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亚岑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食道上括约肌扩张训练的扩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2111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适用于食道上括约肌扩张训练的扩张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主管,所述主管内设有分隔部,所述分隔部将所述主管的内管分隔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主管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以便于同食道内肌肉相卡住限位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并能对食道内肌肉进行扩张刺激的扩张部,通过设置两个囊室,首先通过限位部对上括约肌进行定位,且限位部也可以对环咽肌起到扩张作用,扩张部在扩张后对上括约肌进行扩张,进而能够对已经纤维化的患者括约肌起到扩张训练作用。到扩张训练作用。到扩张训练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食道上括约肌扩张训练的扩张器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食道上括约肌扩张训练的扩张器。

技术介绍

[0002]食道上括约肌(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UES)是吞咽过程中食物从咽腔进入食管的入口。在生理状态下食道上括约肌保持张力性收缩;在吞咽、嗳气和呕吐时则处于开发状态。肌纤维化、神经调节障碍、咽腔压力不足均可导致吞咽过程中的UES不开放、开放不完全和开放/松弛时间不当等。一项前瞻性研究提示脑干病变中由于UES不能开放或开放不完全引起的吞咽障碍的发生率高达80%。其中环咽肌是UES的关键肌,UES不能开放或开放不完全常常由环咽肌功能障碍(Cyclopharyngeal disorder,CPD)引起。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脑卒中、肿瘤放疗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帕金森病、手足口病所致脑干脑炎等均可出现以环咽肌功能障碍为主的吞咽障碍,由此导致的不良后果包括反复发生的吸入性肺炎、脱水、营养不良,甚至窒息、死亡。
[0003]其中约25%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出现肌肉纤维化,硬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食道上括约肌扩张训练的扩张器,包括主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10)内设有分隔部(11),所述分隔部(11)将所述主管(10)的内管分隔成第一通道(12)和第二通道(13);所述主管(10)的下端设置有限位部(14),限位部(14)可与食道内肌肉相卡住,所述限位部(14)与所述第一通道(12)相连通,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通道(13)连通并能对食道内肌肉进行扩张刺激的扩张部(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食道上括约肌扩张训练的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10)的顶部连接有连接头(16),所述连接头(16)上连接有分别向所述第一通道(12)、第二通道(13)内注射冰水,以便于所述限位部(14)、扩张部(15)鼓起的第一连通管(17)和第二连通管(1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食道上括约肌扩张训练的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14)和所述扩张部(15)分别为相互接触的囊状结构;所述限位部(14)和所述扩张部(15)的接触位置具有内凹的限位空间(19),且所述扩张部(15)的长度长于所述限位部(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食道上括约肌扩张训练的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12)与所述第一连通管(17)相互连通,所述第二通道(13)与所述第二连通管(18)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17)和所述第二连通管(18)之间相互不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食道上括约肌扩张训练的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14)设置在所述扩张部(15)内侧,所述扩张部(15)将所述限位部(14)包住,且所述限位部(14)位于所述扩张部(15)靠近所述主管(10)下端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食道上括约肌扩张训练的扩张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亚岑窦祖林王志勇胡婷婷李华桦
申请(专利权)人:吴亚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