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智能识别铁路轨道故障的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1920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智能识别铁路轨道故障的仪器,包括轨枕、轨道本体和连接件,所述轨枕位于轨道本体的底部。通过设置声音传感器、轨道本体、探头、无线通信模块和服务器的配合使用,声音传感器通过检测轨道本体的震动来判断轨道本体是否损坏,因为正常的轨道本体和有故障的轨道本体的震动声音是不一样的,探头将数据输送给声音传感器,声音传感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数据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将数据发送给后台进行信息对比,然后进行信息记录并在发现异常时对工作人员进行报警,解决了现有的检测方式大多数采用人工巡检以及一些辅助设备配合,但是过程中耗费的时间巨大,并且检测的准确性也有所欠缺,效率不高的问题。效率不高的问题。效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智能识别铁路轨道故障的仪器


[0001]本技术属于铁路
,尤其涉及一种可智能识别铁路轨道故障的仪器。

技术介绍

[0002]铁路轨道简称路轨、铁轨、轨道等,主要用于铁路上,并与转辙器合作,令火车无需转向便能行走,铁路轨道通常由两条平行的钢轨组成,钢轨固定放在轨枕上,轨枕之下为路碴,由轨撑、扣件、压轨器、道夹板、弹条、铁路道钉等铁路配件紧固,铁路路轨以钢铁制成的路轨,可以比其他物料承受更大的重量,轨枕亦称枕木、灰枕,或路枕,功用是将钢轨的重量及钢轨所受压力分开散布,和保持固定轨距,维持路轨的轨距,由原先木枕,改为混凝土枕;
[0003]中国专利公开了铁路轨道实时监测系统及其数据处理方法,公开号为:CN102530028B,其中包括压电式传感器、采集盒、无线传感器和振动器,压电式传感器、振动器均设置在铁路轨道上且连接采集盒且无线传感器设置在高压动力线上,采集盒向振动器发送加密信号,振动器带动铁路轨道产生振动,压电式传感器采集铁路轨道上的振动音频信号并发送给采集盒处理;采集盒通过无线传感器以无线或者有线传输方式传输该振动音频信号,本专利技术以振动音频信号作为分析列车前方故障的数据基础,消除了铁路轨道的监测盲区,实现了故障分析基础数据的完整采集,并且通过该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准确地预测列车前方故障,大大提高了监测系统的智能化、网络化,通过检索,以上为最接近现有技术的案例;
[0004]铁路轨道在长时间使用中容易出现损坏、自然老化或生锈等情况,会给火车的正常行驶造成影响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需要对铁路轨道进行定时检测,以上为最接近现有技术的案例,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检测方式大多数采用人工巡检以及一些辅助设备配合,但是过程中耗费的时间巨大,并且检测的准确性也有所欠缺,效率不高,所以特提出一种可智能识别铁路轨道故障的仪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智能识别铁路轨道故障的仪器,具备检修便捷和效率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检测方式大多数采用人工巡检以及一些辅助设备配合,但是过程中耗费的时间巨大,并且检测的准确性也有所欠缺,效率不高的问题。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智能识别铁路轨道故障的仪器,包括轨枕、轨道本体和连接件,所述轨枕位于轨道本体的底部,所述连接件安装于轨枕和轨道本体连接处,所述轨枕顶部前侧和后侧的两侧均设置有声音传感器,所述声音传感器上安装有探头,所述声音传感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内腔设置有卡杆,所述卡杆的顶部延伸至卡块的内腔,所述声音传感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轨枕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块内壁的底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杆的顶部穿过限位孔并延伸至限位块的内腔,所述限位块的内腔设置有与限位杆配合使用的固定机构,所述限位块的顶
部设置有与固定机构配合使用的活动机构。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固定板,两个固定板相对一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板远离固定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表面套设有定位块,所述固定板靠近定位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簧。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拉杆,所述拉杆的底部延伸至限位块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底部设置与固定板配合使用的活动块。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声音传感器的一端安装于轨道本体的表面,所述卡杆靠近卡块内壁的一侧与卡块的内壁接触。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限位杆靠近限位孔内壁的一侧与限位孔的内壁接触,所述限位杆的表面开设有与固定杆配合使用的固定槽。