述卡块B(102)即为所述第一定位结构;所述辅助静簧片(2)和所述辅助动簧片(3)上均分别设置有卡槽B(23),所述卡槽B(23)与所述卡块B(102)相卡接配合,即:所述卡槽B(23)为所述第二定位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4或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坪胡能军王宝平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瑞普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