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落的胃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1972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脱落的胃管结构,包括管体和胃管注食口接头,管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衔接环,衔接环的外侧壁上套设有乳胶环,衔接环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基盘,支撑基盘的一圈位置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分散片,分散片的外侧套接有乳胶压杆,乳胶压杆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胃管注食口接头,支撑基盘外部一侧的顶端和底端皆固定连接有乳胶压杆,乳胶压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乳胶凸块。该种防脱落的胃管结构,实现胃管注食口接头整体和衔接环内侧的组装,实现了放置胃管注食口接头脱离管体一端的作用,方便将胃管注食口接头拆卸下来对胃管注食口接头的外侧壁进行清理,降低了因为管体韧性不够造成的拉伤患者食道的概率。不够造成的拉伤患者食道的概率。不够造成的拉伤患者食道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脱落的胃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装置
,具体为一种防脱落的胃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胃管是在特殊情况下帮助不能吞咽的患者输送必要的水分和食物。胃管一般是聚氨酯或硅胶材料,根据材质,聚氨酯、硅胶胃管应一月一换。粗细长短均有不同规格,胃管分别是口胃管和鼻胃管。
[0003]在胃镜检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胃管进行辅助检测,插管时摆好病人体位,清洁并润滑鼻腔.将病人的头向后仰将胃管与鼻孔呈60
°
角插入,继续插入至鼻咽部;将胃管插至15CM(会咽部)时,沿着胃管外壁滴注l一2ML灭菌石蜡油,将患者头部托起,使其下颌紧贴胸壁,以增加咽喉部弧度,便于胃管沿后壁滑行,顺利通过咽喉部进入食管,再进入到胃底,再继续对胃内的情况进行检查。
[0004]但是一般情况下胃管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胃管前端的胃管注食口接头需要进行更换,在对胃管末端的胃管注食口接头进行使用时,可能会因为医生操作不当造成胃管末端的胃管注食口接头掉落在胃内的现象发生,从而增强了该胃管的安全隐患。
[0005]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防脱落的胃管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脱落的胃管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胃管末端的胃管注食口接头进行使用时,可能会因为医生操作不当造成胃管末端的胃管注食口接头掉落在胃内的现象发生,从而增强了该胃管的安全隐患。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脱落的胃管结构,包括管体和胃管注食口接头,所述管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衔接环,所述衔接环的外侧壁上套设有乳胶环,所述衔接环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基盘,所述支撑基盘的一圈位置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分散片,所述分散片的外侧套接有乳胶压杆,所述乳胶压杆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胃管注食口接头;
[0008]所述支撑基盘外部一侧的顶端和底端皆固定连接有乳胶压杆,所述乳胶压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乳胶凸块,所述乳胶凸块的外侧与套接环的内侧套接。
[0009]可选的,所述衔接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中心圆孔,所述中心圆孔内部两侧的顶端和底端皆开设有卡槽。
[0010]可选的,所述卡槽成中心线对称结构,所述卡槽内部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两个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之间的夹角为60
°

[0011]可选的,所述分散片所围成的圆环状和支撑基盘内侧为同一圆心,所述分散片为分射状态。
[0012]可选的,所述管体内部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交织内乳胶条。
[0013]可选的,所述交织内乳胶条内侧的管体内侧壁上等间距设置有四个内圆块,四个
所述内圆块的顶端和底端皆固定连接有内乳胶杆,所述内乳胶杆远离内圆块的末端与交织内乳胶条的内侧固定连接。
[0014]可选的,所述交织内乳胶条、内圆块和内乳胶杆为同一组,同一组若干个所述交织内乳胶条、内圆块和内乳胶杆之间呈等间距分布。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防脱落的胃管结构,实现胃管注食口接头整体和衔接环内侧的组装,实现了放置胃管注食口接头脱离管体一端的作用,方便将胃管注食口接头拆卸下来对胃管注食口接头的外侧壁进行清理,降低了因为管体韧性不够造成的拉伤患者食道的概率;