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杆靠近固定槽内壁的一侧与固定槽的内壁接触,所述定位块远离固定板的一侧与限位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靠近定位块内壁的一侧与定位块的内壁接触,所述拉簧远离固定板的一侧与限位块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活动杆靠近活动块的一侧与活动块接触,所述活动块靠近固定板的一侧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声音传感器、轨道本体、探头、无线通信模块和服务器的配合使用,声音传感器通过检测轨道本体的震动来判断轨道本体是否损坏,因为正常的轨道本体和有故障的轨道本体的震动声音是不一样的,探头将数据输送给声音传感器,声音传感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数据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将数据发送给后台进行信息对比,然后进行信息记录并在发现异常时对工作人员进行报警,解决了现有的检测方式大多数采用人工巡检以及一些辅助设备配合,但是过程中耗费的时间巨大,并且检测的准确性也有所欠缺,效率不高的问题,该可智能识别铁路轨道故障的仪器,具备检修便捷和效率高的优点,值得推广。
[0015]2、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可以对限位块的位置进行固定和限位,防止限位块移动导致声音传感器出现移动。
[0016]3、本技术通过设置活动机构,可以对固定板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通过固定板控制对固定杆的移动,进而通过固定杆控制对限位块的限位。
[0017]4、本技术通过设置卡杆和卡块,可以对声音传感器的位置进行辅助限位,防止声音传感器产生不必要的位移。
[0018]5、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杆和限位孔,可以对限位块的位置进行限位。
[0019]6、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杆和固定槽,可以对限位块的位置进行固定和限位,防止限位块移动导致声音传感器出现移动,通过设置定位块和定位杆,可以对固定板进行限位,通过设置拉簧,可以使固定板移动后复位。
[0020]7、本技术通过设置活动杆和活动块,可以对固定板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通过固定板控制对固定杆的移动,进而通过固定杆控制对限位块的限位。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轨枕、轨道本体和连接件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局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限位块水平剖面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轨道检测流程图。
[0026]图中:1、轨枕;2、轨道本体;3、连接件;4、声音传感器;5、探头;6、卡块;7、卡杆;8、限位块;9、限位杆;10、限位孔;11、固定机构;1101、固定板;1102、固定杆;1103、定位杆;1104、定位块;1105、拉簧;12、活动机构;1201、拉杆;1202、连接块;1203、活动杆;1304、活动块;13、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智能识别铁路轨道故障的仪器,包括轨枕(1)、轨道本体(2)和连接件(3),所述轨枕(1)位于轨道本体(2)的底部,所述连接件(3)安装于轨枕(1)和轨道本体(2)连接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枕(1)顶部前侧和后侧的两侧均设置有声音传感器(4),所述声音传感器(4)上安装有探头(5),所述声音传感器(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6),所述卡块(6)的内腔设置有卡杆(7),所述卡杆(7)的顶部延伸至卡块(6)的内腔,所述声音传感器(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所述轨枕(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9),所述限位块(8)内壁的底部开设有限位孔(10),所述限位杆(9)的顶部穿过限位孔(10)并延伸至限位块(8)的内腔,所述限位块(8)的内腔设置有与限位杆(9)配合使用的固定机构(11),所述限位块(8)的顶部设置有与固定机构(11)配合使用的活动机构(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智能识别铁路轨道故障的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1)包括两个固定板(1101),两个固定板(1101)相对一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102),所述固定板(1101)远离固定杆(11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103),所述定位杆(1103)的表面套设有定位块(1104),所述固定板(1101)靠近定位杆(11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簧(110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智能识别铁路轨道故障的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机构(12)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科赵迎宾靳天祥于子皓戴永正李文荣陈昊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诺创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