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配不同连接角度的成角度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套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1824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42
本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适配不同连接角度的成角度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套件。根据本申请的一种成角度电连接器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包括能够组装在一起的前段外壳体和尾段外壳体其中所述尾段外壳体包括用于和所述前段外壳体组装的第一开口,和用于接入导线的第二开口,所述尾段外壳体的所述第一开口的朝向和所述第二开口的朝向形成第一角度的夹角。所述第二开口的朝向形成第一角度的夹角。所述第二开口的朝向形成第一角度的夹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配不同连接角度的成角度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套件


[0001]本专利申请涉及一种电气连接装置,尤其是一种适应不同连接角度的开发要求的电连接器,这种电连接器的应用场景涵盖了新能源车上的高压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新能源车(包括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取代传统燃油车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新能源车的汽车电子电气架构(EEA)和传统燃油车有诸多不同,因此新能源车的EEA中的多种连接器也不同于,或不曾应用于传统燃油车的EEA中。例如,新能源汽车的EEA通常包含高压连接器。
[0003]高压连接器也被称为高压接插件,一般可指工作电压在60V以上,主要负责传输大电流的连接器,其主要使用在电动汽车高压大电流回路中,和导线同时作用,将电池包的能力通过不同的电气回路,输送到整车系统中的各个部件,例如电机控制器、DCDC转换器、充电机等。由于高压使用环境,高压连接器的耐热性、耐压性、载流能力、EMC等物理性能方面均有专门的指标要满足。
[0004]图1示出一种现有的直角型高压连接器插头,其可以支持插头的线缆接线方向和插头的接插方向成大致90度角,因此可以在对配插座上方的垂直空间有限时完成插接。然而,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其中一个发展趋势是高集成度和轻量化,对内部空间要求不断提高,为了适应不同的布线空间,需要连接器能够更精确地适配不同的线缆接入角度,例如,45度,30度等。因此,对不同角度的连接器需求在逐渐增加。
[0005]尽管可以针对不同安装接入角度的需求开发不同角度的连接器,但这种产品多为一体式,共用性较差,不能随意按需求调整角度。并且,从开发成本的角度看,因为每次要针对不同的角度重新开发整套连接器,开发成本高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申请提出一种成角度电连接器,其采用由前段外壳体和带角度的尾段外壳体构成的分段组装式结构,可随意调整角度,且大部分零件可沿用现有方案。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当需要开发不同角度的连接器方案时,可以仅按需重新开发带角度的尾段外壳体及与之有关的成角度部件,而诸如前段外壳体,尾盖,密封圈等可在不同角度的方案中通用。
[0007]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成角度电连接器,包括:用于容纳端子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包括能够组装在一起的前段外壳体和尾段外壳体,其中所述尾段外壳体包括用于和所述前段外壳体组装的第一开口,和用于接入导线的第二开口,所述尾段外壳体的所述第一开口的朝向和所述第二开口的朝向形成第一角度的夹角。
[0008]前述的有关成角度电连接器的方案中,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前段外壳体的两端开口的朝向成180度。
[0009]前述的有关成角度电连接器的方案中,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尾段外壳体
包括基本竖直的主体部和形成于所述主体部的前端的转接部,所述转接部的前端形成所述第一开口,所述主体部的后端形成所述第二开口。
[0010]前述的有关成角度电连接器的方案中,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主体部和所述转接部是一体成型的结构。
[0011]前述的有关成角度电连接器的方案中,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在所述尾段外壳体的前侧顶部设有卡接凸起,在所述前段外壳体的主体尾端上侧设有带凹口的卡接顶板,所述卡接凸起能够卡入所述卡接顶板的凹口中。
[0012]前述的有关成角度电连接器的方案中,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在所述前段外壳体的主体两侧形成有第一螺钉座,在所述尾段外壳体的两侧形成有第二螺钉座,当所述前段外壳体和所述尾段外壳体组装在一起时,所述第一螺钉座和所述第二螺钉座对准,以供螺钉穿过二者。
[0013]前述的有关成角度电连接器的方案中,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在所述前段外壳体的主体尾端下侧设有卡接侧挡板,在所述尾段外壳体的前部下侧设有导向肋条,当所述尾段外壳体和所述前段外壳体插接在一起时,所述导向肋条插入所述卡接侧挡板的内侧接纳槽。
[0014]前述的有关成角度电连接器的方案中,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成角度电连接器内的所述端子是带角度端子,所述带角度端子包括接插部和接线部(182),所述接线部从所述接插部底部延伸出,并弯折以形成第二角度,所述第二角度同所述第一角度一致。
[0015]前述的有关成角度电连接器的方案中,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成角度电连接器包括带角度的内塑壳,和装在所述内塑壳中的带角度端子,所述内塑壳具有第一内塑壳开口和第二内塑壳开口,所述内塑壳的所述第一内塑壳开口和第二内塑壳开口的朝向所成的角度和所述尾段外壳体的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成角度一致。