[0016]1.通过在衔接环外侧均匀设置的若干个分散片与套接环的内侧固定俩实现放脱离的效果,在对胃管注食口接头进行组装的过程中,利用支撑基盘带给分散片的来实现胃管注食口接头整体和衔接环内侧的组装,实现了放置胃管注食口接头脱离管体一端的作用;
[0017]2.通过在卡槽的内侧转动连接的转动轴和限位杆,转动轴和限位杆相互配合来实现对胃管注食口接头一端的卡紧,方便将胃管注食口接头拆卸下来对胃管注食口接头的外侧壁进行清理;
[0018]3.通过在管体的侧壁内侧设置的交织内乳胶条与管体内侧壁设置的内乳胶杆和内乳胶杆来增强管体整体的韧性,降低了因为管体韧性不够造成的拉伤患者食道的概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侧端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管体侧剖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管体;2、衔接环;3、乳胶环;4、乳胶凸块;5、套接环;6、胃管注食口接头;7、分散片;8、支撑基盘;9、乳胶压杆;10、中心圆孔;11、卡槽;12、转动轴;13、限位杆;14、交织内乳胶条;15、内圆块;16、内乳胶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脱落的胃管结构,包括管体1和胃管注食口接头6,管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衔接环2,衔接环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中心圆孔10,中心圆孔10内部两侧的顶端和底端皆开设有卡槽11,卡槽11成中心线对称结构,卡槽11内部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2,转动轴1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两个限位杆13,两个限位杆13之间的夹角为60
°

[0026]衔接环2的外侧壁上套设有乳胶环3,衔接环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基盘8,支撑基盘8的一圈位置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分散片7,分散片7的外侧套接有乳胶压杆9,乳胶压
杆9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胃管注食口接头6,分散片7所围成的圆环状和支撑基盘8内侧为同一圆心,分散片7为分射状态,支撑基盘8外部一侧的顶端和底端皆固定连接有乳胶压杆9,乳胶压杆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乳胶凸块4,乳胶凸块4的外侧与套接环5的内侧套接,本实施例中,在衔接环2的一端对套接环5一侧的胃管注食口接头6进行组装的时候,利用套在衔接环2外侧的套接环5,衔接环2一端固定连接的支撑基盘8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分散片7,分散片7的末端设置有凸状的块,使用时,首先收拢分散片7,让套接环5穿过分散片7的外侧,穿过分散片7的外侧之后,此时分散片7末端的凸块与套接环5侧壁卡紧,卡紧的过程中避免利用分散片7末端的支撑基盘8两者产生的张力,让分散片7末端的凸块钩紧套接环5的侧壁,完成套接环5位置的固定。
[0027]管体1内部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交织内乳胶条14,交织内乳胶条14内侧的管体1内侧壁上等间距设置有四个内圆块15,四个内圆块15的顶端和底端皆固定连接有内乳胶杆16,内乳胶杆16远离内圆块15的末端与交织内乳胶条14的内侧固定连接,交织内乳胶条14、内圆块15和内乳胶杆16为同一组,同一组若干个交织内乳胶条14、内圆块15和内乳胶杆16之间呈等间距分布,管体1的侧壁内侧设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脱落的胃管结构,包括管体(1)和胃管注食口接头(6),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衔接环(2),所述衔接环(2)的外侧壁上套设有乳胶环(3),所述衔接环(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基盘(8),所述支撑基盘(8)的一圈位置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分散片(7),所述分散片(7)的外侧套接有乳胶压杆(9),所述乳胶压杆(9)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胃管注食口接头(6);所述支撑基盘(8)外部一侧的顶端和底端皆固定连接有乳胶压杆(9),所述乳胶压杆(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乳胶凸块(4),所述乳胶凸块(4)的外侧与套接环(5)的内侧套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落的胃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环(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中心圆孔(10),所述中心圆孔(10)内部两侧的顶端和底端皆开设有卡槽(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脱落的胃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1)成中心线对称结构,所述卡槽(11)内部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2),所述转动轴(1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红艳李婷曹晓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