[0016]前述的有关成角度电连接器的方案中,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带角度的内塑壳包括能够拼接在一起的第一半塑壳和第二半塑壳。
[0017]前述的有关成角度电连接器的方案中,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一半塑壳和所述第二半塑壳上分别设置半屏蔽壳,从而当第一半塑壳和第二半塑壳拼接在一起时,两个半屏蔽壳组合为完整的屏蔽壳。
[0018]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端连接器是前述任一段落所述的成角度连接器。
[0019]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母端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插头连接器是前述任一段落所述的成角度连接器。
[0020]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电连接器套件,包括:第一连接器,其为前述任一段落所述的成角度连接器;以及第二连接器,其和所述第一连接器对配插接。
[0021]前述的有关电连接器套件的方案中,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连接器是插头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是对配的插座连接器。
[0022]前述的有关电连接器套件的方案中,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连接器是线端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是对配的板端连接器、或设备端连接器、或另一线端连接器。
[0023]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电连接器套件,包括:第一连接器,前述任一段落所述的成角度连接器;以及对配的插座连接器,其用于和所述第一连接器对配插接,所述
对配的插座连接器上设有带温度传感器的PCB板。
[0024]前述的有关电连接器套件的方案中,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连接器中的端子为母端端子,所述对配的插座连接器中安装公端端子,所述PCB板上的温度传感器通过感温胶与所述公端端子相连。
附图说明
[0025]包括附图是为提供对本专利申请进一步的理解,它们被收录并构成本专利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专利申请的实施例,并与本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专利申请原理的作用。附图中:
[0026]图1为根据现有技术的一种直角型高压连接器插头的示意图。
[0027]图2位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母端插头和公端插座的对配状态的示意图。
[0028]图3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母端插头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0029]图4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母端插头连接器的剖视图。
[0030]图5A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母端插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角度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端子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包括能够组装在一起的前段外壳体(150)和尾段外壳体(160),其中所述尾段外壳体包括用于和所述前段外壳体组装的第一开口(1601),和用于接入导线的第二开口(1602),所述尾段外壳体的所述第一开口的朝向和所述第二开口的朝向形成第一角度的夹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角度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外壳体的两端开口的朝向成180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角度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段外壳体包括基本竖直的主体部(168)和形成于所述主体部的前端的转接部(167),所述转接部的前端形成所述第一开口,所述主体部的后端形成所述第二开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角度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转接部是一体成型的结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角度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尾段外壳体的前侧顶部设有卡接凸起(162),在所述前段外壳体的主体尾端上侧设有带凹口的卡接顶板(152),所述卡接凸起能够卡入所述卡接顶板的凹口中。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角度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段外壳体的主体两侧形成有第一螺钉座(151),在所述尾段外壳体的两侧形成有第二螺钉座(161),当所述前段外壳体和所述尾段外壳体组装在一起时,所述第一螺钉座和所述第二螺钉座对准,以供螺钉穿过二者。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角度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段外壳体的主体尾端下侧设有卡接侧挡板(153),在所述尾段外壳体的前部下侧设有导向肋条(163),当所述尾段外壳体和所述前段外壳体插接在一起时,所述导向肋条插入所述卡接侧挡板的内侧接纳槽。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角度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成角度电连接器内的所述端子是带角度端子(180),所述带角度端子包括接插部(18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然于增亮徐元亮林俊帕拉尼萨米
申请(专利权)人:安波福中央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